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分工与集聚——基于淘宝村与专业市场互动机制的空间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23 21:23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对于交易效率和市场容量的改变,引发了产业分工与空间组织的深刻变革,传统时代受限于地理区位的等级化市场结构逐渐向更加扁平化、网络化的市场结构转变。电子商务催生了以"生产商—网商—消费者"为特征的新产业分工链与空间组织模式。在这个新模式中,生产和销售环节出现"虚拟集聚"和"实体集聚"的"双重集聚"趋势,虚拟集聚塑造虚拟邻近,而实体集聚产生实体邻近,邻近增大了交易发生的可能,提高了交易密度,进而进一步促进新的交易发生,提高整体交易效率。网商群体的迅速壮大并向产品供应端的集聚,推动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典型特征的新型实体专业市场的产生;与此同时,围绕新型实体专业市场,形成生产和销售紧密结合的新空间经济单元。在新型实体专业市场与淘宝村(镇)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发展关系:一方面,大量淘宝村(镇)的产生源于邻近既有实体专业市场,而淘宝村(镇)的发展壮大,促进实体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淘宝村产业的不断发展,孕育出新型实体专业市场,进而促进淘宝村在区域层面呈现"裂变式"增长和扩散。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互联网时代淘宝村的分工演化
20世纪80年代,以罗森、贝克尔、杨小凯、博兰、黄有光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在新的分析框架下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变为决策与均衡模型(杨小凯,2003),创立了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最核心的命题即分工的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杨小凯借鉴“冰山运输成本”(Samuelson,1952)模式提出交易效率的概念,用于构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解释框架,并对斯密、杨格的分工思想进行开拓性的发展。斯密—杨格定理指出:“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分工,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之中”(杨格、贾根良,1996)。新兴古典经济学引入交易效率,将上述理论解释为分工水平和市场容量同时被交易效率决定,即随着交易效率提高,分工水平和市场容量将同时提高。在分析城镇化问题时,新兴古典经济学提出决定一个城市地价最重要的因素是分工网络的大小,分工网络的大小由交易效率决定,后者取决于交易的地理模式;而交易的地理模式对交易效率的影响,又取决于专业化分工的水平。地理上集中的交易能够缩短每个人交易的行程,城镇化就是将一个大的交易网络集中到一个小地理空间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分工水平的过程。合理的交易的地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发挥分工的网络效应,促进分工深化。因此,交易效率、交易的地理模式以及分工水平相互依赖(见图1)。交易的地理模式就是分工的空间组织模式,本文基于此建构基础分析框架。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物质变革是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变成了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最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尤其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普及与物流网络的不断完善,地理空间所塑造的交易成本正快速下降,交易效率和市场容量因此发生巨变,从而深刻地影响传统时代的专业化分工与空间组织模式。信息基础设施对于时—空间的压缩和信息对称度的提高,一方面将大幅降低交易费用、改变交易模式,最终提高交易效率;另一方面,将快速扩大线上市场规模,塑造新的线上线下市场结构,引致专业化分工水平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进而深刻影响空间组织的区域集聚或是分离。基于专业化分工与空间组织分析框架,本文试图构建传统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分工与空间组织模式(见图2),为分析实体专业市场与淘宝村的互动发展关系奠定解释基础。
网商向产品供应端的集聚推动了新型专业市场的产生。初级阶段的网商往往就是产品生产者,或者网商常常靠近生产企业及其集群。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容量的扩张,产品的需求类型和规模迅速扩张,进而引致生产企业数量和纯网商数量的激增,双方用于搜索、配对的交易成本也随着联系次数的激增而显著增加。此时,邻近生产企业集群的新型实体专业市场所拥有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一方面生产企业可以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在专业市场上销售产品,并得到网商群体有效、及时的市场信息反馈,优化生产环节;另一方面网商群体可以以最低的价格在专业市场获得所需的产品,形成网络零售的价格竞争优势,并且能够要求生产企业按需生产。在这一新型实体专业市场中,有效整合生产企业和网络零售商的网上批发环节(网络批发商)迅速形成,并且成为降低生产环节与网络销售环节之间交易费用的重要构成。网络批发商群体,其中部分就是最终产品企业的销售部门,它们在实体专业市场内的集聚,向上可以集聚多元多样的产品资源,向下能够集聚众多网络零售商群体,形成完全不同于传统时代的产业分工和空间组织模式。这一模式基本是围绕新型专业市场展开的,新型实体专业市场往往邻近生产企业集群,网商群体则依赖新型实体专业市场生存,生产和销售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结合(图4)。二、实体专业市场与淘宝村和淘宝镇的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聚与裂变——淘宝村、镇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J]. 单建树,罗震东. 上海城市规划. 2017(02)
[2]新自下而上进程——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城镇化[J]. 罗震东,何鹤鸣. 城市规划. 2017(03)
[3]电子商务经济下江苏省淘宝村发展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 周静,杨紫悦,高文.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2)
[4]电子商务驱动下的乡村治理多元化重构研究——基于山东省曹县大集镇的实证[J]. 陈芳芳,罗震东,何鹤鸣. 现代城市研究. 2016(10)
[5]关系嵌入与创业集群发展:基于揭阳市军埔淘宝村的案例研究[J]. 梁强,邹立凯,王博,李新春. 管理学报. 2016(08)
[6]空间生产视角下广州里仁洞“淘宝村”的空间变迁[J]. 张嘉欣,千庆兰,陈颖彪,姜炎峰. 经济地理. 2016(01)
