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5 03:20

  本文关键词: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大型中资银行 跨国并购 并购动因 并购效率


【摘要】:根据大型中资银行新环境下的跨国并购动因设计输入输出指标,对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欧美地区跨国并购效率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后大型中资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提高,技术效率得到改善,但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金融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在中资银行跨国并购中占比迅速提高,并购区域也逐渐转向欧美地区。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内企业的业务及投资重点逐渐转向欧美地区,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更大的竞争压力,大型中资银行需要借助国际化战略,转变发展模式,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以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欧美地区跨国并购为研究对象,对下一步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的跨国并购指的是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在欧美地区的跨国并购。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首先,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概括了大型中资银行欧美地区跨国并购效率分析所需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跨国并购动因理论、效率分析理论、实证方法。其次,总结了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新特点,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速度加快,并购区域集中于欧美地区,跨国并购时更加注重技术学习,并概括了实证分析中使用的样本案例。再次,依据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发展面临的新环境,分析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欧美地区跨国并购的新动因,通过博弈论模型检验新环境下跨国并购动因的合理性。然后根据新环境下的动因,设计输入输出指标,借助DEA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了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前后效率变化。结果显示,欧美地区的跨国并购对大型中资银行效率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并购当年和并购后一年,但是总体而言跨国并购后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提升的,技术效率是高于并购前的,规模效率是小幅度下降的。总的来看,欧美地区的跨国并购对大型中资银行的效率提升是有积极影响的。这主要是由于大型中资银行发展模式主要集中于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及管理水平与国外金融机构相比差距较大。通过跨国并购能够实现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但由于规模过于庞大,跨国并购后随着规模进一步扩大,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最后,结合具体实证结果,从效率和银行两个层面对未来大型中资银行提高欧美地区跨国并购效率提出改进建议。其中在效率层面,大型中资银行要利用国外金融机构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但是要创新管理模式,可以实行本土化管理,防止规模不经济。在银行层面,大型中资银行要以市场为导向,减少政策因素对跨国并购的影响;科学评估宏微观经济环境,选择并购时机;制定科学的国际化战略,根据银行发展需要开展国际并购,谨慎筛选并购标的;探索新支付方式,扩大混合支付比例,试点债券支付;注重并购后整合,通过并购经验的积累,提高整合效率。
【关键词】:大型中资银行 跨国并购 并购动因 并购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1;F832.3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1.1 选题背景12
  •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8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3-16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6-17
  • 1.2.3 总体评价17-18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8-20
  • 1.3.1 研究方法18
  • 1.3.2 技术路线18-20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20-21
  • 1.4.1 研究内容20
  • 1.4.2 结构安排20-21
  • 1.5 创新点21-22
  • 1.5.1 从效率和银行层面分析跨国并购效率21
  • 1.5.2 探索本土化管理模式以应对规模不经济21-22
  • 第2章 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效率的理论基础22-27
  • 2.1 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动因22
  • 2.2 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效率的基本涵义22-24
  • 2.2.1 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23-24
  • 2.2.2 技术效率的分解24
  • 2.3 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分析方法24-26
  • 2.3.1 事件研究法25
  • 2.3.2 财务指标法25-26
  • 2.3.3 参数与非参数理论26
  • 小结26-27
  • 第3章 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特点分析27-32
  • 3.1 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进程27-29
  • 3.1.1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加拿大东亚银行27-28
  • 3.1.2 中国银行跨国并购东亚银行28-29
  • 3.1.3 中国建设银行跨国并购美国国际信贷有限公司29
  • 3.2 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特点29-31
  • 3.2.1 混合并购比例增加29-30
  • 3.2.2 跨国并购规模小速度快30
  • 3.2.3 借助跨国并购转变发展模式30
  • 3.2.4 跨国并购区域转向欧美地区30-31
  • 小结31-32
  • 第4章 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动因分析32-41
  • 4.1 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发展的新环境32
  • 4.1.1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32
  • 4.1.2 大型中资银行面临转型压力32
  • 4.2 新环境下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动因分析32-34
  • 4.2.1 拓展国际市场发展国际业务33
  • 4.2.2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发展中间业务提升管理水平33-34
  • 4.3 新环境下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动因的博弈分析34-40
  • 4.3.1 假设前提34
  • 4.3.2 完全信息条件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博弈分析34-38
  • 4.3.3 非完全信息条件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博弈分析38-40
  • 小结40-41
  • 第5章 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分析41-54
  • 5.1 模型的构建41-42
  • 5.1.1 基本模型41-42
  • 5.2 样本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42-44
  • 5.2.1 样本数据来源42
  • 5.2.2 基于新环境下动因的指标选取42-44
  • 5.3 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分析44-51
  • 5.3.1 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效率的DEA分析44-48
  • 5.3.2 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效率的Malmquist分析48-51
  • 5.4 实证结果分析51-53
  • 5.4.1 效率指标分析51
  • 5.4.2 银行效率分析51-52
  • 5.4.3 原因分析52-53
  • 小结53-54
  • 第6章 对策建议54-58
  • 6.1 效率方面的改进54-55
  • 6.1.1 充分利用国外金融机构先进技术54
  • 6.1.2 适度控制银行规模并积极发展国际业务54-55
  • 6.2 大型中资银行的改进55-57
  • 6.2.1 加快欧美地区战略布局55
  • 6.2.2 科学选择并购时机55-56
  • 6.2.3 制定国际战略并谨慎筛选并购对象56
  • 6.2.4 采用混合方式进行跨国并购56-57
  • 小结57-58
  • 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凌;浅议入世后中资银行的人才经营[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2年03期

