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财政赤字货币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10:35
  近期,"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观点引起学术界的激烈讨论。本文简要阐述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概念,分析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以及赤字货币化的阻力,并展望未来可能的投向、使用途径与时机。 

【文章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23期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什么是财政赤字货币化
二、支持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依据
    (一)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时滞更短。
    (二)二级市场上发行国债会产生挤出效应。
    (三)货币宽松政策面临失效的可能性。
    (四)与传统财政扩张相比,能降低未来税负。
    (五)资金能够精准投放,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当下实行财政赤字货币化可行性与合理性
    (一)可行性。
    (二)合理性。
    (三)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利于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四、实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阻力与弊端
    (一)法律禁止。
    (二)恶性通货膨胀。
    (三)央行失去独立性。
    (四)破坏财政纪律。
    (五)诱发金融风险,扭曲金融市场定价机制。
    (六)诱发“流动性陷阱”。
五、应理性看待并科学使用赤字货币化
    (一)理性看待赤字货币化。
    (二)科学使用赤字货币化。
六、疫情下财政赤字货币化可能的投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性看待财政困境 慎用财政赤字货币化[J]. 周春生,冯科.  行政管理改革. 2020(07)
[2]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必要性讨论[J]. 刘尚希,盛松成,伍戈,余永定,张明,张斌.  国际经济评论. 2020(04)



本文编号:2939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939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8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