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信息心理免疫与广告逃避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13:47

  本文选题:信息免疫 切入点:广告逃避 出处:《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人与信息漫长的交互过程之中,人对于信息的反应机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衍化。从一开始,人对信息就具有生理性的免疫反应,并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得以体现。到了如今的信息爆炸时代,人对于信息的心理适应性反应也随着信息形态的变化变得越发显著,对信息的免疫心理也愈发强烈。在信息社会中,广告是信息内容的一部分,广告在社会空间中遍布各处,正因为广告信息的泛滥,人们对于广告产生了逃避行为,并且在注意力空间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本文提出创新性概念“信息心理免疫”,并对其做出阐释和界定,同时通过演化注意力经济学理论对注意力的选择性做出分析,人具有聚焦的本能,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具有天然的对注意力资源的配置功能。信息带给我们光怪陆离的世界的同时,人与信息环境也在发生一个双向建构的反应,人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化的人,信息社会越复杂,人的社会意识就越强,并且人对注意力优化配置也在随着社会变迁产生变化。其次,本文构建了注意力矩阵空间,分析了广告在注意力空间中的泛滥化现象,并通过微信的案例具体对广告、媒介与用户间的生态圈做出分析,认为广告正处于一个失序的状态。广告是符号的操作,我们本身也是符号的集成,符号填充了注意力空间,我们在此空间中与广告做着注意力的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最后,基于注意力经济的视域,分析注意力在注意力空间中的演变和未来。
[Abstract]:In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information, the mechanism of human response to information is also developing and evolving. From the beginning, people have a physiological immune response to information.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people's psychological adaptive response to inform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obvious with the change of information form.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dvertising is a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Advertising is spread all over the social space. Because of the flood of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people have evaded the advertisement. And it is more obvious in the attention spa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immunity", explains and defines it, and analyzes the selectivity of attention through the theory of evolutionary attention economics. Human beings have the instinct to focus.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human beings have the natural function of allocating attention resources. While information brings us a strange world, there is also a two-way construction rea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Man is not a simple mechanized person. The more complicate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 the stronger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is, an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human attention is changing with the change of society. Secondly, the attention matrix space i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advertising flooding in attention space, and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circle between advertising, media and users through the case of WeChat, and thinks that advertising is in a state of disorder. Advertising is the operation of symbols. We are also the integration of symbols, in which symbols fill the attention space, where we play the game of attention control and counter-control with advertising. Finally, based on the horizon of the attention economy, Analyze 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attention in attention spac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71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林清;论广告主的作用[J];企业管理;2000年07期

2 柳海鹰;;如何让你的网络广告更有效——网络广告策划策略探索[J];中国广告;2000年03期

3 杨军毅;《广告概论》练习题[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年02期

4 王心良;中国风险广告产生与特点[J];经济论坛;2004年20期

5 徐小娟;广告说服力难点探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东方船夫;;广告小拜年儿——歪谈过年广告[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年02期

7 吕蓉;;刍议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与监管[J];中国广告;2006年10期

8 李国敬;;加快网络广告发展的几点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1期

9 史建;;广告传播道德与社会道德构建[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年02期

10 王伊礼;;试论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温丽娜;;浅析广告内容之健康化[A];2003年度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选编论文集[C];2004年

2 樊昌志;;论广告信息的度量[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刘千桂;;广告商务论——“众媒介理论”核心应用[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袁清秀;;广告新环境下的信息设计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5 马中红;;文化敏感与广告跨文化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张立刚;;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广告绿色化发展分析[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许冰华;刘正捷;张海昕;;新闻网站网络广告可用性研究[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8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接受形态的变迁[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9 韩旭;;从文化层面看流行与广告的互动[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惠秀;治低俗之作 还健康本色[N];中国工商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李 桐;广告“四新展”举办网络广告强势登场[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3 韩虎山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师;领域视角下广告学科的类比模型[N];山西党校报;2010年

4 方学军 史军 陈刚 李晖;提高市场主体竞争力 大力实施广告发展战略[N];江苏经济报;2010年

5 王运启;媒体细分时代白酒广告该怎么投[N];中国食品报;2011年

6 本报特约撰稿人 邹凌远;“三多”时代的广告“求变”[N];华夏酒报;2012年

7 王慧俊 闫书畅;论受众、广告客户与媒介组织之间的关系(上)[N];中国工商报;2013年

8 史新章 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司监督处副处长 博士研究生;广告行政执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工商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李响;广告:新中国的后起之“秀”[N];计算机世界;2009年

10 本报特约撰稿人 郭野;白酒广告投放要“放有量,收有果”[N];华夏酒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屈慧君;基于互动性的微博广告效果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阮丽华;网络广告及其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魏晏子;对异型广告(Ambient Advertising)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蔡昕;网络广告的效果评估[D];四川大学;2004年

3 赵丽辉;从合作原则角度谈俄语广告语言[D];吉林大学;2005年

4 辛欣;网络广告点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与企业网络广告策略[D];浙江大学;2006年

5 夏吉英;论广告语言的有效说服[D];苏州大学;2006年

6 杨光;网络广告特性及其效果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高霞;网络广告的信息传播模式及其过程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边微;广告信息传播悖论的生成与消解[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光;逆向广告传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覃琴;网络广告点击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06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606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a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