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02:02
【摘要】:考虑到近期金融危机给中国外汇储备造成的损失,以及冲销操作带来的压力,本文首先讨论的是外汇储备的需求理论。根据对于相关理论的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笔者建议将中国外汇储备划分为两个投资份额:基本外汇储备和剩余外汇储备。本研究旨在基于均值——方差分析框架下,分析基本外汇储备的需求及其收益的最大化。 文章将基本外汇储备的交易需求归纳为:进口需求、外债需求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汇款需求。通过根据交易需求对基本外汇储备币种结构设立约束条件,文章估算了2005-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模型假设瑞士法郎为币种组合中的无风险资产,而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为风险币种组合,在调整交易成本后,进而使用DCC-GARCH模型估计风险币种组合的波动性。 估算结果显示,在这个时期内,由于欧元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和逐渐增强的流动性,欧元在外汇储备中应该占有更高的权重。相反,考虑到美国资产在金融危机中的损失以及将来通货膨胀的预期,美元的权重应有一定的下降。考虑到中日贸易,债务和直接投资以及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持续经济低迷,日元交易产生的需求将会使外汇储备收益率下降0.5%。为弥补上述损失,当局可能会利用剩余外汇储备寻求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此外,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且对于外商直接投资者汇款的保障给外汇储备带来的成本较低,笔者建议当局应尽可能保证外汇储备可满足此约束条件。该结论亦是本文对于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最大创新和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6
本文编号:2588044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莉亚;;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与收益率的一个估计[J];财经研究;2008年07期
2 黄洁;;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3 李扬;余维彬;曾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4期
4 陈雨露;张成思;;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5 王永中;;中国外汇储备的构成、收益与风险[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6 施建淮;;对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的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2期
7 张志超;;最优国际储备理论与测度:文献述评(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张志超;;最优国际储备理论与测度:文献述评(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靳玉英;万超;周洁;丁浩员;;资本流入的突然中断与经常账户赤字的有效调节[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10 李众敏;;我国外汇储备的成本、收益及其分布状况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588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8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