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规制下企业废旧产品回收的动态决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06:34
制定科学可行的政策措施是促进企业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手段.在经典博弈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声誉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并将时间因素引入分析模型中,构建了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动态Stackelberg博弈模型.用该模型系统分析了无约束条件下、奖励条件下、惩罚条件下及奖惩条件下制造商废旧产品回收量、废旧产品回收率、制造商和零售量的利润、制造商的声誉、供应链系统利润,探索了每种政策措施的适用条件及绩效.研究发现,企业具有明显的趋利避害的属性,对于不同政策具有不同的适应时间;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惩罚和奖惩机制在提高回收率(量)和企业声誉的同时,却降低了不同主体与系统的利润;奖励机制对各类要素的作用是正向的,但是需要政府资金支持;奖惩机制的效用大小与政府规定的废旧产品回收率有关.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绿色转型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
【文章来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0,40(01)北大核心CSSCIEICSCD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图2废旧产品回收率??命题7?ffl?(剛式可以发现,奖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能够有效地改善零售商的利润,惩罚机制对零售商的??作用一直为负向影响,很有可能是制造商将政策成本转移给了市场中的零售商.??dS^(t)?krj(f(a?—?/?c?+?rfG1^))?(”2知2-4?脚2???
第1期??汪明凡等:不M环境规制下企业废旧产品商牧的动态决策研究??113??总体而言,相对千无任何约束的情形下,奖励机制能够大幅度提高市场需求暈,而惩罚机制和奖惩机制??(设定的参数符合0.2?=?m?<?*?=?|条件)对市场需求景的壤响呈负相关作用,且在政策实施的初期(本文将??其成为政策的适应期市场需求量有个快速的增长,表现为市场产品需求粘性,随着时间推移,市场需求貴??趋于一个稳态,如图5所示.奖励力度越大#场需求最越大,惩罚和奖惩力度越大,市场需求最反而越小,也??侧面说明企业的趋利避害的特点,与命题5中部分的结论相一致,具体如图.6?8所录.??图8奖惩情形下的市场需求??尽管无约束条件和奖励条件比较宽松,然而,并没有显著提高制造商废旧产品回收量?,设定科学合理的??政府规定回收率对于提高废旧产品回收最具有显著作用,如图7所示,奖惩机制下制造商废旧产品回收请最??大,奖励机制和无约束条件次之,惩罚机制的废旧产品回收量最小.同时,也可以发现随着奖励力度、惩罚力??度和奖惩力度(初始规定回收率低于临界值时P?<?&?=?1.74)的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景均呈上升趋勢,说??明任何一项政策对于废旧产品的回收都是有效的,只是幅度不一样.??图9不同环境规制下废旧产品回收量??图10奖励情形下的回收量??关于惩罚机制的有效性与政府规定的废旧产品回收率有关,可以发现政府规定的回收率越高,制造商废??旧产品的回收率越髙,如图13所示;政府规定的回收率越高,企业的声誉越低,如图16所示;废旧产品的回??收最与规定的回收率呈非线性关系,在临界区间内,随着政府规定的回收率提高,制造商废旧产品的回收量??
第1期??汪明凡等:不M环境规制下企业废旧产品商牧的动态决策研究??11.5??关于供应链系统利润,从图17和图18可以发现,相对宁无约束条件,奖励机制无疑会显著提高供应链??系统利润;惩罚机制负向作用供应链系统利润,随着惩罚力度的提高,系统利消减少,如图19所示;关于奖惩??机制对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情况,如图20所示,可以发现,在临界点前(#=?13至1句奖惩力度越大,供应??链系统利润越小,在临界点后5奖惩力度越大,供应链系统利润越大.??6研究结论与启示??6.1研究结论??1)制造商(企业)作为理性的社会主体,具有明显的趋利避害的属性.企业的这类属性表现为能够快速??适应对A身有利的政策,基本不存在政策的适应期,而相对于可能会损害ft身利益,最少在短斯会影响其收??益的政策,将存现一个短暂的政策适应期,然后才会趋于某一稳态.从数字仿真图可以看出,无论是关于市场??需求資、废旧产品回收量、废旧产品回收率,还是制造商声誉、制造商利润及供应链系统利润,奖励机制都??能够快速适应(图中不存在拐点),然而惩罚机制和奖惩机制均存在一定时间的政策适应期(图中尤=〇至2??时间段然后才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2)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随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回收废旧产品的单位收益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废旧产品的回收儀■、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制造商和零售最??的利润、制造商的声誉.制造商进行废旧产品回收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直接收益,表现为废旧产品的收??益,同时,随着企业回收产品数最增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大,M著提高企业声誉,增加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最同时,也可以发现,无论是企
本文编号:3567860
【文章来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0,40(01)北大核心CSSCIEICSCD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图2废旧产品回收率??命题7?ffl?(剛式可以发现,奖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能够有效地改善零售商的利润,惩罚机制对零售商的??作用一直为负向影响,很有可能是制造商将政策成本转移给了市场中的零售商.??dS^(t)?krj(f(a?—?/?c?+?rfG1^))?(”2知2-4?脚2???
