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上海自由贸易区外籍知识员工工作压力源及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00:32
【摘要】: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开放创新的先锋,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和众多外籍知识员工。但外籍知识员工占比不高、供需不匹配、流动性较大、适应融入难等问题也较突出。如何吸引并留住外籍知识员工,发挥其最大工作价值是政府企业管理的重难点。因此上海自贸区外籍知识员工工作压力源及应对研究是一个价值课题。本研究关注上海自贸区外籍知识员工工作压力源及压力感知程度的差异,并与本土知识员工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压力应对策略。研究首先回顾了工作压力源相关文献,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方法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主要结论有:1.外籍知识员工的工作压力来源主要由七个因子构成:(1)工作相关的因子:工作融入、工作负荷;(2)组织相关的因子:工作关系、管理方式;(3)个体相关的因子: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工作家庭平衡。2.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发现:(1)从地域来源分析,来自亚洲的外籍知识员工工作压力相对较小,欧洲、美洲、其他地区工作压力依次增大;(2)从企业类型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外籍知识员工“成就动机”工作压力较大;(3)从职位层级分析,担任高管、研发者的外籍知识员工“工作家庭平衡”工作压力较大。3.与本土知识员工的压力感知程度比较发现:(1)本土-外籍知识员工的压力感知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外籍知识员工的工作压力总体高于本土知识员工;(2)相较于本土知识员工,收入在15万以上的外籍知识员工压力感知程度较高;(3)相较于本土知识员工,担任中层管理人员的外籍知识员工的压力感知程度较高。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最后从政府、企业、员工三个层面,提出外籍知识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的应对策略:政府应正视外籍知识员工工作压力感知程度较高现状,从跨文化适应角度,提升外籍知识员工公共服务水平,对高层次外籍知识员工提供更优惠政策;企业可以针对成就动机和工作家庭平衡压力较大的外籍知识员工,通过发展跨文化沟通能力、提供工作适应协助、实施全面薪酬福利,进行积极压力管理;相较于本土知识员工,工作压力较大的外籍知识员工可以采用拓展社会关系网络、积极情绪体验等积极压力应对方式,提升跨文化情境下的自我效能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72.92;F7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企业知识员工任用和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建材资讯;2011年05期

2 任志云;;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年09期

3 胡爱军;;驱使知识员工寻求反馈的因素[J];上海企业;2017年01期

4 相飞;刘兵;;企业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维度构建的探索性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年06期

5 王胜强;;基于知识员工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商贸;2013年31期

6 史宏伟;;如何对知识员工进行绩效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年07期

7 耿祥建;蒋冬青;;知识员工综合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思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年05期

8 邓旋;;面向知识员工的领导方式变革:从垂直型到教练型[J];财会通讯;2011年14期

9 魏荣;胡孟杰;;知识员工创造性人格的系统结构探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10 宋晓;;知识员工激励模型的哲学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卓;;“90后”知识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A];“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2 窦峻岭;武道传;;试论创新型烟草行业知识员工的培训工作[A];中国烟草学会2008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颜士梅;;创业型并购不同阶段的知识员工整合风险——基于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结合的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江兴智;;企业发展与学术交流[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5 万仁俊;;为中部地区崛起当好配角——知识员工的管理工作[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6 罗键;卿涛;;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王P;任连娣;;廊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员工激励模式研究[A];对接京津——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接京津与环首都沿渤海第12次论坛)论文集[C];2015年

8 侯芳;靳晓宇;;基于模糊逻辑的高校知识员工绩效评价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论文集[C];2016年

9 谢员;;TAT测验在员工生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许伟丽;王士卿;孙淑芬;徐斌;胥小彤;段玉銮;李景元;张金良;董国利;;第二十七章 变革进程中的价值观念[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邓智团;国际高新企业为何流行“搬回市区”[N];解放日报;2017年

2 杜爽;知识员工:企业中最难对付的人?[N];发展导报;2003年

3 潘春华;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员工[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

4 钱志新;知识员工的管理[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知识员工为何难管?[N];民营经济报;2007年

6 孙丽丽;企业更要关注知识员工的培训[N];四平日报;2007年

7 小明;知识员工如何面对沟通[N];甘肃经济日报;2001年

8 俞嘉骏;重视知识员工的管理[N];市场报;2003年

9 主持人 邱兆雷 本期嘉宾 布勒设备工程(无锡)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经理 吴洛其 LG产电(无锡)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经理 张卫国;如何管理知识员工?[N];无锡日报;2005年

10 郑晓明;管理比你聪明的知识员工[N];中国经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建生;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王庆;知识型企业知识员工任务指派及调度决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甘露;高技术企业核心知识员工激励组合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王伟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宫淑燕;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对组织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闫燕;海归知识员工组织支持感和主动性人格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侯二秀;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健;知识员工组织嵌入、组织忠诚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理[D];天津大学;2011年

9 周丽;国有企业知识员工忠诚的形成机理与提升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10 骆静;知识员工绩效评估公平感及其对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梦瑶;上海自由贸易区外籍知识员工工作压力源及应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贺琦;工作嵌入、社会融合对新移民知识员工跨区域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海南大学;2018年

3 范晶晶;工作压力对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

4 张飞;激励因素对知识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黄恺骅;基于公平视角的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影响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奕澜;“90后”知识员工组织认同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7 徐瑞华;新生代知识员工职场排斥、组织认同与主动性行为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8 刘淑凤;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对个体创新行为影响的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9 胡剑波;企业管理型知识员工价值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柯迪;上海知识员工体面劳动状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3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783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4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