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的悖论研究(下)

发布时间:2016-08-30 15:15

  本文关键词: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的悖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的悖论研究(下)

2011-8-16

  4.对回归结果的解释与分析   由(10)式lnIM=-12.79945+2.215815lnYus-0.207686lnPim计量结果可知,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收入弹性约为2.22,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价格弹性约为-0.21,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价格弹性大小仅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收入弹性的1/10,这说明美国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来源于美国居民收入的增加,进口产品价格对美国进口的影响相对较小。   由(5)式Pim=(1+5%)(PC/EUC)0.37[(PJ/EUJ)0.4(PK/EUK)0.3(PTW/EUTW)0.3]0.63可知,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汇率弹性约为0.077,即人民币升值对美国进口减少的影响非常小,这说明如果想仅仅依靠人民币升值来减少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11)式lnEX=1.179664+0.547245lnYchn-1.085411lnPex计量结果可知,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收入弹性约为0.55,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约为-1.08,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大小约为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收入弹性2倍,这说明在影响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因素中,中国收入的影响相对小于人民币汇率影响,收入影响较小透视了中国居民储蓄倾向较大。

  综合(10)(11)两式计量结果可以看出,由于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约为-1.08,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汇率弹性约为0.077,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大小约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汇率弹性的14倍,且作用方向相反。依据模型设定和结果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其他汇率不变),在促进美国对中国出口影响方面,人民币汇率似乎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似乎验证了西方经济学关于“在中美两国贸易的过程中,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则有利于增加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同时减少美国从中国的进口”的观点,但计量结果同时也表明,依靠人民币升值,减少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影响会很小。   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贸易逆差”的关系问题,似乎可以得出“人民币升值能够改善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这个结论,但是,中美之间的国际贸易实践却恰恰与之相反: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国对中国出口并未出现明显改善,中美贸易逆差却呈现不断增加趋势。这就是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的悖论。

