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08:5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规模与形式随之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产业内贸易(IIT)这一新的贸易现象因此产生并逐渐走向繁荣,该现象的产生成功推动了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发展及实证分析的进程。近年来,由于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其在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关键作用,产业内贸易对于中国-东盟的影响日益增加。本文选择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在数据选择过程中主要运用了1992-2016年中国及东盟的宏观数据,为测算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则应用了改进后的G-L(Grubel-Lloyd)指数。此后,本文对已有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并对传统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补充,选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外贸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地理距离和经济一体化属于促进因素,而人均国民收入的差距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后,本文在理论归纳与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国家和产业两个角度提出了提高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建议。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752.7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全文,产业内贸易,中国-东盟


重由前一年的 11.93%提升至了 12.74%。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平及结构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已有的理论引力模型与中国的宏观经济的特征相结合,构建更具有针对性的理论分析框-2016 年的相关数据对双边产业内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对其主实证分析,并以此作为提出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建议的理论依 研究思路及方法首先,本文将对已有的产业内贸易相关研究从其产业原因、经济效益理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与综述,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分析中国-东盟产素及其机制的理论框架。其次,本文在描述了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国-东盟 1992-2016 年产业内贸易指数这一面板数据集进行了平稳性,以此探究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此后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建议。本文的思路及研究方法如下图所示:

产业内贸易,生产者,静态效益,中国-东盟


第 2 章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基础及文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可以产生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其中生产者的利益主源于市场扩张,而消费者获取利益时有两个途径,一方面是选择余地的提高,另面则是自身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下面本文将运用 Greenway(1982)提出的分析模型对产业内贸易的静态效益进行解释[3]。

产业内贸易,生产者,静态效益,中国-东盟


第 2 章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基础及文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可以产生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其中生产者的利益主源于市场扩张,而消费者获取利益时有两个途径,一方面是选择余地的提高,另面则是自身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下面本文将运用 Greenway(1982)提出的分析模型对产业内贸易的静态效益进行解释[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树琴;刘宁;;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2 姜国庆;张腾腾;黄馨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英国产业内贸易研究——基于2007—2016年数据的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3 张惠宇;;中日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17年36期

4 杨定豪;;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比较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5 邵桂兰;王蕾;;中欧水产品产业内贸易及驱动因素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2期

6 熊明华;;中国和巴西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7 朱诗萌;冯中朝;王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24期

8 龚新蜀;刘宁;;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分析——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J];亚太经济;2015年02期

9 张宁;;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模型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10期

10 高晓强;;当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探讨[J];商;2015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曙霄;;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及其结构问题的探讨[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2 喻志军;姜万军;;应对危机的创新思路:科技创新基础上的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A];第七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3 董志勇;;新贸易理论:证据再反思[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3期(总第21期)[C];2006年

4 廖翼;兰勇;;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和平;;中国钢铁行业内贸易指数研究[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史龙祥;阮珍珍;强梦萍;;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的新路径——基于中美产业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A];《国际货币评论》2015年合辑[C];2015年

7 杨婧;兰勇;周发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卓颖;石敏俊;;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同构研究——基于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正良;秦兴方;;江苏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与竞争力提升[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裴昱;外贸起伏[N];中国经营报;2017年

2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官锡强;深化广西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实现产业优化升级[N];广西日报;2011年

3 杨民;与东盟有广阔合作空间 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证券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杨民;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广西日报;2005年

5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易然;电子通信设备产业内贸易因素分析[N];国际商报;2009年

6 Anthony Elson;更开放才更有活力[N];中国财经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黄信 本报实习生 黄春燕 罗恒辉;不失时机加强与东盟合作[N];广西日报;2011年

8 王可心邋王知宇;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要在资源及结构上互补[N];国际商报;2008年

9 隆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我国产业升级的方向[N];经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吴勇;钢铁外贸形势紧迫倒逼产业调整升级[N];中国冶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学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章丽群;中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与利益分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林琳;产业内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王鹏;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包艳;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对两国经济关系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田园;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虎;产业内贸易结构模式、分类体系对应及产品差异性的界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宁国玉;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王爽;中国文化贸易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高伟;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超;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8年

2 李坛;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对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8年

3 刘明星;中国与南亚和东南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8年

4 覃希扬;技术对中国与越南水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5 龚丽娜;中印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6 张琪杭;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中国与欧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7 李佳蔚;中韩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性质研究[D];海南大学;2018年

8 张婕;中国—马来西亚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9 冯莉;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10 徐睿;中韩FTA背景下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16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16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d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