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有限理性与异质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有限理性与异质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通货膨胀预期 有限理性 异质性 人口统计特征 心理实验
【摘要】: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已经成为各国央行的核心职能,而要对通胀预期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搞清楚通胀预期的性质。对于通胀预期的性质,学者们持有不同的理论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理性预期理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90年代以来的一些研究表明,预期可能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有限理性预期理论应运而生。对于通货膨胀预期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有限理性的,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证据上都存在不少争论。另一方面,国内外一些问卷调查表明,不同居民群体在通胀预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即异质性),但对其背后的原因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一是要检验居民通胀预期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有限理性的,二是要探究居民通胀预期表现出异质性的原因。这对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理论上,由于搜集信息是有成本的,人们很难充分利用所有的有效信息进行预测,而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接近理性预期,所以居民通胀预期应该是有限理性的;进一步,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的通胀预期必然会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本文分析了经济主体的购物频率、经济境况、资产配置以及通胀知识对其通胀预期的影响,结果发现:个体购物频率越高,经济境况越差,通胀知识越缺乏,则其通胀预期越高;具有不同资产配置和投资经验的群体间通胀预期也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实证研究共分为两大部分(即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一是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储户调查数据在整体层面检验了我国居民通胀预期是否满足无偏性、有效性以及偏差均值为0且不存在自相关等理性预期所要满足三个的条件,结果显示,居民并不能利用所有的有效信息而且存在自身认知偏差的自相关性,说明通货膨胀预期是有限理性的;二是利用问卷调查和心理实验的方法在个体层面进一步验证了个体通胀预期是有限理性的。第五章一是利用问卷数据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先是对影响消费者通胀预期的人口统计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在各种人口统计特征背后影响消费者通胀预期的因素;二是利用心理实验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居民在形成通胀预期时只能利用有限的信息,而且预期偏差存在自相关,说明通胀预期是有限理性的。(2)居民中不同群体的通胀预期存在显著的差异。(3)消费者的购物频率、经济境况和通胀知识对其通胀预期有显著的影响,个体的购物频率越高,经济境况越差,通胀知识越缺乏,则其通胀预期就越高;另外,消费者资产配置方式及经验也会影响其通胀预期。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现有文献只是发现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与他们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统计特征有关,而本文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在这些人口统计特征背后影响个体通胀预期的因素;(2)在方法上,本文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和心理实验两种方法,两种方法的结果可以相互验证,从而可以提高结论的稳健性。当然本文也存在如下不足:首先,由于央行居民储蓄调查微观个体数据不对外公开,本文采用的微观个体数据是来自于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组的调查数据,可能缺乏权威性;其次,在心理实验方面,只是考察了性别和价格上涨的频率对消费者通胀预期的影响,没有能够设计出更好的实验方案来考察经济境况和通胀知识对通胀预期的影响。
【关键词】:通货膨胀预期 有限理性 异质性 人口统计特征 心理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22.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前言10-20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3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6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基本框架16-18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18-20
- 第二章 通胀预期的有限理性及异质性的理论分析20-26
- 第一节 通货膨胀预期的有限理性理论20-23
- 第二节 通货膨胀预期的异质性理论23-26
- 第三章 研究设计26-35
- 第一节 整体方案26-27
- 第二节 居民通胀预期有限理性的检验方案27-30
- 第三节 居民个体通胀预期异质性的研究方案30-32
- 第四节 心理实验设计方案32-35
- 第四章 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有限理性的实证检验35-43
- 第一节 基于整体通胀预期数据的检验35-40
- 第二节 基于个体通胀预期数据的检验40-41
- 第三节 基于心理实验的验证41-43
- 第五章 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的实证分析43-54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43-44
- 第二节 个体通胀预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44-51
- 第三节 基于心理实验的进一步检验51-54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含义54-56
- 第一节 结论54-55
- 第二节 政策含义55-56
- 参考文献56-61
- 附录61-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强;张新;;青海省通货膨胀预期调查[J];青海金融;2008年04期
2 赵久爽;;通货膨胀预期下居民经济行为变化分析[J];金融经济;2009年20期
3 张蓓;;我国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及对通货膨胀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9年09期
4 张庆f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完善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18期
5 李永宁;;通货膨胀预期形成、锚定:基于消费者和经济学家预期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4期
6 王超;;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短期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70期
7 文魁;;弱化通货膨胀预期[J];北京观察;2011年05期
8 冷淑莲;;关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思考[J];价格月刊;2011年05期
9 杨增华;;通货膨胀预期下居民经济行为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祝宝良;;我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及其管理[J];中国金融;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文理;王曦;;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及精度评价[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成;马文涛;王彬;;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与宏观经济稳定[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张连城;宏观经济运行与通货膨胀预期[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苗燕;居民2008年通胀预期有所弱化[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记者 吴婷 编辑 阮奇;贺铿:今年CPI不会超5%[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俞靓;中行报告:年内有继续加息可能[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申涉才;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预期[N];中国审计报;2009年
6 蔺闻;期待有效遏制物价上涨[N];中国信息报;2010年
7 记者 严婷;汪小亚:当前应加强通胀预期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闫立良;周小川:密切关注价格走势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N];证券日报;2010年
9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徐杰;管理通胀预期宜“长短结合”[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10 王雯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当前通货膨胀预期及管理[N];财会信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兆宇;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2 孙中浩;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非对称效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3 汪文研;宏观政策对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探析[D];南京大学;2014年
4 占园园;通货膨胀预期传导渠道及效应的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5 李翔;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有限理性与异质性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6 朱改玲;中国转型期市场主体通货膨胀预期行为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昊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估计[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吴丹;通货膨胀预期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刘旭;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韩俊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5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60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