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互联网余额理财工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6 02:32

  本文选题:互联网余额理财工具 切入点:科技接受度模型 出处:《企业经济》2015年07期


【摘要】:作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余额理财工具在未来会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投资渠道。本研究聚焦余额理财工具使用人群的使用行为,总结了前人在金融投资行为以及科技接受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出余额理财工具的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互联网余额理财工具用户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相关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感知风险是影响用户使用行为的第一因素。除此以外,网络外部性、感知有用性也显著正向影响最终的使用行为;网络外部性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各维度主观规范也影响用户的有用性认知;感知易用性及感知绩效风险并不显著影响使用行为。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强化产品设计、加强产品宣传以及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As a new Internet financial model, Internet balance management tool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investment channel for Chinese residents in the future.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behavior of the users of balance management tools,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financial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ceptance behavior, and develops a model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users' use behavior of balance management tools.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the users of Internet balance management tools, the relevant research hypotheses are verified by us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perceived risk is the first factor influencing user's use behavior.In addition,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also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affect the final use behavior; network externalitie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affect users'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each dimension of subjective norms also affects users' perception of usefulness.Perceived usability and perceived performance risk do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use behavior.Based on the above empirical result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terne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strengthen risk management, strengthen product design, strengthen product publicity and improve talent training model.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2;F72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潘成夫;;网络外部性与网络金融发展差异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2 邓朝华;鲁耀斌;张金隆;;基于TAM和网络外部性的移动服务使用行为研究[J];管理学报;2007年02期

3 谢滨;林轶君;郭迅华;;手机银行用户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3期

4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阁;敖山;戴建华;李忱;;手机移动支付的价值接受度模型及实证[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殷燕;吴洪;张涛;;构建第三方支付的技术采纳模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高锡荣;梁立芳;;影响消费者网络收费电影采用意向的因素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赵明;;行为意向相关理论研究进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5 刘鲁川;孙凯;;M-Learning用户接受机理:基于TAM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6 丁学君;;BtoC模式下移动商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J];电子商务;2010年09期

7 刘鲁川;孙凯;;移动出版服务受众采纳的行为模式——基于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年06期

8 詹川;;国内移动商务研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04期

9 林向义;罗洪云;尹志红;;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整合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8期

10 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腾飞;张新;;手机银行用户采纳意向影响因素研究[A];山东计算机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支华炜;夏一;刘金培;;产品族选择价值、相容性配置与顾客忠诚[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3 解学梅;;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4 尤春智;李燕芳;吴金南;;基于改进技术采纳模型的移动商务采纳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钟勇;;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启示[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焦爱军;马卿;李同英;杨智伟;白晓辉;刘俊强;;内生式绿色金融网络信息服务与中小企业转型[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胡国华;强莹;张强;周丽;陈汉聪;王椺璐;;券商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及其前景研究[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8 邹新月;罗亚南;高杨;;互联网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分析一[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杨永清;孙静林;于本海;;用户体验与商户线下存在对社区O2O电商电商接受意向的影响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10 胡光志;周强;;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A];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年度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基于行为意向的环境解说系统使用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肖爽;基于TAM/TPB整合模型的移动广告用户使用动机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刘家乐;消费者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韩璐;移动增值业务消费者使用意愿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杨永清;基于感知风险的移动服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亮;物联网技术服务采纳与个人隐私信息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子龙;第三代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闫培宁;电子政务流程再造中移动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许春芳;网络经济发展规律与网络信息商品和服务定价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邓朝华;移动服务用户采纳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灿;银行业移动服务的消费者采纳决策模型及定价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洁;大学生基于互联网创业意愿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峰;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移动彩铃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岳星;引入文化变量的移动支付业务TAM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徐连;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大学生网络团购意愿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金枝;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立;移动电子商务消费者使用行为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代强;手机购物导航系统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9 何钦;基于UTAUT模型的传统产业员工IS采纳后阶段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刘璎;郴州移动通信公司农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俊伟,袁琦;支持多接入方式的手机银行技术[J];电信网技术;2005年03期

2 张纪;;国际手机银行发展、风险分析与安全策略[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3期

3 马涛,郭洪新;“手机银行”业务中不同系统接入方式的比较[J];华南金融电脑;2003年07期

4 陈华平;唐军;;移动支付的使用者与使用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5 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6 缪尔宁;;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困惑与思考[J];金融电子化;2007年07期

7 谢平;邹传伟;;CDS的功能不可替代[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1期

8 尹龙;数字化时代的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监管[J];金融研究;2003年04期

9 张翔;邹传伟;;标会会案的发生机制[J];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10 邹传伟;张翔;;标会套利和系统性标会违约——对温州市春风镇标会会案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志华;何谓“商标及其注册标记的使用行为”[J];中华商标;2003年07期

2 吕志华;正确理解商标及其注册标记的使用行为[J];中华商标;2003年05期

3 陈亮;郑遥;张爽;郑宇;;移动数字产品的使用行为特征研究[J];轻工科技;2012年11期

4 钱正;;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研究——基于武汉大学生手机调查数据的分析[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2年01期

5 王清华;朱岩;闻中;;新浪微博用户满意度对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年07期

6 孔晓曼;吴为民;;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解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20期

7 ;商务人士手机使用行为研究[J];经理人;2011年08期

8 陈渝;毛姗姗;潘晓月;许云红;;信息系统采纳后习惯对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4年03期

9 王玮;宋宝香;王怡;;企业信息系统采纳后使用行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1期

10 金敏;;大学生微博使用行为与其人文特征的关系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秋丽;潘淑均;;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行为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永华;向春晓;;恩施自治州农民电视媒介使用行为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3 孙凯;刘鲁川;;微博用户的需求满足与持续使用行为[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刘鲁川;张新芳;孙凯;安昭宇;邹晓宇;;微博活跃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实证研究[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李丽芳;;商标不规范使用的危害和解决方法[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陆彦平 通讯员 盛万海;我市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使用行为[N];淮安日报;2012年

2 记者 张兰;保监会规范外部信用评级使用行为[N];金融时报;2013年

3 王纪新;如何理解商标侵权中的使用行为[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4 小 闫;商标规范 使用问答[N];中国工商报;2005年

5 徐茜;金色拱门的行销之钥[N];中国企业报;2001年

6 宋德豪 记者 徐蕾;规范使用行为 维护饮食安全[N];南昌日报;2010年

7 左孟魁;防治商标幼稚病[N];中国工商报;2007年

8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刘晓军;象征性使用商标不能维持其注册效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姚兵兵;将他人商标文字作为装潢也构成侵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10 刘慧;安顺市局多举措加快商标数据库建设[N];经济信息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沈勇;手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9年

2 王f[;游戏衍生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新浩;自助服务使用行为对顾企关系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方雪琴;IPTV受众消费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雪;企业领导者微博的使用行为对在线人脉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张志烹;手机报服务继续使用行为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周金云;“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郑兰;微博客世界中用户间互动对用户微博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史海青;在线医疗社区参与者使用行为及其对患者健康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王盛;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李春映;中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动机模式的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陶乾;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使用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若星;现代建筑空间的自主性使用行为引发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10 朱宏佳;重庆动步公园使用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17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717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f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