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基于广东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20 16:08
【摘要】:本文以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广东的企业为样本,以相对较长时期的数据为证据,将银行债权细化为短期债权和长期债权,将上市公司细分为民营公司与国有公司,对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进一步证明,我国银行债权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近年来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约束虽然在不断加强,但财务约束仍只是简单的约束机制,可能进一步加剧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能真正实现银企双赢。研究还得到了一些新的发现:银行债权对国有公司存在"财务软约束",而对民营公司则存在"市场软约束";在金融危机爆发时,银行债权对民营公司表现出更为有利的公司治理效应,而对国有公司却相反。
[Abstract]:Based on the sample of Guangdong enterprises in the higher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taking the data of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as evidence, this paper classifies bank claims into short-term and long-term claims, and classifies listed companies into private companies and state-owned compani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effect of bank creditor's rights is carried out. The study further proves that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bank creditor's right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have not been brought into play.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financial constraints of banks on enterpris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financial constraints are still a simple constraint mechanism. May further aggravat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enterprises, can not really achieve a win-win for banks and enterprises. Some new findings are obtained: bank claims have "financial soft constraints" on state-owned companies, and "market soft constraints" on private companies; When the financial crisis broke out, bank creditor's rights showed more favorable corporate governance effect to private companies, but opposite to state-owned companies.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商学院;广州市教育局高教处;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7GE08)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0YJA7901871) 广州大学重大重点培育项目(广州大学—美华学社跨学科研究中心)
【分类号】:F276.6;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2 胡奕明;周伟;;债权人监督:贷款政策与企业财务状况——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3 江伟;李斌;;制度环境、国有产权与银行差别贷款[J];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万福;叶阿忠;;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分析——基于理论与实证的视角[J];南方经济;2007年10期

2 季爱华;上市公司债权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于笑坤,翟树宇;企业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2年20期

4 刘珩,王卫铭;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及在中国的特点[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5 李慧娟,张元教;基于财务经济学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6 王艳茹,赵玉洁;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及评析[J];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7 许敏,鲁爱雪,李瑞;资本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8 朱乃平;孔玉生;;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债务结构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9 连建辉;融资结构与企业控制权争夺[J];财经科学;2002年01期

10 赵林,赵湘怀;融资方式与风险投资企业的治理——对“有限合伙制”的一种解读[J];财经科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方媛;张鸣;;管理者自利行为、债权人保护与债务融资期限结构研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马葵;韩永民;;从控制权视角探讨融资成本的定义[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建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性融资与EVA关系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斌;企业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的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刘淑莲;企业融资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程书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5 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6 卢福财;企业融资效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田明;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孔荣;涉农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9 华锦阳;转型期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联: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张进;论现代公司管理层利益及其实现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英会;我国家电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申心吉;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余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4 杜娟;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罗建平;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黄开奇;资本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的联系[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程小琴;宁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D];华侨大学;2004年

8 杨云鹏;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9 张奇;资本结构调整——上市公司治理的新途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谢民刚;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伟;沈艺峰;;大股东控制、资产替代与债权人保护[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2 李凯,路迹,杨丽琴,张俊国;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孙铮;李增泉;王景斌;;所有权性质、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4 童盼;负债期限结构与企业投资规模——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经济科学;2005年05期

5 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经济转型中的企业退出机制——关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项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6 林毅夫,李志峗;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7 孙铮,刘凤委,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8 童盼,陆正飞;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9 江伟;李斌;;制度环境、国有产权与银行差别贷款[J];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10 陈晓,李静;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在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中的作用探析[J];会计研究;200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洪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方;刘星;;交叉上市、绑定假说与大股东利益侵占——基于关联交易视角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胜强;;董事会规模对企业R&D投资行为的门槛效应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栾天虹;;资本监管、公司治理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徐亚平 何雄 袁彦文;不尽长江滚滚流[N];湖南日报;2010年

2 农行湖北分行营业部课题组;加强环节管理 确保抵押效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肖树臣 通讯员 栾小龙;河南国企为何追捧“破产热”[N];工人日报;2004年

4 唐绪兵 钟叶姣;低碳经济语境下的赤道原则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N];中国信息报;2010年

5 刘晓声 赵梅香;将服务进行到底[N];中国企业报;2010年

6 记者 李博;扩大节能减排融资来源[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史载松 姚波;应关注贷款抵押房产被拆迁的风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8 农行江苏分行法律专家组;驰援“民生工程”也需防控风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9 姚均芳 王宇;支持节能减排 淘汰落后产能 金融指导意见发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史晓明;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国良;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林大庞;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盈余管理与公司业绩视角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雷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银行监督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言生;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2 吕靓;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3 苏保云;论我国商品房按揭中银行权益之保障[D];暨南大学;2009年

4 姜红霞;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D];山东大学;2011年

5 吕慧;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阮佳佳;管理层收购的公司治理效应[D];山东大学;2011年

7 沈和平;基于业绩波动性的董事会治理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卢奕彬;试论我国按揭立法的现状、问题与完善[D];复旦大学;2010年

9 朱志锋;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晋江;商业银行公司客户信贷风险评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12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12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0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