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逻辑、现实困局与合法化难题
[Abstract]:The lack of effective supply of official formal finance, the expansion of financing demand of rural micro-subjects, the opportunistic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change of policy preference of power authorities all provide the soil for the rise of rural informal finance in China. However, the rise of rural informal finance also has a unique internal motivation. When it is difficult to satisfy the conditions for the priv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to play an effective role, the rural informal finance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macro financial system, and may lead to a lot of financial chao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overnment leading the change of financial system, the rural informal finance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whether it can obtain the legal status.
【作者单位】: 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兰州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邵传林;;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行为[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张军;;中央计划经济下的产权和制度变迁理论[J];经济研究;1993年05期
3 刘西川;黄祖辉;程恩江;;贫困地区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直接识别与经验分析[J];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4 朱光华,段文斌;制度变迁与转变政府经济职能[J];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5 邵传林;;农村非正规金融转型中的制度创新——以富平小额贷款公司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李成贵;孙大光;;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历史视野下的综合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云;转轨经济下国企治理结构与独立审计的价值[J];财经科学;2000年S1期
2 徐以槎;产权、所有制和国有企业的代理问题──有关股份经济的一些思考[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3 陈文晴;;以农户金融需求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基于湖北省监利县的调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张春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及其构建途径[J];东南学术;2011年02期
5 丁启明;国内学者关于产权概念的阐释评析[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3期
6 徐小洪;劳动力产权制度的国有制与市场化变迁[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田相辉;;产权主体的构建——基于中国企业改革30年[J];改革与战略;2010年04期
8 张鹏;戎文晋;;资产重组对公共管理创新的启示:来自重庆市的案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9 肖卫东;;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信贷约束与融资制度需求导向——基于四个县农村中小企业的数据[J];南方金融;2012年11期
10 吴孝政,刘生;政府经济职能创新的路径选择[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贾宁凤;许媛;王晓军;牛冰娟;;农耕景观的经济社会状况分析——以河曲县沙坪村为例[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强;中国烟草种植替代预案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传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西北大学;2011年
3 陈世伟;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冀县卿;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徐迟;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刘建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梁亚荣;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曹芳萍;民营化改革对中国林业产业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杨秀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制度安排[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韵;地票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许剑锋;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定位与发展思路[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飞;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庞琳;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詹义清;中国农民史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邢成举;风水信仰、地方性共识与乡村治理的文化网络[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毛宇轩;转型荒地水权和产权制度下的农户行为差异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郭杰;农户信贷可获得性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9 朱央央;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10 蒋重秀;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经济角色创新[D];广西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忠;;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情况调查分析[J];福建金融;2010年03期
2 黄祖辉;刘西川;程恩江;;中国农户的信贷需求:生产性抑或消费性——方法比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3 张贵辰;王爱华;;对县域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河北井径县为例[J];河北金融;2010年02期
4 王清星;;论民有金融制度创新的效用函数[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石祖葆,虢春华;金融制度创新:理论分析与实践选择[J];江汉论坛;2005年11期
6 苑书义;;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8期
7 胡玫;王洪斌;;中小金融机构研究: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实践分析[J];经济问题;2009年06期
8 巴曙松;栾雪剑;;农村小额信贷可获得性问题分析与对策[J];经济学家;2009年04期
9 盛洪;;寻求改革的稳定形式[J];经济研究;1991年01期
10 黄少安,魏建;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及政府在改革进程中的角色——山东诸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臣明;马九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研究综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一个制度视角[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左臣明;马九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研究综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一个制度视角[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左臣明;;我国非正规金融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邓启峰;;民营银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路径[J];青海金融;2006年05期
5 邓启峰;;民营银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途径[J];西南金融;2006年06期
6 王华峰;;非正规金融:内涵、效率与制度安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7 邵鸯凤;;地方政府与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发展[J];甘肃农业;2006年09期
8 高艳;;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性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冯梅;;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利率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09期
10 何璐伶;;正视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凯;;非正规金融、企业家甄别与制度变迁:理论与经验[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王文清;夏蒙棼;;大振幅离子声波的非线性效应及碰撞的耗散效应[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李定;;山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岩;卢颖;;日本非正规金融中介——互助会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苑明顺;;圆柱绕流二维大涡模拟与涡量耗散[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6 王臣;梁军;杜善义;;碳/碳材料流-热-结构烧蚀机理及动态瞬时损伤失效分析与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秦小平;廖敬波;唐光武;陈平;;桩身几何和材料间耦合效应对应力波弥散特性的影响[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8 洪梅;张韧;;基于空间基函数客观拟合的副高突变与多态的机理分析[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9 邓岩;;基于制度均衡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思路[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10 王静;周宗放;霍学喜;;信贷配给突变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武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农村非正规金融应“治之于未乱”[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沈明高;金融是一种权力而不是枷锁[N];证券日报;2005年
3 郭沛;初探农村非正规金融[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4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 朱建武;规范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李建军;10万亿元:非正规信贷完全补位紧缩缺口[N];中国经营报;2008年
6 陈建新;当前农村金融改革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N];金融时报;2008年
7 黄锫坚;民间金融尚难破茧?[N];经济观察报;2003年
8 ;“水下冰山”的上浮路径[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李琼;农户融资依旧难走“正路”[N];中国财经报;2006年
10 李建军 赵炜;民间借贷对阵正规金融[N];福建工商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中的信用服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王劲松;非正规金融市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风科;非正规金融视角下的地摊银行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车丽华;我国非正规金融规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费淑静;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张颖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郭为;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9 于丽红;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杨兆廷;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的路径选择[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峥;我国一级半股票市场浅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卢立香;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3 刘杰;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垂直连接”的理论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宗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余振武;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董z,
本文编号:2187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8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