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从中美比较视角探究直销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06-06 02:18

  本文关键词:从中美比较视角探究直销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各类创新性产品层出不穷,其中的直销银行作为互联网银行的代表,是传统银行业务向互联网转化的一种尝试,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浪潮下广受关注的新领域。直销银行作为传统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服务形式,目前在欧美国家已发展较为成熟,自2013年也在我国逐渐兴起。本文将通过中美直销银行比较研究,对我国直销银行发展现状及趋势做出预测。为了准确明晰地阐述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概念出发,首先梳理和界定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银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直销银行的概念。接着,文章探讨了直销银行在欧美国家运营的主要模式,并选取了代表性案例加以介绍,梳理出直销银行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并就直销银行得以兴起的因素进行概括归纳。进而,文章通过探讨我国直销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梳理出我国直销银行的常见模式及特征。然后,本文通过开展中美两国直销银行的比较研究,指出了当前制约我国直销银行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直销银行发展主要面临的突出问题,并结合相关特征,在文章最后对我国直销银行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直销银行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5
  • 第一节 直销银行的概念7-11
  • 一、直销银行的概念7-8
  • 二、直销银行的起源8
  • 三、直销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8-11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11-12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二、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12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2-15
  • 第二章 美国直销银行发展概述15-30
  • 第一节 美国直销银行代表模式简析15-20
  • 一、美国ING直销银行成立背景及发展脉络15-16
  • 二、美国ING直销银行的主要特征16-19
  • 三、美国ING直销银行的运营情况19-20
  • 第二节 直销银行兴起的原因20-23
  • 一、信息处理方式发生变化20-22
  • 二、消费习惯导致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变22
  • 三、风险及监管方式变化22-23
  • 第三节 美国直销银行的特点和优势23-30
  • 一、创新性强23
  • 二、运营成本低23-24
  • 三、存款利率高24-25
  • 四、员工效率高25-28
  • 五、风险收益高28-30
  • 第三章 我国直销银行的发展概述30-42
  • 第一节 我国直销银行发展现状30-31
  • 第二节 直销银行在我国兴起的原因31-34
  • 一、互联网及通讯技术的发展31-32
  • 二、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32
  • 三、同业竞争赶超的产物32
  • 四、金融服务领域亟待拓展32-33
  • 五、政府层面的支持和认可33-34
  • 第三节 我国直销银行发展特点34-38
  • 一、处于模仿探索阶段——以工商银行(融e行)为例34-36
  • 二、“线上+线下”一体化直销银行——以北京银行为例36-38
  • 第四节 当前我国直销银行存在的问题——与美国经验对比38-42
  • 一、定位不清,产品优势不突出38-39
  • 二、宣传不足,,直销银行概念尚未深入人心39-40
  • 三、在管理层级上缺乏独立性,阻碍其长足发展40
  • 四、尚未将安全性上升到应有的高度40-41
  • 五、业务拓展受到监管掣肘41-42
  • 第四章 我国直销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42-44
  • 一、成为独立经营的法人机构仍需时日42-43
  • 二、受外部条件制约,尚未发挥出低成本优势43
  • 三、专业人才缺乏43-44
  • 第五章 结论44-48
  • 一、加强特色产品研发、实现特色经营44-45
  • 二、应抓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机遇45
  • 三、大力加强人才引进45-46
  • 四、通过探索多渠道联盟,多种方式提高获客率46-48
  • 参考文献48-53
  • 致谢53-54
  • 附件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买保险与银行储蓄谁划算[J];珠江经济;2001年04期

2 小露;银行储蓄三个月定期挺合算[J];乡镇论坛;2002年04期

3 ;全世界的银行储蓄都不收费[J];广西会计;2002年09期

4 石雷;谈谈发展银行储蓄问题[J];西南金融;2004年05期

5 黄歆飙,郑南源;市场学与银行储蓄工作[J];上海金融;1986年09期

6 玲玲;;首届全国农民“农业银行储蓄杯”足球邀请赛胜利结束[J];中国金融;1986年02期

7 ;功能齐全 操作简便 新型银行储蓄计算机投产出售[J];中国金融;1986年04期

8 丘仰文;也谈储蓄宣传[J];福建金融;1990年07期

9 黄少青;;我国银行储蓄的走势及对策[J];投资研究;1990年07期

10 李荣春;1991年本市银行储蓄趋势预测[J];上海金融;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阎占社;;银行办公室应做好金融宣传工作[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买保险不等于银行储蓄[N];中国信息报;2001年

2 阿宁;买保险与储蓄哪个划算?[N];华夏时报;2001年

3 记者 马翠莲;申城市民理财首选银行储蓄[N];上海金融报;2014年

4 张海容 郭民;公众希望什么样的银行储蓄[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5 刘平;银行为何不能自动分段计息[N];今日信息报;2006年

6 记者 刘柏录;银行储蓄不宜支付“破损钱”[N];协商新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沈国仪;投连险,为何禁入银行储蓄柜台[N];新华日报;2009年

8 徐涵;银行储蓄下降说明了什么?[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9 季任春;市场优势在丧失 银行储蓄需创新[N];市场报;2000年

10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实习记者 陈婷婷;近九成居民养老理财选择银行储蓄[N];北京商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玲玲;资产价格对中国居民银行储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荣峰;开放经济下银行稳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3 卓国雄;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银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测度指标及其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陈伟光;银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与中国银行业结构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盈;从中美比较视角探究直销银行在我国的发展[D];外交学院;2016年

2 战仲勋;我国村镇银行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海鑫;我国居民银行储蓄、证券及保险投资行为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4 冯阳;沈阳市盛京银行储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马明;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问题、对策及风险防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金挺;大学生“职业素质银行”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7 李飞;应用简易银行储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郑果晶;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直销银行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9 李尧;我国危机银行处理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周作斌;时间银行在社区互助养老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从中美比较视角探究直销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425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e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