中国股市和债市溢出效应在牛熊市中的异化现象——基于上证综合指数和中债总指数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牛市 + 熊市 ; 参考:《预测》2012年04期
【摘要】:本文按照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将2005年6月6日至2008年10月28日的整个样本区间划分为牛市和熊市两个样本子区间,采用样本子区间内的上证综合指数和中债总指数的对数收益率日数据,通过VAR(p)-BVGJR-GARCH(1,1)-BEKK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市态下中国股市和债市间溢出效应的异化现象。结果显示,在牛熊市中,我国股市债市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但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牛市时期,两市场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但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不存在非对称效应。而熊市时期,两市场间只存在股市对债市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均存在非对称效应。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rend of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the whole sample range from June 6, 2005 to October 28, 2008 is divided into two sample sub-regions: bull market and bear market. Based on the daily logarithmic return data of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and Chinese debt Total Index,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alienation of spillover effects between Chinese stock and bond markets under different market conditions by using VARpBVGJR-GARCHK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mean spillover effect between China's stock market and bond market,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arkets. During the bull period, there is a two-way volatility spillover effect between the two markets, but the conditional variance of one market has no asymmetric effect on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other market. During bear market, there are only one-way volatility spillover effects of stock market on bond market, and the conditional variance of one market has asymmetric effect on negative impact of the other market.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南加州大学维特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108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9YJC63007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WN0923001,WN0922019)
【分类号】:F224;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陆贤伟;董大勇;纪春霞;;债市和股市波动非对称性[J];系统工程;2009年09期
2 王斌会;郑辉;陈金飞;;中国股市、汇市和债市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李成;马文涛;王彬;;我国金融市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四元VAR-GARCH(1,1)-BEKK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4 王璐;庞皓;;中国股市和债市波动溢出效应的MV-GARCH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特木尔;王健;;浅谈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跷跷板”效应[J];北方经济;2010年18期
2 丁振寰;张瑜;;债券与股票关联特征及对保险资产配置的启示[J];保险研究;2011年08期
3 田玲;王正文;许潆方;;基于经济资本的我国保险公司投资风险限额配置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11期
4 王志强;熊海芳;;国债期限溢价与股权溢价之间动态相关性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5 胡秋灵;马丽;;基于多分辨分析的股市与债市溢出效应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6 王斌会;郑辉;陈金飞;;中国股市、汇市和债市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胡秋灵;马丽;;基于多分辨分析的股市与债市溢出效应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10期
8 胡秋灵;马丽;;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9 汪冬华;汪辰;;汇改后不同市态下汇市与股市溢出效应的异化[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11期
10 张培源;;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何辉;金融市场税收经济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红霞;我国资产市场间均值溢出效应及波动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刘大明;中国股票与债券市场价格联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4 张培源;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文昕;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泡沫化问题的计量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海荣;利率期限结构与股权溢价关系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鹏;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杨娟;基于ARCH模型族的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波动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邱岚蓉;中印股票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熊雷;沪深300股指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绩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谢福座;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的中外股票市场风险溢出测度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7 熊家财;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外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徐龙;跨市场相关资产价格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李颜颜;基于四元VAR-GARCH-BEKK模型的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李连伟;中国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动态关联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春;股票与债券关联性研究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2 蒋序怀;吴富佳;金桩;;当前资本市场的风险传导机制——基于传染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02期
3 杨继红;王浣尘;;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响应股市泡沫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3期
4 王璐;庞皓;;中国股市和债市波动的溢出效应——基于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8年04期
5 曾志坚;江洲;;关于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收益率联动性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09期
6 黄玮强;庄新田;;中国证券交易所国债和银行间国债指数的关联性分析[J];系统工程;2006年07期
7 杨绍基;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5年08期
8 余元全;余元玲;;股价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基于泰勒规则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8年04期
9 张兵;封思贤;李心丹;汪慧建;;汇率与股价变动关系:基于汇改后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10 易纲,范敏;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J];经济研究;1997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李倩;[N];金融时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除权除息在不同市场环境对股价影响的差异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4期
2 刘广伟;杨召举;邓海涛;;期权垂直价差交易策略的盈亏界定[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王如丰;;不同股市行情下的星期效应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检验[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何兴强;周开国;;牛、熊市周期和股市间的周期协同性[J];管理世界;2006年04期
5 金昊;吴世农;;牛市与熊市期间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绩效评价[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陈淑娟;;“牛市”与“熊市”的由来[J];中国工会财会;2009年02期
7 侯永建;在不同市场态势下证券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2002年04期
8 吕凯;何建东;;上证股票的β系数实证研究[J];网络财富;2009年11期
9 刘得胜;;信息冲击曲线和A+H股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10 刘得胜;黄泽先;;信息冲击曲线和A+H股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Gary H.Jefferson;;直接海外投资在中国的溢出效应分析:研发战略的重要性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方志军;李帅;舒雷;刘汪卉尧;;基于Haar小波的沪港股市异常波动溢出效应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王万s,
本文编号:1951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5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