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权获取方式、住宅价值与城镇居民储蓄率
本文选题:住宅产权 + 住宅财富 ; 参考:《世界经济文汇》2012年05期
【摘要】:本文从预算约束效应和财富效应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的住宅产权获取方式、住宅价值的高低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机理,在相关研究假说的基础上,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显示: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住宅产权获取方式分别与城镇家庭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并且这一关系随着住宅价值的上升而增强,由于大多数家庭是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取住宅产权,因此拥有住宅在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另外,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住宅产权获取方式分别显著提高和降低了中青年家庭的储蓄水平,但对中老年家庭的储蓄率均没有显著影响。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dget constraint effect and wealth eff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ways of obtaining housing property right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housing value on the saving rate of urban residents. Using the 2006 China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 (CGSS 2006) data to carry on the measurement tes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way of obtaining residential property right and urban household savings rate, respectively, and this relationship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housing value. Since most households acquire housing property rights through marketization, owning housing raises the savings rate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in general. In addition, both market-oriented and non-market-oriented ways of obtaining residential property rights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reduced the level of savings of middle-aged and young families, but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avings rate of middle-aged and old families.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07&ZD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研究”(71073076)的资助
【分类号】:F293.3;F832.2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龙;许箫迪;;房地产市场广义虚拟财富效应测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2 李勇辉;温娇秀;;我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与支出的不确定性关系[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3 黄静;屠梅曾;;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4 宋勃;;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理论分析和中国经验的实证检验:1998-2006[J];经济科学;2007年05期
5 罗楚亮;李实;赵人伟;;我国居民的财产分布及其国际比较[J];经济学家;2009年09期
6 付文林;;住房消费、收入分配与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J];经济学家;2010年02期
7 尹志超;甘犁;;中国住房改革对家庭耐用品消费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8 万广华,史清华,汤树梅;转型经济中农户储蓄行为: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9 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10 杨汝岱;朱诗娥;;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吗?——基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占友;易鹏;;对传统消费函数模型的比较研究——基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检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2 胡宝娣;汪磊;;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3 耿同劲;;消费的货币供给冲击效应中房地产市场渠道的贡献度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4 史清华;卓建伟;;Civilian Loan Marke Needs Regul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exemplified by 3,331 farming households from Shanxi,Hubei,Henan,Jiangsu and Jilin Provinces[J];China Economist;2007年03期
5 刘兆博;;当代农民消费行为研究[J];财经科学;2006年02期
6 孙迎联;;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7 张邦科;邓胜梁;陶建平;;持久收入假说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8 段景辉;黄丙志;;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J];财经论丛;2011年03期
9 李成武;;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地区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10 田青;;收入分配和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肖霞;;国内外关于休闲消费的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杰;张卫涛;;中国城镇居民资产如何影响消费:理论与经验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3 杜莉;潘春阳;张苏予;蔡江南;;房价上升促进还是抑制了居民消费?——基于我国172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成武;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地域性差异及空间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徐索菲;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蕾;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华锋;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地区差异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吴颖;我国资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谷雪;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徐娜;收入、利率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赵巨旺;我国住房价格影响因素及其财富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加双;扩大农民消费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黄昊;住房改革、流动性约束与城镇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夏青;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关系的数量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王亚楠;我国虚拟资本市场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林左鸣;虚拟价值引论——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刘旦;姚玲珍;;中国城镇住宅财富效应的微观检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龚六堂;贴现因子、偏好和行为经济学[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8期
5 骆祚炎;;基于流动性的城镇居民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分析——兼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4期
6 魏锋;;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宋冬林,金晓彤,刘金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与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5期
8 黄静;屠梅曾;;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9 段军山;股市财富效应的多重解释——及对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弱化的实证检验[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10 刘晓农;刘京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育收费制度的演变及完善[J];价格月刊;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梦滢;;中国低消费率现象解读[J];商场现代化;2009年11期
2 周炯;韩占兵;;我国高储蓄率决定因子的实证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毛军;当前我国城镇居民住宅产权制度效率分析[J];兰州学刊;2005年02期
4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完善我省大中专院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意见的通知[J];青海政报;2009年04期
5 ;我区城镇居民多数选择买房——住房改革民意调查资料分析[J];广西市场与价格;1995年09期
6 连建辉;城镇居民资产选择与国民经济成长[J];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02期
7 唐志红,邓忠志;从降息看中国宏观调控利率的作用[J];商业研究;1999年06期
8 张晓松;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J];农村新技术;2005年01期
9 黄婷婷;刘鹏凌;;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典型相关分析[J];技术经济;2006年03期
10 周岩;岳鹏;;中等城镇居民经济信息接受状况调查——以江苏省邳州市为样本[J];视听界;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岚;;基于Panel Data的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2 聂国洪;刘嘉麟;;1996年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预测[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刘小平;刘嘉麟;;城镇居民与军人动物性食品消费增长预测模型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4 郭雪松;;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投资分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唐珏岚;;1982—2005年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6 罗云毅;;我国固定资本形成率并不算过高——从储蓄与固定资本形成平衡角度的观察[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再贵;;新农保、农民收入与内生增长[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豆建民;;我国省际资本流动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9 朱学文;;推进城镇化 全面建小康[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赵颖;;城乡居民收入的收敛性分析[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斌;更应关注多少城镇居民买不起房[N];嘉兴日报;2007年
2 记者 吴玉山;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有了新变化[N];平顶山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陈冀;广东城镇居民两成有两套房[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子卓;城镇居民租房收入大幅增长[N];云南日报;2008年
5 刘明中;保城镇非从业居民最大限度受益[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王静;我市城镇居民大方消费[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7 记者 隋晓梅;五千余城镇居民实现就业再就业[N];吐鲁番报(汉);2009年
8 记者 李艳 实习生 马沫;西安再次提高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N];陕西日报;2011年
9 记者 杨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23.74平方米[N];河南日报;2006年
10 通讯员 丁跃刚;2005年孝感城镇居民收支平稳增长[N];孝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乃余;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与食品物流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毛慧晓;制度变迁中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郭翠荣;资本形成的机制与效率比较[D];苏州大学;2007年
4 张馨月;基于收入变迁的城镇居民乘用车需求演化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永勇;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6 郑纯雄;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晓英;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和投资组合选择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聂迎利;中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张琼;我国人口转型特征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飞;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食品消费需求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勇;对构建武汉市城镇居民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胡桂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牛娜;中国城镇居民群体消费差异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鄂禹含;我国城镇居民潜在消费能力的度量及其对轿车市场需求影响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陆志斌;广西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模式初探[D];广西大学;2006年
7 张杨;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数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童晓丽;安全农产品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朱丹;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租买选择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刘立华;潍坊市城镇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17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01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