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网络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
【图文】:
博士学位论文个网络的传染也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复杂网络的介质中心并不是网络的物理中心,而是传染中心节点。2.2.3 紧密中心在复杂网络中,有两种方式可以描述方式可以描述网络的紧密程度,一是通过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距离之和的倒数来描述,采用这种描述方式时,这种方式下,节点的紧密度越小,网络越松散;一是通过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距离的平均数来描述,这种情况下,节点的紧密度越大,网络越松散。在本文中,采用第二种 方 式 来 测 量 网 络 的 紧 密 中 心 与 网 络 的 紧 密 度 , 在 文 献 中 也 被 称 为 偏 心 距(Eccentricity),其中偏心距最小的节点称为网络的紧密中心,网络的平均偏心距被用来描述网络的紧密程度。下图 2.3 是二个网络的偏心距示例。
基于复杂网络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节点(金融机构)的影响是风险主要方面。图 2.5 是 Inaoka 等人 2004 年研究的日本银行间支付数据网络,该网络被证实为无标度网络。在图 2.5 中不同颜色的节点表示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连接的颜色深度表示支付交易的频度,可以看到大量的金融机构只有很少的连接,而很少的处于网络中心的节点有大量的连接。类似的网络结构如 Rama con 等人 2010年研究的 2007 年的由 125 家巴西银行组成的银行间债务网络。在金融网络中,不管是从债务还是从支付角度看,一般认为规模更大金融机构更稳定,因为大的金融机构管理更规范,从道德层面看政府因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原因也不会让大的金融机构倒闭,金融机构都倾向于同大的金融机构交易,因此大的金融机构拥有大量的金融网络连接,而小的金融机构只有很少的金融网络连接,这也是形成无标度网络的主要原因。下图 2.5 是 2004 年日本银行间支付网络和 2007 年巴西银行债务网络的结构图。
博士学位论文Boss 等人 2004 年研究的 2000-2003 年奥地利银行债务网络以及 Bech 等人2010 年研究的 2006 年的美国联邦基金网络具备无标度网络的特性,也是典型的小世界网络。金融网络展现出小世界网络的特性原因是,金融机构一般都会与大的金融机构交易,而大的金融机构只是金融网络中很少部分的节点,于是小的金融机构总是可以通过有限的几个大金融机构形成彼此之间的间接连接,小的金融机 构 之 间 的 网 络 连 接 长 度 不 会 太 长 , 于 是 形 成 了 小 世 界 网 络 。 下 图 2.6 是2000-2003 年奥地利银行间债务网络以及 2006 年美国联邦基金网络结构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03期
2 王松奇;在加大开放深化改革中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J];西南金融;2004年11期
3 张维;;论系统性金融风险控险机制的建设[J];管理世界;2005年06期
4 张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理论导刊;2005年01期
5 董小君;;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特殊机理[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47期
6 向贤军;;如何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J];时代金融;2006年08期
7 马勇;;系统性金融风险:一个经典注释[J];金融评论;2011年04期
8 温博慧;袁铭;;加总模式变迁视角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演进评述[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08期
9 何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03期
10 谭瓦厦;;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研究刍议[J];中国外资;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葛志强;张立光;姜全;;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实证及宏观审慎管理对策[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2 刘桂荣;;征信体系建设: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新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中国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2 记者 牛娟娟;当前仍需做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工作[N];金融时报;2012年
3 本报评论员;维护金融稳定 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N];金融时报;2012年
4 记者 孙红娟;野村证券: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正积聚[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5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潘正彦;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紧迫性增加[N];上海证券报;2013年
6 姚玉洁 杜放;系统性金融风险远犹未远?[N];国际商报;2013年
7 项峥;严防系统性金融风险[N];经济参考报;2013年
8 董小君 博士;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特殊机理及化解对策[N];金融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苗燕;央行要求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N];上海证券报;2009年
10 张平 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浅谈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揭示[N];中国审计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岩渠;基于复杂网络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2 章秀;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王大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监管与防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王靖国;顺周期行为机制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与实证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巫卫专;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与监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于华鑫;山东省系统性金融风险识别及其估测[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3 孙晓宁;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4 许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与防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太云;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6 姜云峰;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7 刘霞;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3年
8 徐亚丽;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监测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9 杨丽;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与预测[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10 甘绍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衡量和防范对策[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9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799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