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特点及经验借鉴
本文选题:社区银行 + 风险控制 ; 参考:《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0期
【摘要】:美国社区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由内到外分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三个层级。各层级相互牵制,有序运转,总体呈现出股权结构集中、核心资本充足率较高、核心存款和关系型信贷业务突出、各监管机构协调统一以及审慎监管框架下的监管循环机制等特点。这些特点赋予社区银行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对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risk control system of American community banks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information system, internal control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 All levels of mutual restraint, orderly operation, overall presents a concentrated ownership structure, the cor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is high, core deposits and relational credit business outstand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the regulatory bodies and the regulatory cycle mechanism under the framework of prudential supervision and so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endow the community banks with strong ability to resist risks and hav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community bank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志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蒋长流;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我国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萧芍芳,王莲;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许跃辉;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结构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胡杨成,李晓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庄胡蝶;;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杨静;石成华;姜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民营经济大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8 蒋满霖;王茂荣;;我国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潘锦云;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孙丽华;杨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05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丽婷;杨秀萍;;政府支持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创新[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杜建国;盛昭瀚;马国建;;演化经济学及其在中小企业研究中的应用[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江淮;赵延光;宋雪清;;非国有化、产权多元化与经济绩效——非国有经济内部结构性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匿名;;融资制度演化与我国融资模式选择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之楚;;天津中小企业保险服务研究——基于天津保险市场数据实证[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7 卞敏;;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立;;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陈阵;郑红艳;;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与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晓红;张琦;;县域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特征及信贷风险控制——基于湖南省长沙县调研数据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铭凯;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状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晓东;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8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李钢;准金融控股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破产风险控制与处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志新;基于动态信用农户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小专;基于认知偏差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杰;中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勇;山东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婷;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于磊;庄河中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宋德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刘然吉;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支持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漆南;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陈永青;我国中小企业新要素资本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李小芬;小微企业关系型融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J];经济研究;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爱俭;;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模式选择[J];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2 盛锦飞;;社区银行:新农村建设中一种可行的金融机构模式[J];小城镇建设;2007年05期
3 严谷军;;社区银行在美国银行体系中的市场地位分析[J];金融经济;2007年18期
4 李江;社区银行:城市中小金融中介的发展模式[J];上海金融;2005年10期
5 李国文;;我国应积极发展社区银行[J];科学决策;2006年08期
6 杜征征;王雪;;发展社区银行:有效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之路[J];农村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7 王剑灵;;我国建立社区银行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J];金融经济;2008年12期
8 张禹;;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9 翟建宏,高明华;中小企业贷款难与社区银行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03期
10 冯静生;;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经验及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祁敬宇;;我编写《金融监管学》教材的一点体会[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张金城;;供给和需求双重动力推动的我国金融监管演进分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姚军朋;苗青田;;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看政府金融监管[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4 陈学彬;邹平座;;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江其务;;后改革期金融支持经济的若干战略思考[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李鸿冰;;如何构建我国金融监管方法体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范晓波;;2020的国际金融法:中国的作用和影响[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孙健;高丽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对我国的启示[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9 郭玉萍;;WTO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要求[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0 郭玉萍;;WTO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要求[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正宗 编译;美金融监管法案也让小银行不安[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陈忠;金融监管需要“电子眼”[N];金融时报;2003年
3 记者 刘明中 通讯员 李军;金融监管 先问民生[N];中国财经报;2009年
4 尚军;欧盟金融监管格局迎来大变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刘珊珊;透视典型案例 强化金融监管[N];中国信息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徐欢;达沃斯将上演金融监管辩论会[N];证券时报;2010年
7 记者 严丽丹;美金融监管法案“过关”众议院[N];金融时报;2010年
8 木桃;金融监管需提速[N];经理日报;2002年
9 ;金融监管[N];中国改革报;2000年
10 记者 李永群;欧盟拟出台金融监管新举措[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汝亭;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2 罗嘉;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于永宁;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变革之道[D];吉林大学;2010年
5 刘玉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绩效的评估与改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吴焰;转型期的中国金融监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张天祀;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完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刘志刚;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惠康;中国金融稳定性的监管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孙焕民;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实践与理论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杰;金融控股集团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侯竞博;英国金融监管法律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耿静;美国、英国和日本金融监管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4 王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法律监管[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振;美国金融监管立法改革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劲松;金融监管:理论、模式与我国的实践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霍汉强;澳门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万方;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银行业金融监管的应对及改革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吴晓艳;开放过程中的金融监管[D];河北大学;2003年
10 许文秋;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构建[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79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7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