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陕西省电商产业集群环境的创业人才吸引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17:45
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电子商务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契机,国内大部分地区纷纷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依靠地方政府的引导优势,陕西省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人才是助推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不断深入,引进和培养创业人才日渐成为各地区经济竞争的重要方式,而“电子商务+创业人才”成为了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新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和创业人才吸引力之间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良好的集群环境会吸引创业人才的流入,高水平的创业人才吸引力将增强各地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促进集群的高效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依赖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环境的创业人才吸引力分析上。首先,参考成熟量表,分别设计了创业人才吸引力量表和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环境量表,旨在检验集群环境是否会影响创业人才吸引力。同时,本文站在创业者认知角度,从区域环境感知、电商产业园区环境感知两方面选取了具体指标来设计创业人才吸引力评价体系,以评价集群环境对创业人才吸引力的影响程度。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分别在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这5个地级市选取了3-5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共获得242份有效问卷。...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电子商务产业集群
2.1.2 创业人才
2.1.3 创业人才吸引力
2.2 推拉理论
2.3 环境感知理论
第三章 电商产业集群环境与创业人才吸引力关系研究
3.1 研究假设
3.1.1 区域环境与创业人才吸引力关系分析
3.1.2 电商产业园区环境与创业人才吸引力关系分析
3.2 样本基本信息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3.3.1 区域环境
3.3.2 电商产业园区环境
3.3.3 创业人才吸引力
3.4 效度与信度检验
3.5 实证研究
3.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5.2 相关性分析
3.5.3 回归分析
3.6 假设的验证情况
第四章 电商产业集群环境对创业人才吸引力影响程度评价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与原则
4.1.1 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4.1.2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4.2 构建创业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
4.3 实证分析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评估方法
4.3.3 地区比较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感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基于372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J]. 赵清军,周毕芬,林建鸿.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中国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J]. 张晨明. 管理观察. 2019(04)
[3]“互联网+”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基于波特钻石模型[J]. 阮翀. 中国市场. 2018(32)
[4]从产业转型升级角度浅析焦作市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J]. 刘丹. 科技视界. 2018(21)
[5]佛山市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推进策略研究[J]. 谢金生,马小红. 中国商论. 2018(19)
[6]基于云模型的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评价研究[J]. 索超.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9)
[7]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生态化系统结构分析[J]. 杨金勇. 商业经济研究. 2018(09)
[8]基于求职者视角的科普组织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研究[J]. 吕俊,汤书昆. 科普研究. 2018(02)
[9]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西安市四类街道社区为例[J]. 代兰海,薛东前,黄晶,宋永永,马蓓蓓.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5)
[10]知识型人才流动与产业集群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 吴娜,张向前.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4)
博士论文
[1]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主体的互动与协调研究[D]. 刘容志.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创业者个体因素对创业倾向的影响:感知环境宽松性的中介作用[D]. 陈巍.吉林大学 2010
[3]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周均旭.华中科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区域创业人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 赵灿.大连理工大学 2018
[2]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对策研究[D]. 桂宗平.浙江工商大学 2017
[3]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服务能力对网商集聚意愿影响研究[D]. 胡芬芬.浙江工商大学 2015
[4]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研究[D]. 刘艳军.重庆大学 2014
[5]岭南水乡古村游客环境感知、地方依恋和满意度关系研究[D]. 黄玉玲.暨南大学 2014
[6]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对创业人才学习影响研究[D]. 黄蕾.华中科技大学 2011
[7]我国不同地区科技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D]. 李健飞.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97605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电子商务产业集群
2.1.2 创业人才
2.1.3 创业人才吸引力
2.2 推拉理论
2.3 环境感知理论
第三章 电商产业集群环境与创业人才吸引力关系研究
3.1 研究假设
3.1.1 区域环境与创业人才吸引力关系分析
3.1.2 电商产业园区环境与创业人才吸引力关系分析
3.2 样本基本信息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3.3.1 区域环境
3.3.2 电商产业园区环境
3.3.3 创业人才吸引力
3.4 效度与信度检验
3.5 实证研究
3.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5.2 相关性分析
3.5.3 回归分析
3.6 假设的验证情况
第四章 电商产业集群环境对创业人才吸引力影响程度评价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与原则
4.1.1 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4.1.2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4.2 构建创业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
4.3 实证分析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评估方法
4.3.3 地区比较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感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基于372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J]. 赵清军,周毕芬,林建鸿.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中国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J]. 张晨明. 管理观察. 2019(04)
[3]“互联网+”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基于波特钻石模型[J]. 阮翀. 中国市场. 2018(32)
[4]从产业转型升级角度浅析焦作市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J]. 刘丹. 科技视界. 2018(21)
[5]佛山市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推进策略研究[J]. 谢金生,马小红. 中国商论. 2018(19)
[6]基于云模型的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评价研究[J]. 索超.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9)
[7]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生态化系统结构分析[J]. 杨金勇. 商业经济研究. 2018(09)
[8]基于求职者视角的科普组织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研究[J]. 吕俊,汤书昆. 科普研究. 2018(02)
[9]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西安市四类街道社区为例[J]. 代兰海,薛东前,黄晶,宋永永,马蓓蓓.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5)
[10]知识型人才流动与产业集群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 吴娜,张向前.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4)
博士论文
[1]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主体的互动与协调研究[D]. 刘容志.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创业者个体因素对创业倾向的影响:感知环境宽松性的中介作用[D]. 陈巍.吉林大学 2010
[3]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周均旭.华中科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区域创业人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 赵灿.大连理工大学 2018
[2]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对策研究[D]. 桂宗平.浙江工商大学 2017
[3]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服务能力对网商集聚意愿影响研究[D]. 胡芬芬.浙江工商大学 2015
[4]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研究[D]. 刘艳军.重庆大学 2014
[5]岭南水乡古村游客环境感知、地方依恋和满意度关系研究[D]. 黄玉玲.暨南大学 2014
[6]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对创业人才学习影响研究[D]. 黄蕾.华中科技大学 2011
[7]我国不同地区科技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D]. 李健飞.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97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29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