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城乡通货膨胀的趋同演化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6-13 15:05

  本文选题:城乡经济一体化 + 通货膨胀 ; 参考:《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摘要】:本文基于一价定律和我国的经济转型背景,针对城乡通胀的数据演化特征,设定内生性结构突变的平滑机制转移模型,以此检验我国城乡通胀的趋同性及其非线性调节特征,揭示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分割与整合的演化进程。结果表明:(1)我国城乡通胀差是在1994年发生结构变化的平稳过程,平稳性表明我国城乡通胀具有趋同性,城乡商品市场整体呈现一体化特征。(2)1994年前,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较大,城乡商品流通的非套利区间较宽,城乡通胀差向均衡的回调速度较快;1994年后,城乡商品流通的非套利区间较小,城乡商品市场整合程度进一步深化,城乡通胀差向均衡的回调速度较慢。(3)城乡商品流通的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和贸易壁垒等因素较好地解释了1994年后城乡通货膨胀的趋同演化。本文结果说明,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消除和我国近期所实施的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显著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
[Abstract]:Based on the law of one price and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sets up a smooth mechanism transfer model of endogenous structural change to test the convergence of urban and rural inflation and its nonlinear regulat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evolution of the seg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commodity marke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flation in China was a stable process of structural changes in 1994, and the smoothness indicated that the rural-urban inflation in China had a convergence, and the overall commodity marke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The non-arbitrage range of commodity circul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wider, and the correction speed of urban-rural inflation difference to equilibrium is faster. After 1994, the non-arbitrage range of commodity circul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non-arbitrage range in urban and rural commodity circula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fter 1994.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mmodity markets is further deepened, and the rate of adjustment of urban-rural inflation difference to equilibrium is slower. 3)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information cost and trade barriers of urban and rural commodity circulation explain the conv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flation after 1994.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radual elimination of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and the policy of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economy implemented recently in China hav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4000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JY07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9YJC790085)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基金项目(20110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GZS0005)的资助
【分类号】:F822.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雪春;;我国通货膨胀的城乡差异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10期

2 范爱军;李真;刘小勇;;国内市场分割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我国商品市场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3 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敏;;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一个最新综述[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2 赵奇伟;鄂丽丽;;行政性分权下的地方市场分割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1期

3 张明;谢家智;;中国地区价格的空间相关性及传导差异的因素分析——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4 王良健;何琼峰;;中国省际市场整合程度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09年05期

5 陈红霞;李国平;;1985~2007年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过程分析[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6 冷志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J];地理研究;2012年03期

7 韩胜飞;;从一价定律看市场整合研究的信息要求[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赵永亮;刘德学;;市场歧视、区际边界效应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9 张卫国;任燕燕;侯永建;;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来自中国经济转型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8期

10 李元旭;宋渊洋;;地方政府通过所得税优惠保护本地企业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唐红涛;;1985-2006年城乡商品市场分割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范子英;张军;;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蓝海林;杨京京;;从企业战略的“制度基础观”看中国市场分割——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方向[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骞;中国烟草产业的行政垄断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4 左翔;中国公共品供给失衡与地区差距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林春山;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铁瑛;中国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贾丽杰;制度约束、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互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郭利京;中国猪肉纵向关联产业价格传递[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林敏;参与式预算、分权治理与地方政府责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甄艳;东北区域市场一体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孙倩;边界效应与长三角都市圈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乔金晶;横向整合企业总部价值创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欧燕芬;网络嵌入性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孟可强;中国的三大都市圈:辐射范围及差异[D];复旦大学;2011年

6 吴翮;产业结构、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广奇;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黄丽鲱;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对国内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徐珊珊;地方保护对江西省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郭素梅;商品市场内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纲;张燕姣;;以购买力平价测算基尼系数的尝试[J];经济学(季刊);2007年01期

2 林志远;中国通货膨胀的非货币因素[J];经济研究;1994年07期

3 张曙光,袁钢明,张平,王诚,盛洪,杨帆,赵志君,岳希明,魏众,仲继银,桁林,常欣,左大培,王利民,赵农,许宪春;核算性扭曲、结构性通缩与制度性障碍——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4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5 陆铭,陈钊,严冀;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6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7 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8 朱希伟;金祥荣;罗德明;;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扩张[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9 喻闻,黄季阏;从大米市场整合程度看我国粮食市场改革[J];经济研究;1998年03期

10 周章跃,万广华;论市场整合研究方法——兼评喻闻、黄季阏《从大米市场整合程度看我国粮食市场改革》一文[J];经济研究;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存在的潜在问题[J];中国市场;2011年32期

2 倪克湖;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3 ;通胀逼近 如何投资[J];招商周刊;2006年19期

4 遥汇文;;通货膨胀全球蔓延[J];中国外汇;2008年15期

5 仲大军;;这一波通胀缘何而来[J];西部论丛;2007年09期

6 郑正元;构建我国通货膨胀梯度示警指标[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7 欧阳培;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向城乡经济一体化过渡的思考[J];求索;1993年03期

8 胡海鸥;关于货币发行过多的标准问题[J];财经研究;1993年04期

9 庄尚文;尹星慧;;城乡二元结构下商品流通的复杂性及发展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1期

10 李祥玉;;本轮通胀为何“来势汹汹”?[J];金融博览(银行客户);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爱中;;对全球经济衰退及我国通货膨胀的思考[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2 赵宁夫;蒋金波;;通货膨胀不是纸币特有的经济现象[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3 朱敏;严广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李治国;;论通货膨胀的隐性危害与对策[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马恩棠;;工程建设项目评价中通货膨胀的处理[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夏兴园;;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7 马伯钧;;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何小鲁;;我国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9 邓春玲;;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研究与应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启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结构分析[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讲师 翟继光;应建立随通胀率调整的收入和支出制度[N];中国税务报;2007年

2 陆绮雯;全球性通胀,何去何从?[N];解放日报;2008年

3 吴绮敏;全球通胀,从潜伏走向现实[N];人民日报;2008年

4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 张锐;全球通胀:按下葫芦浮起瓢[N];国际商报;2008年

5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韦森;通胀率,势难遏;钱太多,谁之过?[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东航期货 杨文虎;天胶:深幅下跌后震荡筑底[N];证券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董科;纵论全球经济 畅谈商品市场新特点[N];期货日报;2009年

8 王伟波;资本冲击下的商品市场[N];期货日报;2007年

9 魏薇邋杨晓静;通货膨胀挑战全球宏观调控能力[N];中国信息报;2008年

10 臧文茜;俄政府使尽招数打压通胀[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蒲松林;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3 卢满生;我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潘方卉;基于预期、持续性和波动性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齐鹰飞;短期通货膨胀动态:理论和中国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Mamudu Daffay;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的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顾书桂;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张五六;非线性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贝叶斯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奚建武;从复合到融合[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其格其;通货膨胀下的大型项目投资经济分析及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刘万锋;通货膨胀与汇率制度选择[D];复旦大学;2009年

3 姜勇;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胀:理论与实证[D];暨南大学;2006年

4 李玉双;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尤建强;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本对比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肖宏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家;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新论[D];复旦大学;2008年

8 高恒亮;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齐永生;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羽;货币政策的通胀与通缩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4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014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c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