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行权业绩、非经常性损益与股权激励契约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3:16

  本文关键词:行权业绩、非经常性损益与股权激励契约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股权激励契约 行权业绩 非经常性损益


【摘要】:基于股权激励契约视角,以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行权业绩、非经常性损益和股权激励契约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当年,没有发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前后非经常性损益的异常变动,通过主营业务经营所获得的收益仍然是构成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然而微利公司具有较强的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行权业绩的动机。研究还发现,股权激励契约初始设计对非经常性损益操纵行权业绩行为有较大影响,进而为重视和完善股权激励契约初始配置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支持。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建筑学院经济管理与人文学院;
【关键词】股权激励契约 行权业绩 非经常性损益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与股权激励契约配置”(2014M5621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C790107)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部分成果(JYA13-56)
【分类号】:F275;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公司在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时必须以业绩考核指标作为其行权条件。业绩考核指标应该是综合性指标,可以全面反映股东回报、企业收益质量以及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等方面的成长性指标,原则上至少从上述三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海平;吕长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会计政策选择:基于资产减值会计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2 聂丽洁;高焙;;大股东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J];经济问题;2011年12期

3 肖淑芳;张晨宇;张超;轩然;;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4期

4 张旭辉;黄雷;;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J];开发研究;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平;吕长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会计政策选择:基于资产减值会计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2 侯晓红;李梦雪;唐祖薇;;管理层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一个综述[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3 李绮;娄月;;基于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33期

4 徐宁;王帅;;股权激励契约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据[J];公司治理评论;2009年04期

5 管建强;王红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李霜;龙子午;周杨;;股权激励对公司会计利润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政监督;2013年08期

7 吕长江;张海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2年11期

8 刘向凤;张晓琴;;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基于内生性视角[J];财会通讯;2013年33期

9 张子刚;;探讨股权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21期

10 高敬忠;周晓苏;;管理层持股能减轻自愿性披露中的代理冲突吗?——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数据为例[J];财经研究;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晓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烨;盛明泉;;国资控股、股权激励计划选择与在职消费替代效应[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大庞;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盈余管理与公司业绩视角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徐宁;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安排与制度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鸿;应计质量与资产定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海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刘晓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雪斌;股权激励机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7 温琳;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郭淑娟;我国垄断行业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9 孟佳娃;中国上市公司薪酬委员会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柴曼昕;A股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欢;薪酬契约、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娄月;基于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3 高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完善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郭晶;股份支付准则、盈余管理及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赵秀乐;高管股权激励与会计舞弊[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刘鸿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靳洪涛;论平梁烟草公司激励性薪酬制度的构建[D];西北大学;2011年

8 竹挺进;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性质之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9 吕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婧;股份支付相关会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德明,毛新述,邓t,

本文编号:980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980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4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