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朋友圈”优势、内群体条件与互联网创业——基于整合社会认同与嵌入理论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18-06-29 03:35

  本文选题:互联网创业 + 社会网络特性 ; 参考:《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08期


【摘要】:互联网创业条件下涌现了一系列依靠"朋友圈"来获得创业优势的案例,但同时存在创业者具有高水平社交关系却在创业项目上遭受失败的情况。仅仅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来对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作用开展研究,难以对上述现象作出有效的解释,互联网创业对与创业社会网络相关的管理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生成截面数据库,通过将社会认同理论融入社会嵌入理论的框架中,在创业者社会网络特性之外引入创业者内群体条件这一新变量,对社会网络在互联网创业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者的社会网络水平在提升创业业绩的过程中受到其内群体条件的影响,从而有效地解释了在相似的创业者"朋友圈"条件下创业业绩存在差异的原因,打开了现有研究忽视创业者与其社会网络成员之间的差异可能对创业业绩产生影响的"理论黑箱"。据此,本文基于创业者的社会网络特性及内群体条件,提出了创业业绩表现的2×2矩阵,并得出如下管理启示:创业者应注意推动包括教育水平、创业经验在内的社会网络特性与内群体条件的协调发展,在改善社会网络特性的同时,努力在社会网络中获得内群体认同。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 there are a series of cases that rely on "circle of friends" to gain entrepreneurial advantag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cases in which entrepreneurs who have high level of social relations suffer from failure in entrepreneurial projects.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n effective explanation for the above phenomenon only based on the social embedding theory to study 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 of entrepreneurs. 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 poses a new challenge to the management theory related to the social network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is paper, the cross-section database is generated by using data mining technology. By integrating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into the framework of social embedding theo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 variable of group conditions within entrepreneurs in addi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 of entrepreneurs.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 in 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 it is found that the social network level of entrepreneurs is affected by the group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Thus effectively explained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imilar entrepreneurs'"circle of friends". It opens the theoretical black box where existing research ignores differences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members of their social networks that may have an impact on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Therefore,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entrepreneurs and the conditions within the group,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2 脳 2 matrix of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management inspiration: entrepreneu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omoting, including education leve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 including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 develop harmoniously with the conditions of inner group. While impro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 we strive to gain the identity of inner group in social network.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279.2;F72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晓求;;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财贸经济;2015年02期

2 黄玲;周勤;;创意众筹的异质性融资激励与自反馈机制设计研究——以“点名时间”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7期

3 王君泽;王雅蕾;禹航;徐晓林;王国华;曾润喜;;微博客意见领袖识别模型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06期

4 周志成;;高等教育哲学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陈仕华;李维安;;公司治理的社会嵌入性:理论框架及嵌入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6 张玉利,薛红志,杨俊;企业家创业行为的理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什么是互联网金融?[J];读天下;2017年02期

2 周志成;;略论大学生创业类型[J];北京教育(高教);2017年01期

3 张萍;;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与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7年02期

4 黄晓玺;王熹;吴怡燕;吴礼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思路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24期

5 徐莉;熊朝旭;;互联网金融发展动因、存在问题及建议[J];企业经济;2016年12期

6 兰天;郭躬德;;特定话题传播网络中的意见领袖检测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6年12期

7 李宁;韦颜秋;王梦楠;;“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拓展长尾市场的探讨[J];南方金融;2016年12期

8 赵彦志;周守亮;;多元嵌入视角下科研组织的网络治理与创新绩效关系[J];经济管理;2016年12期

9 陈宇达;;互联网金融相关商业方法专利现状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6年11期

10 韦颜秋;黄旭;;互联网+房地产的契合、模式与展望[J];中国房地产;2016年3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求;;中国金融的深度变革与互联网金融[J];财贸经济;2014年01期

2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3 王君超;郑恩;;“微传播”与表达权——试论微博时代的表达自由[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薛可;陈f^;;BBS中的“舆论领袖”影响力传播模型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为例[J];新闻大学;2010年04期

5 曹剑辉;周合兵;罗一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8期

6 张政文;田刚健;;面向全体 探索以创新意识培养为主旨的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12期

7 丁汉青;王亚萍;;SNS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特征之分析——以豆瓣网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03期

8 张楚廷;;创造——人的天性[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05期

9 卢金珠;;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丁雪峰;胡勇;赵文;吴荣军;胡朝浪;杨勇;;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特征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娜;互联网创业贵族[J];IT经理世界;2005年13期

2 林月者;;互联网创业计划十大要点[J];企业导报;2006年Z2期

3 唐宏梅;;为互联网创业正名[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41期

4 庞升东;;互联网创业成功的要素[J];程序员;2008年10期

5 朱锐泷;;互联网创业的典型阶段[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6期

6 范兴昌;王丹丹;;互联网创业风险与规避[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17期

7 陈勇;;王兴:中国互联网创业“先遣队”[J];上海信息化;2010年10期

8 黄丽红;;七个要素帮助互联网创业[J];生意通;2011年03期

9 ;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面临风险投资枯竭[J];世界电信;2012年04期

10 ;南京正式成立移动互联网创业联盟[J];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海志 刘阳子;互联网创业界望专利好比雾里看花[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陶海青;2012年移动互联网创业冰火两重天[N];中国贸易报;2012年

3 罗杰;互联网创业生态进入新阶段[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戈清平;互联网创业浪潮涌动 服务机构受热捧[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5 戴宇;环境向好,,互联网创业新浪潮涌动[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韩淼 周晓雄;互联网创业的“小时代”来了吗[N];中国信息报;2013年

7 记者 李大庆;现在是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大好时机[N];科技日报;2013年

8 朱文婷;关于互联网创业“教训”的反思[N];中国保险报;2014年

9 记者 王菲;移动互联网创业好去向[N];上海金融报;2014年

10 郑渝川;互联网创业照搬成功模式,行得通吗?[N];中华读书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澍;O2O模式下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融资能力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2 刘洁;大学生基于互联网创业意愿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坐洲;基于绩效模型的互联网创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0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080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5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