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信任机制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
【图文】:
Blockchain)和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公有链是全世界参与维护的,不受任何个体或组织控制、完全分布式的区块链;私人使用,数据的读取与写入有严格权限管理,信息访问可以对具有放,,但信息写入只有私有链拥有者才有权限,私有链中心化程度节点共识即可进行信息处理;联盟链是介于公有链和私有链之间的链,开放和去中心化程度低于公有链,高于私有链,由确定的参与和维护,共识机制作用于参与节点,系统提供对外开放的程序接口点对区块链信息进行访问。Pilkington(2016)认为公有链和私有链陷,联盟链是未来发展趋势[2]。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化权威机构将会失去对区块链应用的控制和治理能力,因此,未来如何应对区块链技术监管问题以及如何规范化新兴的去中心化 &Filippi,2015)[3]。
直接信任与间接信任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24.6;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锦虹;;基于逆向选择的互联网金融P2P模式风险防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05期
2 廖理;吉霖;张伟强;;借贷市场能准确识别学历的价值吗?——来自P2P平台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5年03期
3 孙国茂;;互联网金融:本质、现状与趋势[J];理论学刊;2015年03期
4 陈秀梅;;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10期
5 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05期
6 谈超;王冀宁;孙本芝;;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年05期
7 洪娟;曹彬;李鑫;;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策略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8 廖理;李梦然;王正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地域歧视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9 王会娟;廖理;;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认证机制研究——来自“人人贷”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4期
10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国茂;;区块链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在证券业的应用[N];上海证券报;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文婷;信任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子婧;信任与经济发展:中国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8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588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