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金融治理动向、应对措施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1-03-05 02:02
2020年初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面性、不可预知性和需求—供给双抑制性的特点,对金融市场运行、传统金融理论、金融业务模式产生明显冲击。此次疫情也暴露出金融治理的"内生性"局限,并促使金融治理表现出治理焦点的扩展、治理理念的重构、治理目标群体的延伸三方面发展动向。金融治理体系包含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和治理规则四个要素,需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框架上进行建构,并采取措施应对此次疫情的冲击。疫情冲击后中国金融治理将出现以内生性治理为主向全面治理方向发展、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治理理念、数字化金融治理要求增强、国内全面金融治理与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深度融合等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金融经济学研究.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疫情的特点及对金融发展的冲击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特点
1. 全面性。
2. 不可预知性。
3.需求—供给双抑制性。
(二)疫情对金融市场运行的冲击
(三)疫情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冲击
(四)疫情为金融业务模式带来挑战与机遇
三、疫情冲击下金融治理的局限与发展动向
(一)金融治理的“内生性”局限
(二)金融治理焦点的扩展
(三)金融治理理念的重构
(四)金融治理目标群体的延伸
四、金融治理体系建构下金融战“疫”的应对措施
(一)金融治理体系建构的要素
(二)金融治理体系的建构层次
(三)金融战“疫”的应对措施
五、疫情冲击后中国金融治理的发展趋势
(一)以内生性治理为主向全面治理方向发展
(二)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治理理念
(三)数字化金融治理要求的增强
(四)国内全面金融治理与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灾害经济学研究综述[J]. 唐彦东,于汐. 灾害学. 2013(01)
[2]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及应对思考[J]. 卫兴华,孙咏梅. 经济学动态. 2009(05)
[3]危机应对的经济学原理[J]. 樊纲. 北京社会科学. 2003(03)
本文编号:3064370
【文章来源】:金融经济学研究.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疫情的特点及对金融发展的冲击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特点
1. 全面性。
2. 不可预知性。
3.需求—供给双抑制性。
(二)疫情对金融市场运行的冲击
(三)疫情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冲击
(四)疫情为金融业务模式带来挑战与机遇
三、疫情冲击下金融治理的局限与发展动向
(一)金融治理的“内生性”局限
(二)金融治理焦点的扩展
(三)金融治理理念的重构
(四)金融治理目标群体的延伸
四、金融治理体系建构下金融战“疫”的应对措施
(一)金融治理体系建构的要素
(二)金融治理体系的建构层次
(三)金融战“疫”的应对措施
五、疫情冲击后中国金融治理的发展趋势
(一)以内生性治理为主向全面治理方向发展
(二)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治理理念
(三)数字化金融治理要求的增强
(四)国内全面金融治理与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灾害经济学研究综述[J]. 唐彦东,于汐. 灾害学. 2013(01)
[2]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及应对思考[J]. 卫兴华,孙咏梅. 经济学动态. 2009(05)
[3]危机应对的经济学原理[J]. 樊纲. 北京社会科学. 2003(03)
本文编号:3064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06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