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农村“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但是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却不高,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农村金融体制发展不健全,农户较难获得充足的外部资金供给。如何满足农户贷款需求,是提高吉林省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本文基于农村经济行为理论、农户借贷行为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从吉林省农户实际发生的借贷行为出发,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吉林省全部农户进行抽样调查,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成功回收1275份。本文主要根据问卷所获得的数据,对吉林省农户借贷行为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借贷行为分析发现吉林省农户借贷行为主要具有以下特征:户主普遍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农户比例正在逐渐下降,外出就业人员逐渐增多;近七成的农户存在贷款需求,但实际从正规渠道获得的贷款却较少,他们资金缺乏时的第一选择是向亲朋好友借款;农户贷款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用于生产经营方面较少;农户选择的借贷期限普遍较短;农户储蓄大多数会选择正规银行。以上吉林省农户的基本特点导致了农户收入水平较低、农户借贷难等问题。在对农户借贷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主要因素做了进一步研究。一、对农户借贷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劳动力人口数、户主年龄、农户耕地面积、年末存款数等指标对这一问题有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总收入对农户借贷需求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二、对农户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庭人口多、耕地面积大、年末储蓄水平高的家庭更容易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通过对农户借贷行为的综合分析,发现导致吉林省农户贷款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受政策限制,针对农户的金融供给过于单一;二是农户无有效担保导致自身信用缺失。为了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户贷款需求,政府应促使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优化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户借贷抵押品范围、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适当进行政府干预。
【关键词】:吉林省 农户 借贷行为 农村信用社 农村金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1-12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2-14
- 1.3.1 研究思路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3.3 研究内容12-13
- 1.3.4 本文的创新点13-14
- 第2章农户借贷行为研究理论基础14-17
- 2.1 经济行为理论14
- 2.2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14-15
- 2.2.1 理性小农派14
- 2.2.2 道义小农派14-15
- 2.3 农村信贷市场理论15-16
- 2.3.1 农业融资论15
- 2.3.2 农村金融市场论15
- 2.3.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15-16
- 2.4 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理论16-17
- 第3章吉林省农户借贷行为基本特征分析17-32
- 3.1 调查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17-19
- 3.2 抽样调查基本情况19-23
- 3.2.1 调查问卷说明19-20
- 3.2.2 调查农户基本情况分析20-23
- 3.3 农户借贷行为特征分析23-31
- 3.3.1 借贷需求与来源分析23-25
- 3.3.2 借贷的用途分析25-28
- 3.3.3 民间借贷行为分析28-29
- 3.3.4 储蓄行为分析29
- 3.3.5 对金融机构的认知情况分析29-31
- 3.4 小结31-32
- 第4章吉林省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2-42
- 4.1 农户借贷需求影响因素的确定32-33
- 4.1.1 影响因素32
- 4.1.2 指标解释32-33
- 4.2 农户借贷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33-35
- 4.2.1 变量定义33-35
- 4.2.2 计量模型与研究方法说明35
- 4.3 农户借贷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35-38
- 4.3.1 Probit计量过程36-37
- 4.3.2 计量结果分析37-38
- 4.4 农户能否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的影响因素分析38-40
- 4.4.1 Probit计量过程38-39
- 4.4.2 计量结果分析39-40
- 4.5 小结40-42
- 第5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42-46
- 5.1 主要结论42-43
- 5.2 对策建议43-46
- 5.2.1 促使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优化农村金融体系43-44
- 5.2.2 扩大农户借贷抵押品范围,降低金融机构风险44
- 5.2.3 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适当进行政府干预44-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世忠;;交易成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21期
2 黎红梅;许洁;;湖南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与剖析——以临澧县为例[J];湖湘论坛;2008年03期
3 么振辉;规范借贷行为,拓展投资领域——关于我国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报告[J];调研世界;2000年05期
4 邓久根;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现状、基本思路与初步的观点[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孙雷,张庆登;农户借贷行为与金融支持[J];济南金融;2004年11期
6 黎翠梅;陈巧玲;;传统农区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南省华容县和安乡县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05期
7 李颖;陈瑞燕;郭翔宇;;农户借贷行为调查研究[J];乡镇经济;2008年09期
8 蔡秀;肖诗顺;;基于社会资本的农户借贷行为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7期
9 罗芳;程中海;;兵团农户借贷行为特征与制约因素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9年10期
10 陈鹏;;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主要因素[J];中国金融;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希敏;马微;;社会资本发挥抵押替代技术的理论分析及其检验——一种观察农户借贷行为的新视角[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贾丹花;王静;;关中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蒋永穆;;农户借贷行为研究——基于预期效用函数的分析[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熹;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李延敏;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童馨乐;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对收入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田国英;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彦;潜江市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凡玉芹;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3 王国宝;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涛;农户特征及其对农户正规信贷行为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5年
5 罗贺琦;吉林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6 刘妍妍;基于生产方式转变的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汪丽媛;黄山区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8 张雪峰;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纪志耿;非正式制度与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吕菲;我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9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