第1期??汪明凡等:不M环境规制下企业废旧产品商牧的动态决策研究??113??总体而言,相对千无任何约束的情形下,奖励机制能够大幅度提高市场需求暈,而惩罚机制和奖惩机制??(设定的参数符合0.2?=?m?<?*?=?|条件)对市场需求景的壤响呈负相关作用,且在政策实施的初期(本文将??其成为政策的适应期市场需求量有个快速的增长,表现为市场产品需求粘性,随着时间推移,市场需求貴??趋于一个稳态,如图5所示.奖励力度越大#场需求最越大,惩罚和奖惩力度越大,市场需求最反而越小,也??侧面说明企业的趋利避害的特点,与命题5中部分的结论相一致,具体如图.6?8所录.??图8奖惩情形下的市场需求??尽管无约束条件和奖励条件比较宽松,然而,并没有显著提高制造商废旧产品回收量?,设定科学合理的??政府规定回收率对于提高废旧产品回收最具有显著作用,如图7所示,奖惩机制下制造商废旧产品回收请最??大,奖励机制和无约束条件次之,惩罚机制的废旧产品回收量最小.同时,也可以发现随着奖励力度、惩罚力??度和奖惩力度(初始规定回收率低于临界值时P?<?&?=?1.74)的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景均呈上升趋勢,说??明任何一项政策对于废旧产品的回收都是有效的,只是幅度不一样.??图9不同环境规制下废旧产品回收量??图10奖励情形下的回收量??关于惩罚机制的有效性与政府规定的废旧产品回收率有关,可以发现政府规定的回收率越高,制造商废??旧产品的回收率越髙,如图13所示;政府规定的回收率越高,企业的声誉越低,如图16所示;废旧产品的回??收最与规定的回收率呈非线性关系,在临界区间内,随着政府规定的回收率提高,制造商废旧产品的回收量??
第1期??汪明凡等:不M环境规制下企业废旧产品商牧的动态决策研究??11.5??关于供应链系统利润,从图17和图18可以发现,相对宁无约束条件,奖励机制无疑会显著提高供应链??系统利润;惩罚机制负向作用供应链系统利润,随着惩罚力度的提高,系统利消减少,如图19所示;关于奖惩??机制对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情况,如图20所示,可以发现,在临界点前(#=?13至1句奖惩力度越大,供应??链系统利润越小,在临界点后5奖惩力度越大,供应链系统利润越大.??6研究结论与启示??6.1研究结论??1)制造商(企业)作为理性的社会主体,具有明显的趋利避害的属性.企业的这类属性表现为能够快速??适应对A身有利的政策,基本不存在政策的适应期,而相对于可能会损害ft身利益,最少在短斯会影响其收??益的政策,将存现一个短暂的政策适应期,然后才会趋于某一稳态.从数字仿真图可以看出,无论是关于市场??需求資、废旧产品回收量、废旧产品回收率,还是制造商声誉、制造商利润及供应链系统利润,奖励机制都??能够快速适应(图中不存在拐点),然而惩罚机制和奖惩机制均存在一定时间的政策适应期(图中尤=〇至2??时间段然后才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2)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随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回收废旧产品的单位收益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废旧产品的回收儀■、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制造商和零售最??的利润、制造商的声誉.制造商进行废旧产品回收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直接收益,表现为废旧产品的收??益,同时,随着企业回收产品数最增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大,M著提高企业声誉,增加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最同时,也可以发现,无论是企
本文编号:3567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56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