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据理论的在线消费者备选商品评价研究
本文选题:证据理论 + 个体消费者 ; 参考:《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进一步繁荣对消费者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从最初的B2B,B2C,C2C,再到O2O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在线购物行列,在线购物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购物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对消费者在线购物进行研究不管是对在线购物的发展还是商家,都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从电子商务的兴起开始,国内外的研究者以消费者整个在线购物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单个消费者在线购物行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但随着在线购物的流行、大数据的兴起和推荐系统的发展,在线购物过程中的需求识别、信息收集和支付购买阶段面临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而在现实的在线购物中,大部分在线消费者都是先确定备选商品,并将其放入收藏夹或购物车,再进行对比确定最终下单的商品。且随着O2O的兴起,原先只属于线下购买的餐饮、休闲商品也成为在线商品,这使得群体消费者也进入在线购物过程中,之前的研究基本都是针对单个消费者的,对群体在线消费者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个体消费者和群体消费者在线购物过程中的备选商品评价环节。本文的第一章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引出本文的研究意义,旨在说明本文的研究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最后对各章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章主要对在线购物研究、个体消费者在线行为研究、群体消费者在线行为研究和证据理论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得到以往个体消费者在线行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第三章的研究做好知识准备和理论准备。第三章主要对个体消费者在线行为中的备选商品评价和群体消费者在线行为中的备选商品评价问题进行了描述,并结合证据理论给出了这两类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第四章主要研究了消费者在线购买餐饮、休闲商品过程中如何进行备选商品评价。首先针对消费者在线购买餐饮、休闲商品,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描述性调研方案,然后分别求解出了能为个体消费者和群体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备选商品。最后一章是对文章研究内容的总结,并给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further prosperity of e-commerce is undoubtedly a huge impact on consumers.From the beginning of B2BU B2C2C2C to the rise of O2O, more and more consumers join in the online shopping, online shopping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shopping method.In this case, it is very urgent and necessary to study the online shopping of consumers, whether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shopping or merchants.Since the ris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made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of individual consumers, taking the whole online shopping process of consum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However, with the popularity of online shopping, the rise of big dat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commendation system,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online shopping, such as identification of requirement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payment, have been solved preliminarily.In real online shopping, most online consumers first identify the alternatives and put them in their favorites or shopping carts, and then compare and determine the goods that are finally ordered.And with the rise of O2O, previously only offline food and beverage, leisure goods also become online goods, which makes group consumers also enter the online shopping process, the previous research is basically aimed at a single consumer,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on group online consumers.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valuation of individual consumers and group consumers in the process of online shopping.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aper, leads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n order to explain that this study has a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t last,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is briefly introduced.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reviews the online shopping research, individual consumer online behavior research, group consumer online behavior research and evidence theory related research, get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online behavior process of individual consumer in the past.For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study to prepare for knowledge and theory.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escribes the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commodities in the online behavior of individual consumers and the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commodities in the online behavior of group consumers, and gives the concrete solutions to these two kinds of problems with the evidence theory.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studies how to evaluate the alternative commodities in the process of online purchase of food and beverage and leisure goods.Firstly, a descriptive research scheme is designed for consumers to buy catering and leisure goods online, combining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n the alternative commodities that can bring maximum utility to individual consumers and group consumers are solved respectively.The last chapter is a summary of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and give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24.6;F713.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立岩;周芳;;基于D-S证据理论的知识融合及其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朱厚任;杨善林;朱卫东;;基于证据理论的公务员绩效评价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3 张军;涂国平;;对D-S证据理论中冲突证据的一种新的处理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13期
4 钱芳;;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和谐社会的测评[J];统计与决策;2008年20期
5 李海飞;;基于证据理论的大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3期
6 陈曦,许学斌;基于证据理论的“人才遴选”方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10期
7 邓波;郑建华;张玲;张世禄;;基于D-S证据理论对超市消费者购物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30期
8 李文立;郭凯红;;D-S证据理论合成规则及冲突问题[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8期
9 赵惠芳;王桂伶;徐晟;;基于证据理论的产学研合作质量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6期
10 郭献强;;基于D-S证据理论的消费者信任模型构建[J];中国商贸;2012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永一;沈怀荣;彭颖;;对D-S证据理论几种改进方法的分析与讨论[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郑德玲;汤新蓓;方巍;王俊然;;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专家意见综合方法[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孙怀江;杨静宇;;证据理论的改进及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潘巍;王阳生;;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情感辨识算法[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周凌柯;刘瑞兰;;对证据理论检测显著误差的研究[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6 孔鹏程;周健;;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算法的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韩;方艮海;王勇;;证据理论在机构评价与选型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谢楠;李靖;李建爽;黄绚烨;;基于证据理论的施工中人为过失改错效果的评估方法[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9 马小平;汪永东;樊阳;;模糊证据理论的深入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朱靖;王晨熙;鄢茂林;郑义成;;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身份融合中的改进[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海生;基于证据理论的分类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肖建于;证据理论研究及其在矿井突水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栗峥;后现代证据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梁伟光;基于证据理论的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缪燕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及在矿井瓦斯突出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锁斌;基于证据理论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及其在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7 肖明珠;基于证据理论的不确定性处理研究及其在测试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晓;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高速列车走行部故障诊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睿虹;基于广义证据理论的多模式智能推理与融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宋姝婷;基于Rough集、T-范数和证据理论的属性约简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何俊;基于证据理论的在线消费者备选商品评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晓光;基于D-S证据理论的推理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侯俊;证据理论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段林珊;基于证据理论的多源证据分析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周哲;证据理论中的证据生成和融合方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俞捷;面向动态多Agent系统的两维D-S证据理论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姝丹;基于证据理论和凸函数证据理论的推理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73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773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