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23 19:1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开始出现由“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深刻变革,全球经济社会形态也开始出现从“工业社会”转向“服务社会”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大国。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在全球化分工中的竞争优势开始逐步消退,原有的产业结构难以继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急需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中国寻求稳定的发展引擎。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能发挥巨大作用,同时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重组重要驱动力量。学术界目前对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相关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对集聚现象的描述以及特征的总结上,对其集聚的动力机制缺乏系统的分析,对其集聚效应的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与制造业的联动方面。而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相关研究中,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都是制造业,在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之间关系的研究上...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
1.1.2 新常态下我国亟需寻找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结构转型升级新路径
1.1.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的相互影响日益显著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产性服务业
2.1.2 区域空间结构
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关理论
2.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关研究进展
2.3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3.1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2.3.2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展
2.4 研究综述
2.4.1 本文研究的合理性
2.4.2 本文研究的必要性
2.4.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动力机制及特征
3.1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简述
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动力机制
3.2.1 追求范围经济
3.2.2 减少信息传输成本
3.2.3 竞租理论驱动
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
3.3.1 内生因素
3.3.2 外生因素
3.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特征
3.4.1 集聚水平不均衡分布
3.4.2 细分行业差异化集聚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4.1 生产性服务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作用的一般模式
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下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4.2.1 区域职能分工结构重组
4.2.2 区域等级规模结构重组
4.2.3 区域空间形态多中心化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与空间格局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研究范围
5.1.2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
5.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及数据来源
5.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度
5.2.2 数据来源
5.3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总体集聚水平与模式
5.3.1 长三角地区生产服务业总体集聚水平
5.3.2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务业总体集聚模式
5.4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结构
5.4.1 长三角地区生产服务业整体集聚空间结构
5.4.2 长三角地区生产服务业分行业集聚空间结构
5.4.3 长三角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格局——以上海为例
5.5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
5.5.1 总体呈现点状集聚格局
5.5.2 各行业差异显著
第六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下的长三角区域空间重构
6.1 产业空间重组与职能分工差异化
6.1.1 城市层面: 产业空间重组与城市功能拓展
6.1.2 区域层面: 产业结构优化与职能分工差异化
6.2 产业集聚层级化与新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形成
6.2.1 城市层面: 产业集聚层级化
6.2.2 区域层面: 新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形成
6.3 多空间尺度下的多中心化
6.3.1 城市层面: 中心城区和市域的多中心化
6.3.2 区域层面: 长三角地区的多中心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835160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
1.1.2 新常态下我国亟需寻找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结构转型升级新路径
1.1.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的相互影响日益显著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产性服务业
2.1.2 区域空间结构
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关理论
2.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关研究进展
2.3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3.1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2.3.2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展
2.4 研究综述
2.4.1 本文研究的合理性
2.4.2 本文研究的必要性
2.4.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动力机制及特征
3.1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简述
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动力机制
3.2.1 追求范围经济
3.2.2 减少信息传输成本
3.2.3 竞租理论驱动
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
3.3.1 内生因素
3.3.2 外生因素
3.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特征
3.4.1 集聚水平不均衡分布
3.4.2 细分行业差异化集聚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4.1 生产性服务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作用的一般模式
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下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4.2.1 区域职能分工结构重组
4.2.2 区域等级规模结构重组
4.2.3 区域空间形态多中心化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与空间格局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研究范围
5.1.2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
5.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及数据来源
5.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度
5.2.2 数据来源
5.3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总体集聚水平与模式
5.3.1 长三角地区生产服务业总体集聚水平
5.3.2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务业总体集聚模式
5.4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结构
5.4.1 长三角地区生产服务业整体集聚空间结构
5.4.2 长三角地区生产服务业分行业集聚空间结构
5.4.3 长三角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格局——以上海为例
5.5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
5.5.1 总体呈现点状集聚格局
5.5.2 各行业差异显著
第六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下的长三角区域空间重构
6.1 产业空间重组与职能分工差异化
6.1.1 城市层面: 产业空间重组与城市功能拓展
6.1.2 区域层面: 产业结构优化与职能分工差异化
6.2 产业集聚层级化与新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形成
6.2.1 城市层面: 产业集聚层级化
6.2.2 区域层面: 新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形成
6.3 多空间尺度下的多中心化
6.3.1 城市层面: 中心城区和市域的多中心化
6.3.2 区域层面: 长三角地区的多中心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835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83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