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I进入中国的基本特征与决定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FDI + 美国 ; 参考:《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增长迅猛,并主要进入到了江苏、山东、辽宁、上海、广东等省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门,在中国的美国FDI主要是占领中国本地市场,而不是将其在中国的产品用于出口。本文结论显示,FDI集聚效应会引起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规模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显著增加。税收比率降低、高速公路里程数量提高和劳动工资提高,对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规模绝对水平变动和相对水平变动均无显著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会使得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陆规模绝对减少并相对减少。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会引起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规模的绝对水平显著增加。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US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has increased rapidly, and mainly into Jiangsu, Shandong, Liaoning, Shanghai, Guangdong and other provinces. U.S.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is concentrated in capital-intensive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sectors, and the U.S. FDI in China is mainly about occupying the local market, rather than using its products in China for export.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FDI will result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levels of American FDI entering the mainland of China. The decrease of tax rate, the increase of highway mileage and the increase of labor wage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absolute level change and relative level change of American FDI entering the mainland of China. The increase of foreign trade dependence will reduce the land size of FDI in mainland China. The increase in fixed asset invest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ll lea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bsolute level of U.S. FDI entering mainland China.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7BJL043) 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资助
【分类号】:F832.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魏后凯;欧美日韩在华制造业投资的区位决定[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11期
2 蔡双南;港台美日欧对中国大陆投资的战略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1994年05期
3 柴敏;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及其原因分析[J];亚太经济;2003年05期
4 徐康宁,王剑;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决定性因素分析(1983—2000)[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景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20期
2 李凡;;西方七国在华FDI投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糜军;;汇率波动对美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影响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29期
4 李宗卉;曹小春;;外资企业进口关税优惠政策的取消对外资流入的影响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5 况伟大;;中国开发区成败的决定因素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12期
6 杨晓东;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J];财贸研究;2004年04期
7 唐保庆;;生产者服务业FDI追逐制造业FDI吗?[J];财贸研究;2009年05期
8 雷鸣;;天津滨海新区的优势、不足及与环黄渤海经济区的合作前景[J];城市;2007年07期
9 韩刚;;外商直接投资类型转变的实证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罗来军;朱艳;罗雨泽;;内外资企业产业集聚关系:基于基尼系数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课题组;金德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资本市场联动效应分析[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2 肖卫国;卓超;;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中国区位因素实证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燃燃;中美经济相互依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刘毅;基于跨国公司投资战略新动向的东北地区承接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张彦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型与集聚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涂远芬;中国贸易成本及其效应的经验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谭伟生;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希燕;外流移民与内流FDI:替代抑或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8 徐运保;两战略动机视角下我国吸引FDI的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孙雷;外源性产业集聚的成因与发展路径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10 骆豫蜀;国家环境因素对FDI和ODI行为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妍;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胡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刘洋;美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D];西北大学;2011年
4 印国樱;FDI区位选择因素对工资溢出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赵晓秋;资本深化对FDI影响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徐静;产业集聚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徐静;产业集聚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汽车产业的背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孙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黄彪;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吴改燕;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投资区位的战略选择[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贺灿飞,陈颖;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J];地理科学;1997年03期
2 江小涓;内资不能替代外资——在生产能力和资金都过剩时,为何还要利用外资[J];国际贸易;2000年03期
3 鲁明泓;外国直接投资区域分布与中国投资环境评估[J];经济研究;1997年12期
4 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斌;;中国大陆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与演化轨迹的聚类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于立;宋海岩;伏中林;;建立投资系统的监测指标体系加强投资规模的宏观控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年03期
3 ;中国大陆富人榜[J];中国科技产业;2001年11期
4 王宗鹏;谢婷;;FDI规模与通货膨胀的理论和经验[J];商场现代化;2006年04期
5 钱亦工;;投资规模的可行域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年01期
6 石一帆;;东道国吸引FDI政策的博弈理论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7 傅建东;;FDI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1986~2009年度数据的计量检验[J];特区经济;2010年11期
8 陈国宏,郑绍濂,桑赓陶;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0年03期
9 祝梅芳;;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国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J];大众商务;2009年20期
10 黄任燕;关于优化企业投资规模的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琼;付含;;FDI流入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基于时间序列的协整和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黄丽;;零和博弈在国家吸引FDI竞争中的应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3 樊慧荣;陈瑛;;西安各产业FDI与增加值的协整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华生;;投资项目后评估的模糊评价方法[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5 黄国石;;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灰色预测与分析[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6 杨权;;两岸三地利率联系及其对货币统一的含义——基于多变量协整检验的分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姚凤阁;徐耀群;伍宝君;;信息技术投资的混沌同步研究[A];第五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会议论文集(2)[C];2004年
8 余垠;杨保安;;基于软计算的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分析[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力强;陈小悦;;对基于价值无差异的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检验——兼解释股权高溢价之谜[A];估值:前沿与挑战——第七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曲林静;杨木壮;宋榕潮;常立早;;广东省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与耕地变化相关性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顾学松;汪徐家摘得“晨兴数学金奖”[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赵秋丽 特约记者 李志臣 通讯员 吴臻;中国内地首位数学家受邀国际数学家大会作报告[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杜军玲;今天的中国数学距离世界领先有多远[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淼;技术溢出的空间计量和阈值回归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傅元海;中国利用FDI质量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朱宇;FDI和东道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以及资本外逃的关系[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刘春梅;中国产业投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林宇;动态极值VaR测试的准确性及VaR因果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杨亦民;基于大股东控制的融资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代军;我国权证市场的定价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颜阳;我国备兑权证定价及避险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张莉珠;两岸电子类股系统风险参数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黄崇福;信息扩散原理与计算思维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D];北京师范大学;199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国际税收竞争对FDI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2 马艳霞;FDI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胡冠华;中国FDI利用的实证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捷;中国经济增长对FDI流入影响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6 宋坤s,
本文编号:1983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8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