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移动支付特性、消费者感知对消费者使用意愿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8 18:26
   移动支付指的是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内的移动工具,运用蓝牙、红外、NFC(近场通信)、RFID(射频识别)等技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资金由支付方转移到收款方的一种支付方式。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步入高速发展期,移动支付线下场景争夺将进一步加剧。在政策因素方面,政府收紧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监管机构允许二维码支付被使用于线下交易;线下收单市场费率急性改革;在经济因素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GDP保持较快增长,2016年全年年国内生产总值74.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在社会因素方面,截至2016年末,国内手机网民达到6.9亿,增速12.18%,手机端的消费者群体绝对规模继续走高。在技术因素方面,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线上和线下消费场景的不断融合,进而为移动支付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重要因素促使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消费者规模高位递增,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随着移动支付市场消费者规模的扩大,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方式接受及使用意愿相关研究愈显重要。当前学者的研究大部分从技术接受模型出发分析消费者对移动支付技术的接受过程,本文将在以往技术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从移动支付特性(包括移动支付的安全性、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和移动支付的优惠性)出发,研究消费者感知风险和消费者感知价值的行为决策角度来构建影响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系统意愿的认知过程的研究模型,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法,共收集271份有效样本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移动支付方式的使用意愿由其自身的感知风险和感知价值决定,而消费者感知风险和消费者感知价值受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便捷性、优惠性三大特性所影响,同时个人移动支付知识的了解程度将调节消费者感知风险作用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程度。当前基于互联网发展的线上购物需求增大,线上支付是线上购物的重要部分,它的方式和特性合理会对消费者感知产生影响,最终影响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从而产生了研究移动支付特性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研究必要性。一方面消费者行为分析有助于移动支付企业解决控制经营成本、优化大数据服务增值、实现行业延展、促进产品开发等问题,另一方面新领域丰富了线上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者相关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移动支付企业如何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及提高消费者感知价值从而促进消费者使用意愿的营销策略,以供参考。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724.6;F832.2;F713.55;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世君;列车补票的移动支付方式应用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年期

2 黄健鹏;杨青山;杨子寅;;新兴公交移动支付技术评估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年期

3 万紫芊;浅谈商业银行移动支付产品的发展及营销—以中国建设银行“龙支付”为例[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年期

4 孟姣姣;;高速公路收费中“电子车牌+移动支付”的应用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年期

5 刘云滔;;中学生移动支付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现代商业;2018年04期

6 张惠;;移动支付进入产业升级新阶段[J];中国商界;2015年05期

7 胡川;;移动支付在医院收费系统中应用的现状与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59期

8 宋龙艳;;移动支付迎来“断直连”变革[J];投资北京;2018年08期

9 闰廷飞;;移动支付的风险分析及管理[J];农家参谋;2018年17期

10 林江鹏;朱诗雨;;浅析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翔;;我国近场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确立发展分析[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皓;;SIMpass/RF-SIM/NFC及其在非接触移动支付中的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9年

3 沈焕;;全球近场通信与移动支付现状及趋势研究[A];面向5G的LTE网络创新研讨会(2017)论文集[C];2017年

4 张高媛;;移动支付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机制探讨[A];《同行》2015年9月(上)[C];2015年

5 陈素洁;邢加圣;;浅谈移动支付模式下卷烟工商零消服务生态圈的路径构建[A];中国烟草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7年

6 闫鸣宇;陈楠;;移动支付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A];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7 综合轨道交通体系学术沙龙论文集[C];2015年

7 刘婧雯;黄更生;郭漫雪;张雨廷;;移动支付的现状及发展探析[A];2014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8 徐超;于品显;;移动支付国际监管新进展及其建议[A];金融法学家(第七辑)[C];2015年

9 于小燕;张帆;;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浅析[A];“决策论坛——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10 王春;;基于大数据的移动支付防盗卡安全体系研究[A];2016广东通信青年论坛专刊[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晓彤;携手移动支付拓展传统业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6年

2 东润;内容生产是互联网付费市场的“牛鼻子”[N];人民邮电;2016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昊;打车软件只是个“炮灰”[N];经济观察报;2014年

4 王君;i时代的商业变迁[N];经济观察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骆沙;未来出门或许只需要带一部手机[N];中国青年报;2011年

6 陈秀月;刘乐君:移动支付争夺战[N];经济观察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李蕴明;移动支付药店争夺战硝烟将起[N];医药经济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胡群;支付变革[N];经济观察报;2014年

9 记者 葛妍;年底所有地铁站都可使用移动支付[N];南京日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张仲超;移动支付抢食退税服务“蛋糕”[N];中国商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Ali Nawaz Khan;将五大人格模型与UTAUT结构联系起来以预测采用IS:移动支付验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张俊彩;移动支付系统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3 高丛;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机制与效率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4 李健民;基于价值网络的移动支付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张鹏;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创新及其主要外部动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6 刘伟;移动支付消费者感知风险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文琦;移动支付系统安全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戴宏;移动支付系统安全风险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刘家乐;消费者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王选飞;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运行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林子;移动支付及其法律监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

2 于露;移动支付生物特征识别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3 刘昊达;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4 杨超;移动支付和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意向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谭美娟;移动支付特性、消费者感知对消费者使用意愿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6 郭昭伟;以移动支付平台助力金融扶贫[D];河北经贸大学;2018年

7 蔡菊珍;移动支付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8 刘谨;我国移动支付风险防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9 芮政;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移动支付安全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10 Gudkova Ekaterina(卡佳);俄罗斯移动支付中消费者采用决策和意图的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14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14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