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通胀下带激励的对冲基金最优投资

发布时间:2017-10-05 23:15

  本文关键词:通胀下带激励的对冲基金最优投资


  更多相关文章: 对冲基金 通货膨胀 激励费 鞅方法 最优投资策略


【摘要】:本文在展望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了通胀等因素对于带有激励费的对冲基金管理者最优投资策略的影响.对冲基金管理者在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中进行投资,首先利用伊藤公式推导了通胀折现的风险资产价格动力学方程.然后基于考虑通胀折现因素后的终端财富预期效用最大化标准,利用鞅方法推导了最优投资策略的显式解.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通胀因素,激励费和对冲基金管理者在基金中持有的股本对最优投资策略的影响.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金融工程系;
【关键词】对冲基金 通货膨胀 激励费 鞅方法 最优投资策略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1003,71271003)
【分类号】:F832.51;F822.5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激励费合约广泛地应用于对冲基金行业中·于投资者来说了解激励费对于对冲基金管理者的风险承担以及最优投资策略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献[1]分析了连续时间情形下激励费对于对冲基金管理者的最优投资决策的影响·文献[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当对冲基金管理者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费为银;李淑娟;;Knight不确定下带通胀的最优消费和投资模型研究[J];工程数学学报;2012年06期

2 郭福华;邓飞其;;期望未来损失约束下的最优投资问题[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3 刘莹;;对冲基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理论文献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4 费为银;蔡振球;夏登峰;;跳扩散环境下带通胀的最优动态资产配置[J];管理科学学报;2015年08期

5 许红伟;吴冲锋;张翔;;我国量化(对冲)基金业绩表现的比较分析[J];投资研究;2013年02期

6 潘渭河;;国际金融危机和对冲基金[J];生产力研究;2010年12期

7 丁传明,邹捷中;考虑通货膨胀影响的最优消费投资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费为银;吕会影;余敏秀;;通胀服从均值回复过程的最优消费和投资决策[J];系统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莹;对冲基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志彪;高水标条款下的对冲基金期权的定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金艳;李凯;郁培丽;;考虑损失厌恶的最优消费投资决策[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2 李凯;史金艳;李亚宁;;部分信息下基于过度自信的动态最优消费投资决策[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3 李娟;费为银;石学芹;李钰;;奈特不确定下资产收益率发生紊乱的最优投资策略[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2013年01期

4 潘磊;费为银;杨武;;奈特不确定下考虑通胀和机制转换的最优消费投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5 杨武;费为银;潘磊;;模型不确定下带红利支付的最优消费和投资组合[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6 林应诚;;基于黄金、房地产和股票的资产保值对比实证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刘宏建;费为银;祖纷;汪如瑾;;股价波动率具有模型不确定的最优消费与投资问题[J];工程数学学报;2014年01期

8 张茂军;南江霞;袁功林;李延喜;;基于损失厌恶的基金管理者的投资决策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9 吴停停;费为银;梁勇;;奈特不确定下带高水印激励费的对冲基金最优投资问题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10 方和远;费为银;芮亚运;;通胀环境下对冲基金最优投资策略[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飞;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唐朝贤;生物质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决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韩洁;我国城镇家庭生命周期资产组合选择行为的动态模拟[D];复旦大学;2008年

4 吴亚军;基于非线性方法和VaR的均线交易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素宏;保险公司最优投资与再保险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周丹;Regime Switching模型下基于财富偏好的最优消费投资问题[D];吉林大学;2008年

3 胡静;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系统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曲丹丹;一类关于通货膨胀影响下的最优投资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李伟婷;海外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在中国A股市场的运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秋杰;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影响的最优投资与消费策略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张世兰;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在中国股票市场运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8 苏凯;考虑提前退休的最优消费和投资模型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

9 朱永王;最优消费—投资和退休选择模型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

10 石学芹;基于随机控制的养老基金模型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舜;邱三发;凌洪;;对冲基金风险收益特征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09期

2 刘金全,王风云;资产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1期

3 巴曙松;;日本对冲基金发展状况及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借鉴[J];当代财经;2007年01期

4 黄少明;;“异化”对冲基金走向末路?[J];法人杂志;2006年12期

5 王春峰;吴启权;李晗虹;;资产配置中如何管理通货膨胀和随机利率风险:一种中长期投资问题[J];系统工程;2006年04期

6 高全胜;金融风险计量理论前沿与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7 黄运成;陈志斌;楼小飞;;近期对冲基金业的发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2期

8 戴国强;张建华;;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基于ARDL的技术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9 刘庆富;仲伟俊;华仁海;刘晓星;;EGARCH-GED模型在计量中国期货市场风险价值中的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10 韩燕;李平;崔鑫;;哪些基金有超群的分析能力?[J];管理世界;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莹;对冲基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福成;如何看待“对冲基金”[J];理论学刊;2000年01期

2 范永俊;对冲基金的运行、影响、监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宓卓;对冲基金的风险及其监管[J];金融科学;2000年01期

4 沈雪来;探讨对冲基金的监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技术经济;2002年07期

5 王雪青,尹志健;对冲基金与金融监管[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1期

6 田源;;对冲基金:天使还是魔鬼?[J];中国证券期货;2004年08期

7 赵庆明,甄路;对冲基金让我轻轻地靠近你[J];时代经贸;2005年10期

8 刘擎;;对冲基金探路中国[J];经济;2006年03期

9 钟加勇;;对冲基金“潜入”中国银行?[J];商务周刊;2006年Z1期

10 张照华;;对冲基金探路中国[J];中国外资;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萧秉国;;美国和英国对冲基金监管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2 刘震;;对冲基金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3 陈楚钟;朱羿锟;;外资银行与对冲基金的监管[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程崇祯;刘威;;如何看待美国对冲基金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越艳;魏先华;;对冲基金复制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马智飞;;资管产品的量化管理与对冲策略[A];第七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桂山;对冲基金卷土重来[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贝佳;对冲基金:脏老鼠变成了宠物鼠?[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翔;对冲基金的光环消失在2004年[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记者 吴建;全球半数对冲基金面临关闭[N];国际金融报;2002年

5 莫凡 孙琳;对冲基金进入监管层视野[N];国际金融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龙云;日本对冲基金开始大热[N];经济参考报;2005年

7 记者 陶冶;对冲基金:繁荣背后危机四伏[N];金融时报;2005年

8 记者 陶冶;对冲基金:自我监管是坦途[N];金融时报;2005年

9 ;亚洲对冲基金呈突破性增长[N];期货日报;2004年

10 时岩;对冲基金开发新的账户模式[N];期货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莹;对冲基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王爱华;股票多/空型对冲基金定价模型修正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程翼;对冲基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陈高翔;论对冲基金投机冲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5 田径;对冲基金动作论[D];四川大学;2006年

6 伍军;国际对冲基金的行业轮动投资:理论与实践[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胡惠民;金融霸权背景下的对冲基金投机冲击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陈志斌;对冲基金流动性风险的计量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宗伯;论对冲基金监管的法律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许志远;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冲基金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3 刘瑞英;对冲基金监管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4 刘洋;美国对冲基金监管制度研究及借鉴[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宋宇辉;对冲基金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6 朱涛涛;对冲基金中高水印、凸补偿和投资组合选择问题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7 张洋;对冲基金运作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焦婕;论高杠杆对冲基金的法律监管[D];苏州大学;2010年

9 朱纪南;论美国对冲基金监管法制变革及其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10 何检珠;对冲基金:理论、运作、前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79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979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0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