  三、对“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的悖论”的解释及扩展研究

  在上述模型设定中,假定其他汇率不变(如美日、美韩、美台),而事实上,在中美贸易过程中,其他汇率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由于商品价格受到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四种汇率的影响,而实际经济中,这四种汇率的变动方向及大小是不确定的,如果四种汇率变动方向一致,那么就会对价格产生一致的影响,从而可以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来判断商品价格的变动;如果四种汇率的变动方向不一致,那么就要比较汇率变化的综合效果,如果此效果与人民币变动方向相反,那么就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反而会促使美中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的现象;反之则随着人民币升值,美中贸易逆差逐渐减少。所以,我们只能说人民币汇率是影响美中贸易逆差中的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从(10)式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收入弹性相对于汇率弹性来说很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美中贸易逆差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由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美国经济持续的繁荣,导致了美国居民不断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减少了国民储蓄,为了弥补储蓄不足,制造了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特别是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催生了美国人以财富增长效应为主要推动的高消费,这对增加美中贸易逆差起到大大的促进作用,从2005年至2010年美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超过中国居民收入增长,美国居民过度消费的倾向主导了美国从中国的大量进口;从(11)式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收入弹性小于汇率弹性,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会提高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因此可以改善美中贸易逆差,但实际中并未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对美中贸易的改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美国对中国存在过多的产品出口限制,这种限制相当于增加了美国出口商的出口贸易壁垒,无法通过出口获得最大利润,因此即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由于这种贸易壁垒的存在使得中国的进口需求难以满足,美国的出口也难以扩大,所以实际上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改善在实际中是不明显的,如果要想达到理论预期的效果,那么美国的出口限制就应该取消。   自2005年7月以来,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并没有明显改善,这说明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人民币汇率不是影响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主导因素。美国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2010)认为,人民币升值不会改善美国就业市场,也无助于改善美国贸易赤字,美国制造商声称的关于中国通过操纵人民币汇率来提高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导致美国失业增加、中美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德国总理默克尔2010年11月在G20峰会期间指出,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美国应该采取必要措施提高竞争力;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沈丹宁(2010)直言不讳地指出,中美经贸关系的根本问题在于贸易不平衡,要解决这一平衡,既需要短期政策,也需要长期努力,短期来看,中国企业应增加在美国投资设厂,雇佣当地员工,长期来看,应降低中国的储蓄率,中国应致力从出口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造成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的真正原因是美国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政策,美国税收政策、劳工政策等过于苛刻,对雇主缺乏吸引力,指责中国并不能挽回美国就业,美国应当降低企业所得税、加征增值税才能解决就业岗位流失的问题,美国劳工成本过高是迫使美国企业搬迁海外的原因,人民币汇率不是主要原因。温总理(2010年)指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全球化条件下的结构性问题,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具有互补性和互利性,人民币汇率并不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那么,中美贸易逆差是怎样产生的呢?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球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入,许多跨国公司将原先设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纷纷迁往不断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大量国际资本涌入中国,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日益壮大的技术人才力量等优势相结合,使中国承接了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转移出来的中低端产业,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商品“加工工厂”。而这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早已将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转向依托知识、技术、资本和现代信息网络、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自此,世界贸易商品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从2005年以来的中国海关统计资料可以看出,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一半以上,外资企业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中国加工贸易的特点是“两头在外”,中国从国外进口原料、材料、零部件、设备,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设备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销往国外市场。正如施振荣1992年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微笑曲线中间是产品制造环节,左边是产品设计、研究与开发环节,右边是产品营销环节,产品附加值高的在两端——产品设计、研究与开发环节、营销环节,处于中间环节的产品制造附加值最低,利润也最低。中国从加工贸易中得到的利益就是由众多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赚取加工辛苦费。中国在相当多的国际产品产业链条上,其实还是处于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贸易额体现出来的就是“大进大出”,而实际获利有限。中美贸易更是典型。在中美贸易过程中,外资企业出口占据中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加工贸易方式是主导的贸易方式,厂商从东南亚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大量的原材料、从日本、韩国等进口机器设备,经过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组装,出口美国。从表面上看,是中国生产的大量商品、资源和服务出口到美国,形成对美国的大量顺差,获得了大量的美国印制的美元和美元国债等美元资产,但实际上从中获利最大的是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中国对美产生大量的贸易顺差,与此同时中国对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产生巨额贸易逆差,而人民币汇率却被美国认为是造成美国大量失业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美国作为世界消费市场,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通过印制大量美元进口世界各地所需要的商品和自然资源,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廉价商品、资源和服务,在获得了中国提供的货真价实的物质财富和无形资产的同时,还不忘指责中国所被动持有的、巨量的、由美国单方面可以决定贬值、损失却由中国承担的美元。   其次,我们知道,贸易差额等于出口额减去进口额,中美贸易逆差显然是由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太多,而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太少造成的。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理,美国是发达国家,可出口附加值大、价值量高的技术、资本、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具有后发优势的一些商品,贸易双方优势互补,自由贸易对双方都有利,甚至于相对中国产品来说,美国产品更具有优势。中国充分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工生产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环境补偿型产品(先污染后治理),有力满足了美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中美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平均工资水平不到美国的3%(综合测算的结果),单靠人民币升值显然不能影响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人民币汇率不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为什么现实情况却是美国对中国有大量的贸易逆差呢?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商品出口管制是根本原因。1949年美国ZF制定并通过的NSC41号文件就提出“严格管制对华贸易,对华任何出口都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至今,美国仍在坚持对中国实行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美国对中国出口限制不仅涉及军事敏感产品和一些高科技产品,而且限制一些军民两用产品的出口,这就大大缩减了美国可以向中国出口的商品数量,影响了美国贸易的顺利发展,对中美贸易均衡造成了严重后果,是造成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既然人民币汇率不是造成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那么美国鼓噪人民币升值的意图是什么呢?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巨额财政赤字和高达9.6%失业率,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再加上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并持有越来越多的美元外汇储备(截至2010年9月,中国持有26483.03亿美元外汇储备),使本就对中国围追堵截的美国更加忧心忡忡,忧虑万分: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和美元债券增加,会使美国经济和金融对中国的外汇依赖程度加深,如果中国突然减持美元资产便会严重弱化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元,不利于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封堵。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增加无疑为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找到了极好的借口,就象1985年对付日本一样,逼迫人民币升值虽然不能改善中美贸易逆差,但至少可以实现:使得中国持有的巨量美元外汇储备大大缩水;使人民币相对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影响中国的商品出口,迟滞或减缓中国的经济发展;阻碍人民币成为世界重要国际货币的进程,维护美元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

  综上所述,中美贸易逆差的成因比较复杂,但显而易见,人民币汇率不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2396072)的资助。


  [参考文献]   李停,(2010)“人民币汇率与美中贸易逆差的实证分析——基于1994年至2009年数据的协整分析,”《晋阳学刊》第5期。   刘丽娜,(2010)“中美关系就像总有争吵的婚姻——专访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沈丹宁,”《参考消息》2010年11月25日。   沈国兵,(2005)“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实证分析,”《当代财经》第1期。   徐丹丹、李景彬,(2010)“中美贸易金融关系的非对称平衡,”《光明日报》2010年11月16日。   张永胜、赵玉,(2009)“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大豆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2期。

  Zhaoyong Zhang,(1996)“The Exchange Value of The Renminbi and China’s Balance of Trade:An Empirical Study,”NBER Working Paper 5771,1-23,September.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黄基伟 于中鑫 来源:《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3期


  本文关键词: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的悖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5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05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0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