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加息对中国溢出效应传导渠道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美元加息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 参考:《亚太经济》2017年04期
【摘要】:构建了包含联邦基金利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PPI、CPI和Shibor这6个变量在内的VAR模型,对模型进行了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后,美元加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降反升,是推动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渠道;人民币短期内贬值对物价上涨的推动作用不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外贸易是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影响我国物价水平与货币市场利率的主要方式,其中,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对于国际金融市场冲击的反应并不显著。大宗商品价格是美元加息对我国溢出效应的主要传导渠道,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相对强弱才是决定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更深层次的因素。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a VAR model which includes the federal funds rate, the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index, the dollar / RMB exchange rate index and the Shibor. The impulse response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of the model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 dollar raises interest rates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 are rising rather than falling, which is the main channel for pushing up prices in China. The depreciation of the yuan in the short term is less effective than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 in pushing up prices. Foreign trade is the main way that commodity price and exchange rate affect the price level and money market interest rate of our country. Among them, the response of China's money market interest rate to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is not remarkable. Commodity prices are the main conduit for spillover effects of US dollar rate hikes on China, and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the U.S. economy and the global economy is the deeper factor determining the change in commodity prices.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区域货币合作的金融发展收敛因素研究”(批准号12BJ105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27.12;F8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枫;商品价格面临特大周期转折[J];证券导刊;2005年09期
2 杜晓燕;孙玄聪;朱品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我国通胀预期的联动性研究[J];价格月刊;2011年03期
3 方世圣;;大宗商品价格与美元的关系[J];上海国资;2011年01期
4 许鸿斌;;欧债危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及对策[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1年03期
5 陈玉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国内通货膨胀——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评论;2011年05期
6 纪敏;陈玉财;;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J];中国金融;2011年18期
7 ;1988年12月上旬城市集市主要商品价格[J];中国物价;1989年01期
8 ;1990年1月上旬城市集市主要商品价格[J];中国物价;1990年02期
9 ;1990年3月上旬城市集市主要商品价格[J];中国物价;1990年04期
10 ;1990年10月上旬城市集市主要商品价格[J];中国物价;1990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齐鲁商品交易中心总裁 李珩迪;中国经济新态下大宗商品价格难有表现[N];中国黄金报;2014年
2 本报驻泰国记者 李宁 本报驻南非记者 苑基荣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刘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来“双刃剑”效应[N];人民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李铮;大宗商品价格下行 全球经济遇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年
4 光大期货 车勇;美元紧扣商品脉搏[N];证券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维波;大宗商品价格“冬长春短”[N];中国证券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夏青;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通胀影响有限[N];证券日报;2010年
7 马忠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反复震荡[N];中国冶金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官平;叙局势峰回路转 商品价格再度回落[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记者 陶冶;商品价格下降为美通胀减压?[N];金融时报;2006年
10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 李廷;能源商品价格回调减弱国内通胀压力[N];中国能源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舒;大宗商品价格对利率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7年
2 叶丽;商品价格互换及在中国的应用初探[D];浙江大学;2009年
3 钱梁英;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周期性背离的货币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4 柯怡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底wF;中国利率水平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前瞻反应[D];外交学院;2012年
6 肖明;商品货币汇率变动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边学涛;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交叉相关性与结构成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8 李爽;商品价格变化对通胀知觉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9 付敏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9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91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