2 鲁岩;境外中资银行如何收费?[J];国际市场;2002年06期

3 陈一松;爱立信“倒戈”触痛中资银行[J];中国外资;2002年07期

4 谭浩 ,王娟;花旗银行抢注专利 中资银行应该警醒[J];金融信息参考;2002年12期

5 冯静;“花旗银行”事件对中资银行的启示[J];价格月刊;2002年07期

6 尚立印,罗进军;收不收费:中资银行面临艰难抉择[J];价格月刊;2002年07期

7 林华;金融专利,中资银行不能沉默[J];金融经济;2003年04期

8 陈尉;制度隐患困扰中资银行[J];互联网周刊;2003年19期

9 王者嵩;;中资银行和洋银行的“细节之差”[J];中国商界;2005年06期

10 朱士铮,刘新民,徐理福,杨林,陆林森,华琪美;兵临城下中资银行如何应战[J];国际市场;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宗良;;应促进更多中资银行成为系统重要性银行[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2 孙楚仁;孙海峰;;中资银行贸易融资外包中的收益和风险[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3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詹向阳;樊志刚;宋玮;;亚洲新兴市场经济走势及其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启示[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江大纬;南京爱立信与中资银行“退婚”追踪[N];新华日报;2002年

2 邓妍;中资银行发力财务革新[N];财经时报;2007年

3 常秀红;中资银行怎样与“狼”共舞[N];财会信报;2006年

4 夏明;29家外资行190亿美元入股中资银行[N];中国贸易报;2007年

5 高改芳;沪中资银行连续5年不良贷款“双降”[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傅军;中资银行:从形似到神似的嬗变[N];青岛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李晓;蜜月期结束 中资银行重构竞争格局[N];财会信报;2009年

8 井水明;中资银行:如何寻找自己的奶酪[N];经理日报;2003年

9 谭浩俊;中资银行为何频遭外资减持[N];经济参考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亚宏;中资银行“分行之痛”[N];中国证券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帅峰;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2 杨丽华;基于学习效应的中资银行国际化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言言;中资银行海外扩张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程媛媛;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的绩效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潘光杰;危机后大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4 杨夏琰;中资银行与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绩效比较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5 闫凯南;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条件下中资银行的国际化[D];吉林大学;2010年

6 胡古月;中资银行“走出去”战略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7 黄强;对外开放中的中资银行控制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余永强;关于外资并购中资银行股权的作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封丹华;境外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定价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10 张愈强;中资银行业务现状与入世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76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676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c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