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间生产分工与市场统一度测算:“价格法”再探讨
发布时间:2021-09-30 02:25
利用价格指数数据测算跨地区交易成本、衡量市场分割度的"价格法"建立在各地同时生产多种商品并形成套利均衡的基础之上。而在地区间形成生产分工时,通过地区间价差的动态波动特征考察供求联系决定的商流活动对价格变化是否灵敏,能够更加综合地反映市场整合程度。本文基于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2006-2017年中国近100个地级市、10大类57种商品的旬度价格数据,采用多种方法测算市场分割度并根据其原理进行比较印证,结果表明地区间生产分工深化的特征确实存在。进一步考察省际边界效应,发现运输距离等决定的交易成本对市场统一的妨碍正在减小,而地区间软环境的差异却未能同步改善。因此,未来研究应更关注地区间市场联动及其中的隐性壁垒问题。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 2020,4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3 页
【部分图文】:
静态方法的测算结果
上述4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综合来看,seg1与seg3的趋势明显不同,说明seg1的下降并非简单地由地区间交易成本连续下降所致。seg3上升的理论动因较为单一,其在2009-2011年的表现应当是地区间交易成本扩大所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有所加剧可能是主要原因。但同时期的seg1保持基本稳定,说明这一过程叠加了地区间形成生产分工格局的过程。2012-2015年的变化也包含了逐渐形成跨地区分工格局的特点,即seg1因q ijt k 趋向于特定取值而减小,seg3因 q ˉ ijΤ k 逐渐变为确定性分布而逐渐下降至一个低于原先随机分布情形的水平并稳定下来。2015年以后seg3有所上升,跨地区分工格局演变或交易成本上升都会导致这一结果,而从seg1基本不变的事实来看,后者是更有可能的原因。seg1与seg3的结果总体上反映出了地区间形成生产分工,商品套利关系转变为供求互补关系的特点,这一推断能否与seg2与seg4的表现相印证呢?对于2012年seg2与seg4明显上升的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工业消费品类商品价格黏性较大,而该年份的相对价格变动加剧所致。其原理不难理解,因为对于价格黏性较大的商品而言,Δq ijt k 取值为0的情况较多;价格变动相对其他年份突然增多,会使非零取值的Δq ijt k 增加而扩大其方差,seg4将相应地上升。图2可以更直观地说明这一点:衣着、耐用消费品两种工业消费品在每个计算区间(共36个观测时点)中平均发生价格变动的次数为5次左右,且seg2的波动形式与之十分接近;而蔬菜、水产品为代表的生鲜食品价格变化十分频繁,seg2的变化趋势就与之没有明显关联。计算seg4的年度价格指数在2012年也出现类似的情况。若进一步追究其原因,则数据本身无法给出完整的答案;若考虑地区间逐渐形成生产分工的背景,则应代表商品流向发生了明显改变。从当时发生的事件来看,这可能是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及海啸以后,跨国公司为提升供应链“韧性”而调整制造业生产布局,影响国内各地区产业结构所致。上述表现印证了价格黏性对地区间价差的影响(Crucini等,2010),同时也说明,在一个年度内去除产品固定效应的做法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若不考虑2012年的情况,主要观察食品类的市场分割指数变动趋势,则seg2与seg1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seg4总体上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也与地区间形成分工生产格局情形下的推断相一致;而2015年以后可能出现的交易成本上升,是基于价格差分计算的seg4无法反映的,这也与前述理论分析相符。
再来看动态方法的测算结果seg5。如图3(a)所示,AR1和SAR两个指标反映的趋势是一致的。同时,本文采取的期间拓展和插值填补对计算结果的变动特征并无明显影响,且处理后AR1和SAR的表现更为接近。(b)是区分不同城市配对情形的结果,同省与邻省间市场分割度相对较低,符合一般认识。其基本走势与使用全体配对的情形一致。(c)是基于不同产品类别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食品类的市场分割度明显小于工业消费品,这一表现与两者在价格黏性上的差异一致。从走势来看,seg5在2014年以前整体呈上升态势。如前所述,考虑到地区间形成生产分工,这说明相对价格变动的主要动因正发生改变。跨地区商品流动的角色日益突出,与本地生产直接调整并相互套利的情形相比,地区间价格联动水平暂时下降。但随着分工格局和供求联系逐步稳定,区际价格的联动性在2014年后重新增强。特别是2015年以后,seg5并未像seg3那样出现上升,而是趋于平稳并有所下降。这应当是商品流通效率变化的体现,说明动态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两地间交易活动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在信息技术逐渐普及的背景下,静态方法测算的以物流费用为主的交易成本不再是决定企业跨地区交易意愿和交易效率的主要因素。分产品来看,工业消费品在2008、2011和2012年这3个时点的AR1和SAR较高,达到0.9以上。这与静态方法测算结果的变化特征也存在对应关系,其背景分别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后的生产布局调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税传导、国内运输成本与零售价格——基于高铁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孙浦阳,张甜甜,姚树洁. 经济研究. 2019(03)
[2]方言多样性与市场一体化:基于城市圈的视角[J]. 丁从明,吉振霖,雷雨,梁甄桥. 经济研究. 2018(11)
[3]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国内市场分割吗?[J]. 范欣,宋冬林,赵新宇. 经济研究. 2017(02)
[4]距离、边界与一价定律的动态表现[J]. 张昊. 财贸经济. 2016(07)
[5]价格差异、市场分割与边界效应——基于长三角1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黄新飞,陈珊珊,李腾. 经济研究. 2014(12)
[6]再议国内区域市场是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对测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J]. 张昊. 财贸经济. 2014(11)
[7]国内市场如何承接制造业出口调整——产需匹配及国内贸易的意义[J]. 张昊.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8)
[8]中国城市边界效应下降了吗?——基于一价定律的研究[J]. 黄新飞,舒元,郑华懋. 经济学(季刊). 2013(04)
