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15:13
   我国经济经过了高速增长阶段,通过资源密集型以及人口密集型制造业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在国际贸易中逐步占据一席之地。但是正由于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的环境、贸易地位都带来了许多负效应,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由于我国的制造产业大多以低附加值初级产品的加工为主,导致中国在全球贸易这一大环境里处在了一个加工工厂的位置。但是随着我国资源告急、社会进入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的原始比较优势已经开始慢慢丧失,作为产业支柱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下滑趋势,因此必须要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探索如何能够有效提升本国制造产业、企业的出口竞争力获得新的比较优势。根据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制造业的相对性优势并非一成不变,可以通过科技外溢获得内生性技能提升等方式来获得新的产业优势。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以制造产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部门,为其提升其竞争力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其专业化的分工以及知识密集型的性质能够在对制造业提供服务是产生技术外溢等正效应,从而使制造业获得新的相对性优势,进一步提高出口竞争力。因此,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对其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机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来提高其出口竞争力,同时研究这两个产业之间是否有着相互协调促动发展的作用。本文运用的是理论与计量相结合、对比解释的方法,首先是具体解释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以及外延,同时确定了本文研究对象的指标,总结了中国以及国外对于切合本篇主题的相关研究,借鉴了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其次是根据各项指标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整体性分析,通过自身出口贸易额、贸易竞争指数的发展趋势以及计算出RCA指数与美国进行比较,总结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状态以及出口竞争力疲软的几点原因,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提升的路径分析。然后对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制造产业的出口竞争水平提高的路径进行详细的分析,解释了其通过何种方式以及具体的促动作用。再次,选择了我国29个省份5年内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一方面是在全国层面上,另一方面是在东部、中西部层面上分别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我国制作产业的出口竞争水平的确有明显的促动效用,东部地区尤为明显。最后本文得出结论,为了更好的提高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规范及投入,提高对人才的培训,提高两个产业间的相互协调促动发展作用。同时,根据我国不同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的发展各自擅长的生产性服务的细分行业,更好的带动制造业出口发展。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719;F752.62;F4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分类
        1.2.2 制造业的分类与国际竞争力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文献综述
    2.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2.2.1 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
        2.2.2 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2.3 现有文献的总结及评价
第3章 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3.1 出口贸易额
    3.2 RCA指数
    3.3 TC指数
    3.4 存在的问题
    3.5 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4.1 基于索罗模型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4.2 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4.2.1 降低制造产品的成本
        4.2.2 提高创新能力
        4.2.3 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
        4.2.4 规模经济效应
第5章、计量模型与检验
    5.1 数据来源
    5.2 指标选取
    5.3 模型设计及检验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1 全国层面
        5.4.2 地区层面
    5.5 小结
第6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健;;中巴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33期

2 严厚雁;;跨境电商提升小商品出口竞争力的机理与策略——以义乌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3 简佩琛;;江西省外贸出口竞争力研究[J];商业文化;2015年18期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升级路径[J];中国对外贸易;2015年06期

5 赵毅霖;;中国制造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出口竞争力研究综述[J];商;2015年33期

6 廖程胜;廖良美;;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0期

7 秦有娟;;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4年21期

8 林玉洁;;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10期

9 胡跃;;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年12期

10 曹守峰;马惠兰;;中亚五国蔬菜生产与出口竞争力[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河;郑焕芹;潘凤广;王志伟;;提高我市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实途径[A];聊城发展研究[C];2009年

2 闫星宇;;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闫星宇;;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庆霖;张莉;陈万灵;;中国对虾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张瑛;;海南省出口竞争力分析[A];“决策论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7年

6 沈家文;;产业融合创新提升软件出口竞争力[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6)[C];2017年

7 张莉;;全力提升湖南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郝凤霞;钱枫莉;;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其出口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9 ;日央行可能再“放水”[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10 ;皮德森研究员:人民币不存在贬值基础[A];2016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隆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提升服务出口竞争力[N];经济日报;2018年

2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振兴工业 英国全力“脱欧”缓冲[N];北京商报;2017年

3 王巧 陈晓蓓;江苏江阴 有效辅导助顶一电机出口竞争力大增[N];中国国门时报;2017年

4 组稿 本报记者 张钰梅 汪名立 孟妮;如何提升中国文化服务出口竞争力[N];国际商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刘叶琳;技术创新提升出口竞争力[N];国际商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李子晨;提高出口竞争力不急于用汇率刺激[N];国际商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朱菲娜;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出口竞争力[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朱菲娜;中国出口竞争力在哪里?[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9 山东省副省长 才利民;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有效举措[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李小彤;社科院蓝皮书解析中国产业出口竞争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厚永;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2 潘峥嵘;中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沛;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汤晓军;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5 马增林;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王伟;贸易单一窗口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年

7 成丹;东亚生产性服务与分工及贸易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2年

8 林冰;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9 陈昌洪;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智颖;中国软件产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2 刘小荣;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3 高宁广;“工匠精神”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4 常博凯;FDI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8年

5 陈红莉;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国与“一路”国家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6 闫哲;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7 崔爱欢;提升我国电影出口竞争力的路径探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8 高志平;隐含能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测度与分析[D];湖南大学;2017年

9 李慧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出口竞争力提升问题探讨[D];山西财经大学;2017年

10 范氏艳香;中越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28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28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0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