[7]政府支持对包容性创业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揭阳军埔农村电商创业集群的案例分析[J]. 梁强,邹立凯,杨学儒,孔博. 南方经济. 2016(01)
[8]淘宝村形成过程研究:以东风村和军埔村为例[J]. 曾亿武,邱东茂,沈逸婷,郭红东. 经济地理. 2015(12)
[9]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J]. 凌守兴. 商业研究. 2015(01)
[10]社会创新因素促进“淘宝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浙江丽水为例[J]. 崔丽丽,王骊静,王井泉. 中国农村经济. 2014(12)
本文编号:3648012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互联网时代淘宝村的分工演化
20世纪80年代,以罗森、贝克尔、杨小凯、博兰、黄有光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在新的分析框架下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变为决策与均衡模型(杨小凯,2003),创立了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最核心的命题即分工的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杨小凯借鉴“冰山运输成本”(Samuelson,1952)模式提出交易效率的概念,用于构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解释框架,并对斯密、杨格的分工思想进行开拓性的发展。斯密—杨格定理指出:“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分工,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之中”(杨格、贾根良,1996)。新兴古典经济学引入交易效率,将上述理论解释为分工水平和市场容量同时被交易效率决定,即随着交易效率提高,分工水平和市场容量将同时提高。在分析城镇化问题时,新兴古典经济学提出决定一个城市地价最重要的因素是分工网络的大小,分工网络的大小由交易效率决定,后者取决于交易的地理模式;而交易的地理模式对交易效率的影响,又取决于专业化分工的水平。地理上集中的交易能够缩短每个人交易的行程,城镇化就是将一个大的交易网络集中到一个小地理空间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分工水平的过程。合理的交易的地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发挥分工的网络效应,促进分工深化。因此,交易效率、交易的地理模式以及分工水平相互依赖(见图1)。交易的地理模式就是分工的空间组织模式,本文基于此建构基础分析框架。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物质变革是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变成了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最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尤其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普及与物流网络的不断完善,地理空间所塑造的交易成本正快速下降,交易效率和市场容量因此发生巨变,从而深刻地影响传统时代的专业化分工与空间组织模式。信息基础设施对于时—空间的压缩和信息对称度的提高,一方面将大幅降低交易费用、改变交易模式,最终提高交易效率;另一方面,将快速扩大线上市场规模,塑造新的线上线下市场结构,引致专业化分工水平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进而深刻影响空间组织的区域集聚或是分离。基于专业化分工与空间组织分析框架,本文试图构建传统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分工与空间组织模式(见图2),为分析实体专业市场与淘宝村的互动发展关系奠定解释基础。
网商向产品供应端的集聚推动了新型专业市场的产生。初级阶段的网商往往就是产品生产者,或者网商常常靠近生产企业及其集群。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容量的扩张,产品的需求类型和规模迅速扩张,进而引致生产企业数量和纯网商数量的激增,双方用于搜索、配对的交易成本也随着联系次数的激增而显著增加。此时,邻近生产企业集群的新型实体专业市场所拥有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一方面生产企业可以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在专业市场上销售产品,并得到网商群体有效、及时的市场信息反馈,优化生产环节;另一方面网商群体可以以最低的价格在专业市场获得所需的产品,形成网络零售的价格竞争优势,并且能够要求生产企业按需生产。在这一新型实体专业市场中,有效整合生产企业和网络零售商的网上批发环节(网络批发商)迅速形成,并且成为降低生产环节与网络销售环节之间交易费用的重要构成。网络批发商群体,其中部分就是最终产品企业的销售部门,它们在实体专业市场内的集聚,向上可以集聚多元多样的产品资源,向下能够集聚众多网络零售商群体,形成完全不同于传统时代的产业分工和空间组织模式。这一模式基本是围绕新型专业市场展开的,新型实体专业市场往往邻近生产企业集群,网商群体则依赖新型实体专业市场生存,生产和销售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结合(图4)。二、实体专业市场与淘宝村和淘宝镇的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聚与裂变——淘宝村、镇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J]. 单建树,罗震东. 上海城市规划. 2017(02)
[2]新自下而上进程——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城镇化[J]. 罗震东,何鹤鸣. 城市规划. 2017(03)
[3]电子商务经济下江苏省淘宝村发展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 周静,杨紫悦,高文.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2)
[4]电子商务驱动下的乡村治理多元化重构研究——基于山东省曹县大集镇的实证[J]. 陈芳芳,罗震东,何鹤鸣. 现代城市研究. 2016(10)
[5]关系嵌入与创业集群发展:基于揭阳市军埔淘宝村的案例研究[J]. 梁强,邹立凯,王博,李新春. 管理学报. 2016(08)
[6]空间生产视角下广州里仁洞“淘宝村”的空间变迁[J]. 张嘉欣,千庆兰,陈颖彪,姜炎峰. 经济地理. 2016(01)
[7]政府支持对包容性创业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揭阳军埔农村电商创业集群的案例分析[J]. 梁强,邹立凯,杨学儒,孔博. 南方经济. 2016(01)
[8]淘宝村形成过程研究:以东风村和军埔村为例[J]. 曾亿武,邱东茂,沈逸婷,郭红东. 经济地理. 2015(12)
[9]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J]. 凌守兴. 商业研究. 2015(01)
[10]社会创新因素促进“淘宝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浙江丽水为例[J]. 崔丽丽,王骊静,王井泉. 中国农村经济. 2014(12)
本文编号:3648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64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