[9]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非政府因素探析——流通的渠道、组织与统一市场构建[J]. 王晓东,张昊. 财贸经济. 2012(11)
[10]政府竞争如何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关系再探讨[J]. 付强,乔岳. 世界经济. 2011(07)
本文编号:3414937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 2020,4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3 页
【部分图文】:
静态方法的测算结果
上述4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综合来看,seg1与seg3的趋势明显不同,说明seg1的下降并非简单地由地区间交易成本连续下降所致。seg3上升的理论动因较为单一,其在2009-2011年的表现应当是地区间交易成本扩大所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有所加剧可能是主要原因。但同时期的seg1保持基本稳定,说明这一过程叠加了地区间形成生产分工格局的过程。2012-2015年的变化也包含了逐渐形成跨地区分工格局的特点,即seg1因q ijt k 趋向于特定取值而减小,seg3因 q ˉ ijΤ k 逐渐变为确定性分布而逐渐下降至一个低于原先随机分布情形的水平并稳定下来。2015年以后seg3有所上升,跨地区分工格局演变或交易成本上升都会导致这一结果,而从seg1基本不变的事实来看,后者是更有可能的原因。seg1与seg3的结果总体上反映出了地区间形成生产分工,商品套利关系转变为供求互补关系的特点,这一推断能否与seg2与seg4的表现相印证呢?对于2012年seg2与seg4明显上升的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工业消费品类商品价格黏性较大,而该年份的相对价格变动加剧所致。其原理不难理解,因为对于价格黏性较大的商品而言,Δq ijt k 取值为0的情况较多;价格变动相对其他年份突然增多,会使非零取值的Δq ijt k 增加而扩大其方差,seg4将相应地上升。图2可以更直观地说明这一点:衣着、耐用消费品两种工业消费品在每个计算区间(共36个观测时点)中平均发生价格变动的次数为5次左右,且seg2的波动形式与之十分接近;而蔬菜、水产品为代表的生鲜食品价格变化十分频繁,seg2的变化趋势就与之没有明显关联。计算seg4的年度价格指数在2012年也出现类似的情况。若进一步追究其原因,则数据本身无法给出完整的答案;若考虑地区间逐渐形成生产分工的背景,则应代表商品流向发生了明显改变。从当时发生的事件来看,这可能是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及海啸以后,跨国公司为提升供应链“韧性”而调整制造业生产布局,影响国内各地区产业结构所致。上述表现印证了价格黏性对地区间价差的影响(Crucini等,2010),同时也说明,在一个年度内去除产品固定效应的做法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若不考虑2012年的情况,主要观察食品类的市场分割指数变动趋势,则seg2与seg1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seg4总体上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也与地区间形成分工生产格局情形下的推断相一致;而2015年以后可能出现的交易成本上升,是基于价格差分计算的seg4无法反映的,这也与前述理论分析相符。
再来看动态方法的测算结果seg5。如图3(a)所示,AR1和SAR两个指标反映的趋势是一致的。同时,本文采取的期间拓展和插值填补对计算结果的变动特征并无明显影响,且处理后AR1和SAR的表现更为接近。(b)是区分不同城市配对情形的结果,同省与邻省间市场分割度相对较低,符合一般认识。其基本走势与使用全体配对的情形一致。(c)是基于不同产品类别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食品类的市场分割度明显小于工业消费品,这一表现与两者在价格黏性上的差异一致。从走势来看,seg5在2014年以前整体呈上升态势。如前所述,考虑到地区间形成生产分工,这说明相对价格变动的主要动因正发生改变。跨地区商品流动的角色日益突出,与本地生产直接调整并相互套利的情形相比,地区间价格联动水平暂时下降。但随着分工格局和供求联系逐步稳定,区际价格的联动性在2014年后重新增强。特别是2015年以后,seg5并未像seg3那样出现上升,而是趋于平稳并有所下降。这应当是商品流通效率变化的体现,说明动态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两地间交易活动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在信息技术逐渐普及的背景下,静态方法测算的以物流费用为主的交易成本不再是决定企业跨地区交易意愿和交易效率的主要因素。分产品来看,工业消费品在2008、2011和2012年这3个时点的AR1和SAR较高,达到0.9以上。这与静态方法测算结果的变化特征也存在对应关系,其背景分别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后的生产布局调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税传导、国内运输成本与零售价格——基于高铁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孙浦阳,张甜甜,姚树洁. 经济研究. 2019(03)
[2]方言多样性与市场一体化:基于城市圈的视角[J]. 丁从明,吉振霖,雷雨,梁甄桥. 经济研究. 2018(11)
[3]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国内市场分割吗?[J]. 范欣,宋冬林,赵新宇. 经济研究. 2017(02)
[4]距离、边界与一价定律的动态表现[J]. 张昊. 财贸经济. 2016(07)
[5]价格差异、市场分割与边界效应——基于长三角1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黄新飞,陈珊珊,李腾. 经济研究. 2014(12)
[6]再议国内区域市场是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对测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J]. 张昊. 财贸经济. 2014(11)
[7]国内市场如何承接制造业出口调整——产需匹配及国内贸易的意义[J]. 张昊.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8)
[8]中国城市边界效应下降了吗?——基于一价定律的研究[J]. 黄新飞,舒元,郑华懋. 经济学(季刊). 2013(04)
[9]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非政府因素探析——流通的渠道、组织与统一市场构建[J]. 王晓东,张昊. 财贸经济. 2012(11)
[10]政府竞争如何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关系再探讨[J]. 付强,乔岳. 世界经济. 2011(07)
本文编号:3414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41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