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计算机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719
【部分图文】:
图 2-1 中印计算机服务业固定资本总额(百万美元)数据来源:WIOD 数据库的世界投入产出表由图 2-2 可知中国和印度的计算机服务业的增长率都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2001 年印度的计算机服务业固定资本总额的增长率大于在中国,2002 年中国的定资本增长率上升,而印度的固定资本增长率出现了下降。2003 年中国和印度机服务业固定资本总额增长率都出现迅速增长的情况,在以后的几年固定资本的增长率不断处于波动的状态。中国计算机服务业的固定资本总额在 2004 年达最高的增长率 83.1%,在 2009 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处于负增长率的状态,201下降,其余年份都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数据说明 2004 年是中国计算机服务业勃发展的一年。印度的计算机服务业的增长率除了下降的年份,其余的增长率高,甚至在 2003 年和 2011 年的增长率达到了 100%多,在这两年的计算机服务固定资本总额增长了一倍多。2003 年印度计算机服务业固定资本总额的迅速增长,得益于印度政府政策
图 2-2 中印计算机服务业固定资本增长率(%)数据来源:由 WIOD 数据库的世界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计算可得2.2 中印计算机服务贸易比较2.2.1 中印计算机服务贸易规模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包括计算机服务业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在不断开放的中受世界高科技发展潮流的影响,中印计算机服务业的贸易进出口额也逐年增但是与印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文选取 2000-2014 年的数据来分析中印计算务业的现状,数据见表 2-3。从表 2-3 中可以看出,首先,中国计算机服务业无论从总额还是出口额看小于印度,但如果从增长速度来分析,中国计算机服务贸易总额和进出额的增于印度计算机服务贸易总额和进出口额。中国计算机服务贸易的出口额由 20
图 3-1 中印计算机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指数 VSS数据来源:2000 年到 2011 年的数据来源于 OECD-WTO 数据库,2012 年到 2014 年的数据是根据WIOD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所得。HIY 方法是在两大假设的基础上建立的,假设不存在一个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并将其加工成半成品后又出口到国外的情况,假设进口的中间投入会均衡地运用于生产内销的最终产品和用于出口的最终产品。但这两种情况在现阶段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是非常普遍的,所以 HIY 方法存在局限性和误差。计算的中印计算机服务业的 VSS指数只能大体上对中印计算机服务业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进行了解,不能精确的反映中印计算机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3.2 中印计算机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测算Koopman 在 2010 年提出的"GVC 地位指数"可以测算一国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定胜;刘洪愧;杨志远;;中国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演变——基于增加值核算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5年11期
2 尹彦罡;李晓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11期
3 黎峰;;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地位:内涵及影响因素[J];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09期
4 程大中;;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及演变趋势——基于跨国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研究;2015年09期
5 王直;魏尚进;祝坤福;;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6 刘海云;毛海欧;;国家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基于“GVC地位指数”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08期
7 王厚双;李艳秀;朱奕绮;;我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8期
8 尚涛;;全球价值链与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增加值贸易与Koopman分工地位指数的比较分析[J];经济学家;2015年04期
9 董雯雯;;中印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年04期
10 王岚;李宏艳;;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路径研究——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郭晓然;中美、中印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青岛大学;2017年
2 卢翠;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彭佳;中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4 朱璐;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5 张奎亮;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9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4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