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生产率悖论与银行盈利能力
发布时间:2020-12-26 23:40
本文手工搜集了2007—2019年29家上市银行的金融科技(Fintech)投入数据,借助DEAMalmquist模型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银行生产率悖论进行了验证,并从银行盈利能力视角解释这一现象。研究发现,现阶段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对生产率的正向溢出并不显著,一定程度存在生产率悖论。金融科技投入通过降低成本收入比提升了上市银行总体盈利水平,但对各类银行的资产利用效率均影响甚微,其"降本"作用优于"增效",生产率效应渠道存在阻滞。商业银行在提高金融科技投入的同时增进内部要素的互补性,贯通生产率效应渠道,是跨越金融科技投入生产率悖论的关键。本文研究结论为更好地配置金融科技资源来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章来源】:财经科学. 2020年1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上市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与营业支出之比上市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与营业支出之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慎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 赫国胜,马妍妮. 财经科学. 2020(05)
[2]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实证检验[J]. 于波,周宁,霍永强. 南方金融. 2020(03)
[3]信息技术、劳动力结构与企业生产率——破解“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之谜[J]. 何小钢,梁权熙,王善骝. 管理世界. 2019(09)
[4]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行为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理财的视角[J]. 邱晗,黄益平,纪洋. 金融研究. 2018(11)
[5]金融科技:内涵、逻辑与风险监管[J]. 皮天雷,刘垚森,吴鸿燕. 财经科学. 2018(09)
[6]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J]. 黄益平,黄卓. 经济学(季刊). 2018(04)
[7]互联网金融助解“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 王馨. 金融研究. 2015(09)
[8]互联网金融加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 郭品,沈悦. 南开经济研究. 2015(04)
[9]信息化密度、信息基础设施与企业出口绩效——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李坤望,邵文波,王永进. 管理世界. 2015(04)
[10]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J]. 沈悦,郭品. 金融研究. 2015(03)
本文编号:2940663
【文章来源】:财经科学. 2020年1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上市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与营业支出之比上市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与营业支出之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慎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 赫国胜,马妍妮. 财经科学. 2020(05)
[2]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实证检验[J]. 于波,周宁,霍永强. 南方金融. 2020(03)
[3]信息技术、劳动力结构与企业生产率——破解“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之谜[J]. 何小钢,梁权熙,王善骝. 管理世界. 2019(09)
[4]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行为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理财的视角[J]. 邱晗,黄益平,纪洋. 金融研究. 2018(11)
[5]金融科技:内涵、逻辑与风险监管[J]. 皮天雷,刘垚森,吴鸿燕. 财经科学. 2018(09)
[6]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J]. 黄益平,黄卓. 经济学(季刊). 2018(04)
[7]互联网金融助解“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 王馨. 金融研究. 2015(09)
[8]互联网金融加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 郭品,沈悦. 南开经济研究. 2015(04)
[9]信息化密度、信息基础设施与企业出口绩效——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李坤望,邵文波,王永进. 管理世界. 2015(04)
[10]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J]. 沈悦,郭品. 金融研究. 2015(03)
本文编号:2940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94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