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基于社交网络大数据的个人征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03:58
【摘要】:随着中国的信用体系加速构建,随着全民信用意识的快速提升,中国的信用社会正加速到来!其中,征信体系的建设是建设信用社会的重要环节。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征信的内涵与外延已经大大扩大了,征信数据来源不仅包括传统数据,如信贷数据等,还包括基于互联网交易、互联网社交的网络行为数据,征信应用场景也不仅仅限于金融行业,而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征信业已迎来了大数据发展的时代。其中,互联网社交大数据是重要的征信数据来源。本文从国内外大数据个人征信产业的发展来论述大数据对个人征信的意义和价值,进而通过国内社交网络产业的发展来论述社交网络大数据对个人征信产业的影响;在理论层面,本文从数据采集、数据模型、数据服务等环节,定性的对社交网络大数据对个人征信的价值做了分析;在数据层面,本文基于传统的信用分析“5C”模型,用“社交”要素替代“抵押”要素,创新性的提出了网络行为信用分析“5C”模型,从数据采集、数据模型、数据服务等环节,同时结合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的实例,基于新的“5C”模型定量的研究和分析了社交网络大数据个人征信。本文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通过理论分析,社交网络大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征信数据来源,对个人征信业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提供更加广泛、更加真实的数据来源,可以构建更多维度的数据模型,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场景,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和个人征信业务从金融领域向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扩展;通过数据分析,网络行为大数据可以涵盖所有征信要素,可以作为个人信用分析的数据来源,具有非常高的完整性,其中,社交网络大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数据来源,占据较高的权重;阿里和腾讯的个人征信业务具备一定的数据多样性和业务完整性,可以独立开展各自有特色的个人征信业务,这两家公司各自具备有优势的数据来源,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阿里和腾讯的数据来源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导致数据不全面和应用场景的不足,也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才有了百行征信的成立。
【图文】:

示意图,信用资本,资金安全,示意图


图 2-1 吴氏信用资本内涵和外延示意图[25]分析方法用分析是指为了规避和防范风险,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调查和研究,以保证资金安全。要建立信用分析评估体系,,

征信,个人信用,个人征信,个人信用信息


图 2-2 征信人群覆盖率 来源:《中国征信》杂志,嘉银新金融研究院整理第三、从应用场景的角度来分析,目前央行个人征信业务所提供的产品主要包品(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提示、个人信用信息概要)和增值产品(个人信息提示、个人信用报告数字解读),主要用于金融行业(如商业银行、贷款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华;;好的个人征信让融资更方便[J];理财;2019年03期

2 从宝辉;;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征信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9年02期

3 从宝辉;;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征信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北方金融;2019年02期

4 朱波;陈梅生;从宝辉;;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征信权益保护[J];河北金融;2019年06期

5 ;滥用个人征信,是对信用社会的失信[J];协商论坛;2019年05期

6 曹鑫光;刘泽宁;;浅谈个人征信的重要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08期

7 刘晋晋;;个人征信市场化发展与创新监管机制探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9年03期

8 姜川;;我国个人征信相关问题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03期

9 杨东;徐信予;;百行征信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信息安全;2018年02期

10 郭金易;张杰艳;吴成;;我国大学生个人征信标准及体系建立之刍议——基于校园消费信贷平台乱象[J];中国市场;201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吴明理;李信见;袁雪莉;赵竹青;姜全;杨辰;;个人征信制度下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探析[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2 杨晟;王正洪;施元元;;基于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分析的个人征信评估模型[A];2017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7年

3 ;第二章 呵护信用靠自己[A];远离信用“黑名单”——征信知识读本[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丽玲 陈秀兰;加强个人征信信息法律保护[N];山西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陈果静;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升级[N];经济日报;2020年

3 本报记者 欧阳晓红;借钱给陌生人,你敢吗?[N];经济观察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刘艳;个人征信开闸静等“发令枪响”[N];经济观察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沈念祖 梁嘉琳 实习记者 李阳 张楠;诸侯割据:千亿个人征信江湖[N];经济观察报;2015年

6 本报记者 沈念祖 实习记者 张楠;个人征信市场 芝麻信用想玩一把大的[N];经济观察报;2015年

7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洪佳佳;我省个人征信自助查询率98.7%[N];海南日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彭扬;个人征信信息权益保护再上新台阶[N];中国证券报;2020年

9 首席记者 张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纳入个人征信记录[N];西安日报;2019年

10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更严个人征信报告让“失信寸步难行”[N];深圳特区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志鹏;我国个人征信市场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2 艾茜;个人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文野;我国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D];河北金融学院;2019年

2 王庆顺;基于社交网络大数据的个人征信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3 张丽;美国现代个人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4 刘晓霞;论私营个人征信机构监管体系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5 周高印;互联网个人征信业务的监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6 曹流;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7 陶磊;中国互联网个人征信市场的垄断问题与法律对策[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8 黄慧琦;我国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法律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9 郭鹏飞;金融监管视角下个人征信的混合模式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10 高春亚;互联网个人征信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675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675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f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