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08:47
【摘要】:从全球范围来看,体育产业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逐渐从低层次、单一化向高层次、多极化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体育产业作为“健康中国”和现代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利好的影响,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赋予了金融新的职能、属性、方向和活力,是对传统金融的一种有益补充。在体育产业发展实践中,互联网金融可以发挥自身技术、信息、成本、普惠性等优势助力体育产业发展。因此,系统研究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双重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其次,运用长尾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贷配给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可能性和内在激励,并提出互联网金融是否可以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发挥金融本质作用和自身优势,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这一主要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构建模型,对上述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可以为体育产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再次以“苏宁金融”为典型案例,重点研究其在实践中支持体育产业的三种典型模式,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借助SWOT分析法,从整体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据此提出在当前环境下我国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最后,就我国互联网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体育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24.6;F832;G80-05
【图文】:
图 1-1 论文框架1.2.3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章通过对已有关于互联网金融和体育产业相关文献和总结,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2)理论分析法。运用长尾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理论等从理论层面分析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可能性和内在激励,并文的主要研究假设。(3)实证分析。针对本文的主要假设,选取相关样本,构建模型进行实,使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加客观科学。(4)案例分析法。以苏宁金融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其支持体育产业的要模式,为本文研究奠定实践基础。(4)SWOT 分析法。从整体出发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体育产业的发展从实践层面系统分析我国体育产业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势、劣势、机胁,明确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P2P网贷发展现状图一
9图 2-2 P2P 网贷发展现状图二2.1.2 众筹模式众筹是指投资者出于对某一项目或产品市场前景和预期收益的判断,投入一定资金,众筹项目成功后获得约定回报的筹资方式。众筹可以充分聚集社会闲置资金,具有“筹资与筹智”双重优势。平台数量方面,2013—2016 年众筹平台数量呈高速增长趋势,2017 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17 年底全国正常运行众筹平台仅 209 个,同比下降 51.05%,下降幅度较大;筹资额方面,2013—2016 年筹资额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7 年筹资额为 220.25 亿元,同比下降 2.02%。虽然2017 年较 2016 年众筹平台数量下降较大,但筹资额下降幅度较小,说明平台整
本文编号:2793884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24.6;F832;G80-05
【图文】:
图 1-1 论文框架1.2.3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章通过对已有关于互联网金融和体育产业相关文献和总结,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2)理论分析法。运用长尾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理论等从理论层面分析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可能性和内在激励,并文的主要研究假设。(3)实证分析。针对本文的主要假设,选取相关样本,构建模型进行实,使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加客观科学。(4)案例分析法。以苏宁金融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其支持体育产业的要模式,为本文研究奠定实践基础。(4)SWOT 分析法。从整体出发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体育产业的发展从实践层面系统分析我国体育产业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势、劣势、机胁,明确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P2P网贷发展现状图一
9图 2-2 P2P 网贷发展现状图二2.1.2 众筹模式众筹是指投资者出于对某一项目或产品市场前景和预期收益的判断,投入一定资金,众筹项目成功后获得约定回报的筹资方式。众筹可以充分聚集社会闲置资金,具有“筹资与筹智”双重优势。平台数量方面,2013—2016 年众筹平台数量呈高速增长趋势,2017 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17 年底全国正常运行众筹平台仅 209 个,同比下降 51.05%,下降幅度较大;筹资额方面,2013—2016 年筹资额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7 年筹资额为 220.25 亿元,同比下降 2.02%。虽然2017 年较 2016 年众筹平台数量下降较大,但筹资额下降幅度较小,说明平台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品;沈悦;;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解读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5年10期
2 杨东;文诚公;;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权的生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3 何龙;刘源;翟璐怡;周晓娜;朱tb;;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及其监管探讨[J];华北金融;2015年04期
4 张瑞稳;吴成凤;;融资约束、投资规模与金融发展——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经验证据[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于小洋;高雪林;;基于第三方支付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探究[J];电子测试;2013年13期
6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7 邹志鹏;;P2P借贷网络平台分析[J];中国市场;2012年32期
8 连玉君;苏治;丁志国;;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能检验融资约束假说吗?[J];统计研究;2008年10期
9 郑建友;;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现状、问题及监管建议[J];金融会计;2006年07期
10 张宏伟,李雪冬;体育产业理论研究误区刍议[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2793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79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