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基于目的地视角的我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0 20:10

  本文选题:二元边际 + 产品 ; 参考:《东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贸易的联系更加紧密。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中占主导地位。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希望通过开拓发展中国家出口目的地,降低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目的地的依赖程度,并以此降低出口风险。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出现,外部经济环境对我国的出口有着较大影响、巨额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数目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优势逐渐丧失等。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研究我国出口增长背后的具体动因是什么。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模型突破以往贸易理论中企业是同质的假设,解释了新产品种类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并发现出口新的产品种类是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提高的原因(Bernard etl,2006)和获得国际贸易利得的重要来源之一(Bernard etl,2007; Feenstra,2009).许多学者开始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角度研究一国的出口增长。随着二元边际作用机制的理论基础的发展完善及其在贸易实践中得以证实(Feenstra,2006),二元边际的结构分析成为理解出口模式差异的重要因素(Bernard et al.,2009).在以上研究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本文将从产品与目的地视角展开二维分析,构建二元边际分解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对二元边际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然后研究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整体情况,研究了我国向不同的贸易区域或贸易集团的出口情况,以及我国制造业中各个行业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变化等典型化事实和变动趋势。随后,本文,把目的地多样化引入至我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研究中,由此,本文的扩展边际分解就包括产品和目的地多样化两个角度。本文增加了视角考虑中国的出口增长,使得研究的结果更加全面、稳健。最后,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利用1995-2011年Comtrade数据库对制造业28个行业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特征分析,研究相关贸易数据和量化指标,试图给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and the world trade links more closely. Because our country is rich in labor resources,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China's export for a long time. China has implemented the strategy of "market diversification" since 1991, hoping to reduce its dependence on the export destination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by developing the export destination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us reduce the export risk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many problems in China's export trade, such as the appearance of trade frictions, the exter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has a great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 and the huge trade surplus has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rising pressure of RMB appreciation and the rising labor cost make the export advantage of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gradually lose.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must study the specific motivation behind China's export growth. The heterogeneous trade theory model represented by Melitzn 2003 breaks through the hypothesis that enterprises are homogeneous in previous trade theory, and explains the role of new product typ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export of new produc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increasing the productivity level of enterprises (Bernard etlite 2006)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the gains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 Many scholars begin to study a country's export growth from the angle of intensive marginal and extended marginal.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dualistic marginal mechanism and its verification in trade practice,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dualistic margina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in export mode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paper will carry out two-dimensional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 and destination, and construct a binary marginal decomposition method. Firstl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on dualistic margin, then studi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hina's export trade, and studies the expor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o different trade regions or trade groups. And the dualistic marginal change of export growth of various industries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uch as typical facts and changing trends. The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tination diversification into the dual marginal study of export growth in China. Therefore, the extended marginal decomposition of this paper includes two angles: product and destination diversification. This paper increases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export growth, making the result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obust. Finally, i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uses Comtrade database from 1995 to 2011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xport of 28 industri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udies the related trade data and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nd tries to give the answers to the above questions.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红华,詹其柽;浅谈我国扩大出口贸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亚太经济;2000年02期

2 黄修忠;全球经济复苏给纺织品出口贸易带来机遇[J];四川纺织科技;2000年02期

3 赵惠康;提高我国观赏鱼在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力[J];水产科技情报;2001年01期

4 赵福昌,吕建平;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波动及政策带动性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35期

5 赵延年;试论入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台湾近年出口贸易简况[J];中外食品;2002年04期

7 李春;; 中国软件出口机会有多少[J];科技智囊;2002年10期

8 杨志林,张应高;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贸易“入世”效应分析[J];包装工程;2002年S1期

9 朱箴元;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速度[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志文;促进贵州农产品出口的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德明;;进一步发展江苏对香港的出口贸易[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张传国;陈蔚娟;;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关系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玫瑰;;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分析[A];“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文集[C];2005年

4 于溯泳;;中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在商品和服务出口分类基础上的实证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建清;沈铭辉;;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性出口贸易政策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耿伟;巩思媛;;中国要素市场扭曲及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7 张利军;李友莲;;适应国际植物检疫要求,发展我国果品出口贸易[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伟伟;;浅谈出口农产品面对绿色壁垒[A];2006-2007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08年

9 陈光远;;机制砂对台出口的现状与前景[A];首届机制砂石生产与应用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张二震;戴翔;;“净出口负贡献说”辨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2):——稳中求进的中国经济[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红漫;发展我国出口贸易保险对策和措施[N];国际金融报;2001年

2 张敏杰;日本增设海外店铺力促农产品出口[N];中国贸易报;2006年

3 米 学 本报记者  张学军;辽宁软件出口增长1.2倍[N];辽宁日报;2006年

4 记者 欧亚非;我市对外文化出口贸易位居全省第一[N];自贡日报;2008年

5 王剑峰;活羊出口开辟农牧民增收新天地[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6 杨漪峰;印度出口贸易增长迅速[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7 杨超 张广通;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选择与变迁[N];财会信报;2010年

8 曹福俊;金塔外贸出口大增[N];酒泉日报;2012年

9 郭商;出口企业人力成本上升产业转移成趋势[N];中国贸易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郝薇;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N];山西经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振;信用风险与异质性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顾露露;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及风险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

3 赖永剑;出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许和连;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孙艳琳;中国企业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施炳展;出口增长模式及其对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跨国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7 原小能;市场结构与出口贸易[D];南京大学;2002年

8 黄平川;出口贸易对中国企业生产率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李建春;FDI和出口贸易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李军;企专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货币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王雪梅;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新疆商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吕双双;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对工资水平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4 吴信杰;出口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陈怡静;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6 王欣;影响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7 覃倩萍;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姜哲琦;河北省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刘庆飞;综合贸易服务企业出口退税风险管理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10 谢靖宇;行业标准化对浙江省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16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916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9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