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外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绩效和风险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16:26
本文关键词:表外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绩效和风险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表外业务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开始迅速发展,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和渠道受到了不小的挑战。但是高利润的背后往往潜藏着高风险,表外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风险的隐忧,随着2012年“伦敦鲸”事件,以及多家全球性银行涉嫌“Libor操纵案”的曝光,关于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研究又逐渐引起政府和学者的关注。本文共分为五章内容,前两章主要是对论文涉及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内容方面做了相关的阐述。表外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发展迅猛,已经和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业务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并且按照表外业务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市场利率化和行业壁垒的弱化预期,未来表外业务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文章中的风险综述部分主要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和汇总,发现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表外业务发展的利弊始终没有较为一致的见解。一方面,不同样本期的不同国家的商业银行对于表外业务的涉足程度有着较大差别,对于同一个假设的验证会出现一些差异,甚至会得出一些相反的结论;另一方面,表外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程度和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增加了意见统一的难度。第三章主要是对表外业务和相关风险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包括表外业务的概念、发展的历史以及和风险传导机制等等。西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和我国的中间业务定义有着较为明显的重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开始出现了新的分化。对表外业务的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仅是因为诸如巴林、雷曼等案例对我们的警示,更重要的是,表外业务的发展改变了银行在盈利模式,战略部署的未来方向。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顺应趋势的发展,对表外业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的经营发展。文章的第四章主要是实证模型涉及的相关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以及检验分析。样本数据考虑到我国银行上市的时间和规模,选取2005年到2014年的16家上市银行的相关变量的数据,对表外业务发展和其他相关变量对银行的整体绩效进行研究。在实证分析中,数据的平稳性和多重共线性是经常需要进行的两个检验。立足于实践结合本文的数据特点,文章选用XTFISHER检验和VIF法分别对数据进行相关检验,然后再开始进行模型的回归分析。主要是对模型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回归,随后利用Hausman检验进行判别确定选用哪种模型更为合理。在模型的不同样本组中,即全样本组、国有银行样本组和非国有银行样本组,所呈现出来的结果有所差异。在第五章,本文归纳了主要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通过对银行表外业务的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表外业务对我国上市银行的经营效率和风险水平都呈现出显著的关系。表外业务收入占比的上升,会对总体上市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ROAA)和平均股权收益率(ROAE)有正面的积极贡献。比较了各个变量之后我们发现,防范风险输入有效的办法是提高拨备覆盖率,在标准化条件下,拨备覆盖率(PROVISION)的提高可以较为有效地降低不良贷款率(NPL),表明对我国银行来说,拨备覆盖率的指标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违直觉的显著性变化,那就是近十年表外业务的上升反而会减少不良贷款率(NPL)风险的输入水平,这可能是和我国银行目前的表外业务构成的结构有关。本文的最后提出,我们应该积极的创造有利环境发展表外业务,结合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的差别化服务定位,因地制宜的开展表外业务的深化。同时科技和衍生工具创新是表外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技术和工具引入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风控制机还需要完善,表外业务监管仍是重点,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的通力协作是必不可少的。完善表外业务相关性法规和配套法律机制,为规范表外业务和稳定金融市场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支持。
【关键词】:表外业务 银行绩效 风险水平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F830.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3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5
- 1.3 研究目标15-17
- 1.4 可能的创新点17-19
- 第2章 文献综述19-26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9-22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22-25
- 2.3 文献综述总结25-26
- 第3章 表外业务的概述26-32
- 3.1 表外业务的定义与种类26-27
- 3.2 表外业务的发展轨迹27-28
- 3.3 表外业务的风险类型28-30
- 3.4 表外业务风险输入的机制30-32
- 第4章 模型相关和实证检验分析32-51
- 4.1 相关实证理论32-36
- 4.2 模型研究假设36-37
- 4.3 模型构建37-41
- 4.4 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41-51
- 第5章 主要结论和相关建议51-55
- 5.1 主要研究结论51-52
- 5.2 相关建议52-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59-68
- 致谢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朴;陈璐;毛竹青;;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国际经验[J];新金融;2014年04期
2 井淼;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拓展方式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0年09期
3 田晓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初探[J];农村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4 黄伟;;强化风险意识 加强表外业务管理[J];金融与市场;2000年01期
5 李红斌;魏晓兰;;商业银行拓展表外业务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0年06期
6 欧晓宁,冯伟;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市场营销策略[J];济南金融;2001年11期
7 贤成毅,陈超惠;浅析我国银行表外业务落后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潘炜碧,谢玲;我国银行表外业务的现状与监管[J];金融会计;2002年05期
9 张璐,余伦芳;会计原则与金融业表外业务核算[J];经济师;2003年08期
10 吴振宏;西方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及其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洁莉;汤佩;夏U
本文编号:301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0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