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碳金融的运行效率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碳金融的运行效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金融 股份制商业银行 运行效率 DEA模型
【摘要】:笔者利用DEA方法,结合CCR、BCC等模型,对2009年~2011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进行实证数据考察,分析其碳金融业务的运行效率,结论如下:从综合技术效率来看,样本银行的均值在考察期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起伏很小,但普遍技术效率值偏低,未达到有效的前沿面水平。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金融 股份制商业银行 运行效率 DEA模型
【基金】:北京工业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科技基金(ykj-2012-8920)
【分类号】:F832.33;F205;F224
【正文快照】: 一、文献综述碳金融是指围绕低碳经济发生的金融活动。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因此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主要基于项目,我国已经成为全球CER一级市场上的最大供应国。与国外成熟的碳金融相比,我国的碳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介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怀勇,王越;论银行规模经济[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4期
2 徐传谌;齐树天;;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3 郑扬扬;;我国发展碳金融的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4 张健华;王鹏;;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外银行业的跨国比较[J];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5 张艳;漆雁斌;贾阳;;低碳农业与碳金融良性互动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6期
6 张传国;陈晓庆;;国外碳金融研究的新进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向兵;;市场战略目标与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乔向兵;;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因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剑玉阳;陈书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04期
4 肖万,黎晓薇;银行业并购的规模经济效应[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5 高辉,刘灿;转轨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5期
6 杨德勇;曹永霞;;中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状况分析[J];财经科学;2008年08期
7 刘勇;;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综述与展望[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3期
8 张苏林;;上市商业银行利润、利率关系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33期
9 张学陶,朱东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规模:范围与效益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10 何靖华;苟思;;对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庆明;应智明;;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分析[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徐传谌;齐树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玮;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付雯雯;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与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向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张成博;我国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5 何蛟;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高明;基于非参数方法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李树明;中国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付雯雯;中国商业争行的效率与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许一涌;中国商业银行股东价值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丁希炜;金融改革与债权治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良飞;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廖哲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慧娟;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袁雯;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詹明君;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钱娟娟;基于SFA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钟时超;环境管制与企业成本变动趋势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8 刘蕊;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周晓刚;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风险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10 马航;中国国有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海曙;谭烨;刘小丽;;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1年02期
2 曾刚;万志宏;;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3 王遥;刘倩;;碳金融市场:全球形势、发展前景及中国战略[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9期
4 陈柳钦;;低碳经济:国外发展的动向及中国的选择[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郑良芳;;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38期
6 张野;;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浅析[J];经济师;2012年01期
7 初昌雄;;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J];经济学家;2010年06期
8 姚树洁,冯根福,姜春霞;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9 王聪;谭政勋;;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结构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10 蔡跃洲;郭梅军;;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卫;;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中国发展;2010年02期
2 李东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新会计;2010年04期
3 王戈;;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新展望[J];黑龙江金融;2010年02期
4 李东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贵州农村金融;2010年03期
5 邹颖;;影响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J];新金融;2010年05期
6 孙阿妞;;我国发展碳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武汉金融;2010年06期
7 李东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8 李瑞红;;对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几点思考[J];开放导报;2010年03期
9 李东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马丽;;2010中国碳金融全景图谱[J];首席财务官;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弘;柴颖;;碳金融的法律促进[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2 杨艳;;碳金融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3 丁玉梅;刘应元;;发展碳金融 促进低碳经济[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4 慕丽杰;;低碳经济发展和碳金融体系的构建[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5 刘丽伟;;世界碳金融的区域效应及制约因素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邵四华;;积极探索碳金融发展模式 支持我市低碳经济发展[A];民革组织为天津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做贡献主题研讨会材料[C];2010年
7 王小磊;;碳金融与巴士快速交通[A];西南汽车信息:2010年下半年合刊[C];2010年
8 鲍文;;碳金融与经济低碳转型[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仲伟周;郭大为;仲云云;;基于碳金融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0)——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10 王鲁娜;;内外环境下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能源金融研究组成员 博士 李丕东;碳金融:发展新能源的助推器[N];国家电网报;2009年
2 ;碳金融四大功能与四大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飞 通讯员 李新龙 孙朝;武汉将打造碳金融中心[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郭凯;发展多层次区域性“碳金融”探讨[N];金融时报;2010年
5 记者 顾意亮;率先发展“碳金融”[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 李兵兵;通过量化社会激励机制来构建碳金融体系[N];光明日报;2011年
7 贺浪莎;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N];经济日报;2011年
8 记者 潘永东;碳金融:未来全球金融博弈的战略性新领域[N];金融时报;2011年
9 记者 周轩千;碳金融:银行大有可为[N];上海金融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玺 通讯员 梅刚;内蒙古“碳金融”谋求破局[N];工人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善明;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强;构建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钱辰;中国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周卫锋;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韩琳慧;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王凤奎;论通过开发金融破解碳金融发展难题[D];吉林大学;2011年
6 牛慧;碳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博;碳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平飞;欧盟排放权交易体制下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淼淼;中国碳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柴佳;河北省碳金融产品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9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68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