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金融科技、数字普惠金融与国家金融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0-12-07 05:47
  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大数据与深度学习不断进化、金融服务模式与产品发生重大变革,全球普惠金融经历了"微型金融→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的演进与发展。在全球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国加快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并从国家层面制定发展战略。中国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国际金融治理的话语权,构建数字普惠金融的长效监管机制,大力建设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进而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全球竞争力。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3期 第130-141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金融科技、数字普惠金融与国家金融竞争力


2011年、2015年与2018年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比分析

场景,背景,数字


2016年,20国集团(G20)峰会召开,“数字普惠金融(Digitial Inclusive Finance)”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峰会发布由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lobal Partnership for Financial Inclusion,简称GPFI)制定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以下简称《原则》),提出了8项原则与66条建议,成为推广数字普惠金融的首个国际性共同纲领。对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界定,《原则》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泛指一切通过使用数字金融服务以促进普惠金融的行动”。不过《原则》也指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具体内容,涵盖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支付、转账、储蓄、信贷、保险、证券、财务规划和银行对账单服务等),通过数字化或电子化技术进行交易,如电子货币(通过线上或者移动电话发起)、支付卡和常规银行账户[3](P58)。GPFI指出,“作为近十年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伟大创新——数字金融,包括移动支付、网上银行、P2P、在线保险、众筹等,成功地提高了低收入人群、老人、年轻人、妇女、农民、中小企业和其他被金融排斥的人群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4](P19)。当前,全球普惠金融发展正面临着历史性发展机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迅速崛起。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在于“成本低、速度快、覆盖广”[5](P2-4),它能弥补传统普惠金融的不足、突破传统普惠金融的瓶颈、丰富普惠金融的产品与形式[6](P156-157)。随着以互联网(包括IOT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的进化,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工具以及商业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并为所有行业发展提供了颠覆性动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驱动力[7](P49-55)。同理,金融科技也对普惠金融领域产生了颠覆式创新作用。基于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矩阵交叉视角分析,可见金融科技在支付与清算、借贷与融资、投资理财、风险管理、金融监管以及其他领域全面渗透,并催生全新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应用场景(如图1)。

分析框架,国家,数字,竞争力


国家的金融竞争力是指一国比他国金融行业能够更有效地将金融资源用于转换,向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实现更多价值之动态系统的能力[13](P136)。金融竞争力能够反映一国金融发展的水平,不但考量了金融市场效率,而且考量了金融市场的可信赖性与信心[14](P50)。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取决于构成金融体系的资本与货币两个市场运行状况,金融竞争力是国家金融体系、效率、成本与活动的综合竞争能力,它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构成[15](P62-71)。深化国家金融竞争力的指标研究,将直接推进金融理论深化发展,同时为金融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有两大竞争力权威报告。其一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它以全球竞争力指数4.0(GCI4.0)为基础,提供了对141个经济体经济前景的评估,分为4个支柱12个指标(如表2):有利环境(制度、基础设施、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宏观经济稳定性),人力资本(健康、技能水平),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体系、市场规模)以及创新生态系统(商业活力和创新能力)。该报告主要是全要素的全球经济体竞争力排名,子指标主要是从金融体系维度构建,并未专注于对国家金融竞争力予以评价。其二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它将金融竞争力列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子系统,并将其分为四要素: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与银行部门效率竞争力[16](P71-74),前三类可视为资本市场竞争力,最后一类可视为货币市场竞争力。该报告的IMD金融竞争力评价体系较为权威与科学,其采取了突出重点要素方法,把股票市场、银行部门分别作为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重要构成,来构建金融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本文对于国家金融竞争力的分析主要借鉴该评价体系。本文在借鉴《世界竞争力报告》的基础上,把金融科技、数字普惠金融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绘成图2。如图2所示: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突破,金融科技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的融合性日益增强,催生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兴起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非同于传统普惠金融,在于它通过深化金融科技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成本、提高金融效率、增强金融活力以及提升金融服务,从而有利于提高其成本竞争力、效率竞争力、活力竞争力以及服务竞争力,进而提升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众所周知,金融体系主要由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组成,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竞争力与货币市场竞争力时,也为最终提升国家金融竞争力提供了源源动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283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唐文进,李爽,陶云清.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9(06)
[2]金融科技是提升中国金融业全球竞争力突破口[J]. 胡滨.  当代金融家. 2019(07)
[3]金融竞争力、信贷扩张与经常账户不平衡[J]. 王伟,王茜,汪玲.  国际金融研究. 2019(06)
[4]普惠金融国际实践的主要模式比较[J]. 马绍刚,冯丝卉.  上海金融. 2018(01)
[5]监管科技 渐行渐近[J]. 胡滨.  当代金融家. 2017(11)
[6]普惠金融的发展实践及其启示[J]. 蓝虹,穆争社.  金融与经济. 2017(08)
[7]发展普惠金融是全球共识[J]. 贝多广.  金融博览. 2017(05)
[8]数字普惠金融的价值[J]. 胡滨.  中国金融. 2016(22)
[9]国际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调查:进展、比较与启示[J]. 孙天琦,汪天都,蒋智渊.  金融监管研究. 2016(04)
[10]移动支付能够有效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吗?——基于肯尼亚M-PESA的探讨[J]. 任碧云,张彤进.  农村经济. 2015(05)



本文编号:2902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902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8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