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的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1:19

  本文关键词:《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的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收费体制的改革,随之而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凸显。在此背景下,1999年初成立了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三部门组成的全国助学贷款部际协调小组,并在教育部设立了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由此,为使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工作顺利进行,经国务院批准,同年5月13日正式出台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即《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试点工作正式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武汉、西安、南京等八个城市启动。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截止2013年,累计998.90万人获得助学贷款,审批金额1032.08亿元。其中537.53万人获得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审批金额535.62亿元;461.37万人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审批金额496.46亿元。各省份(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880.17万人办理助学贷款,审批金额850.04亿元;中央部属院校118.74万人办理助学贷款,审批金额182.04亿元。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制度本身的缺陷,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实施至今十六年来,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关于助学贷款的文献,了解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结合高校贫困生的现状,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背景、政策的执行、政策执行的效果等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对该政策进行政策分析,着重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中贫困生认定路径和助学贷款回收中还款率低问题,旨在找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两项创新:一、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此体系将与学生毕业后的个人或家庭的房贷、车贷形成一体,以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回收中还款率低的问题;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认定我国高校贫困生量化标准,让真正贫困的大学生上学,以促进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高校贫困生 制度完善 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7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3
  • 1.1 研究政策的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政策的背景11-12
  • 1.1.2 研究的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6
  • 1.2.1 国外对助学贷款的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对助学贷款的研究现状14-16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16-20
  • 1.3.1 准公共产品理论16-17
  • 1.3.2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17-18
  • 1.3.3 教育公平理论18-19
  • 1.3.4 人力资本理论19-20
  • 1.4 相关概念界定20-21
  • 1.4.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
  • 1.4.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20-21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21-23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21
  • 1.5.2 研究方法21-23
  • 第二章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描述23-28
  • 2.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背景23-24
  • 2.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内容的梳理24-26
  • 2.2.1 国家助学贷款纲领性政策内容的概述24-25
  • 2.2.2 财政部、教育部、金融机构相关配套政策内容的概述25-26
  • 2.3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补充条款概述26-28
  • 2.3.1 改革财政贴息方式26
  • 2.3.2 还贷年限延长26-27
  • 2.3.3 大力发展生源地助学贷款27
  • 2.3.4 提高助学贷款的贷款额度27-28
  • 第三章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执行28-36
  • 3.1 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制分析28-29
  • 3.1.1 全国学生贷款部际协调小组职能分析28
  • 3.1.2 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职能分析28
  • 3.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贷款管理中心职能分析28-29
  • 3.1.4 学校学生贷款管理中心职能分析29
  • 3.1.5 国家助学贷款指定经办银行职能分析29
  • 3.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执行程序分析29-32
  • 3.2.1 贷款的申请条件29-30
  • 3.2.2 贷款的发放办理过程30
  • 3.2.3 贷款的偿还期限、利率30-31
  • 3.2.4 贷款的贴息划拨31-32
  • 3.2.5 贷款的回收方式32
  • 3.3 当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执行效果分析32-36
  • 3.3.1 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办情况32-33
  • 3.3.2 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情况33-35
  • 3.3.3 校源地助学贷款发放情况35
  • 3.3.4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情况35-36
  • 第四章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36-41
  • 4.1 政策性目标与商业性属性的矛盾,惜贷凸显36-37
  • 4.1.1 国家助学贷款的目标36
  • 4.1.2 国家助学贷款的属性36-37
  • 4.1.3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政策性目标与商业性属性的矛盾分析37
  • 4.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中贫困生认定难37-38
  • 4.2.1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贫困生认定主要方法37-38
  • 4.2.2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38
  • 4.2.3 动态原则38
  • 4.3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中贷款回收慢,还款率低38-41
  • 4.3.1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情况概述39
  • 4.3.2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问题现状分析39-40
  • 4.3.3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低的影响40-41
  • 第五章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41-44
  • 5.1 缺乏统一的量化指标体系41
  • 5.2 诚信缺乏,虚假贫困证明多41
  • 5.3 贫困生认定工作缺乏连续性41-42
  • 5.4 就业压力大,,还款能力有限42
  • 5.5 借款学生不自律,信用缺失42
  • 5.6 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惩治措施42-44
  • 第六章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的对策和建议44-50
  • 6.1 调和政策性目标与商业性属性的矛盾44-45
  • 6.1.1 全面整合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性目标和商业性属性44
  • 6.1.2 改变国家助学贷款主体,建立政策性银行44-45
  • 6.2 完善贫困生认定程序45-46
  • 6.2.1 建立科学、合理、统一的量化指标体系45-46
  • 6.2.2 健全我国高校贫困生资格监督体系46
  • 6.3 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46-50
  • 6.3.1 从政府角度46-47
  • 6.3.2 从银行角度47-48
  • 6.3.3 从高校角度48-50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50-52
  • 7.1 结论50-51
  • 7.2 展望51-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张慧;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的风险与机遇[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22期

2 方方,王义秋;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邓有高;国家助学贷款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经济论坛;2003年23期

4 王为民;国家助学贷款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分析[J];企业经济;2003年08期

5 李彦华,曹凤才;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4期

6 孙建平,杜冰;浅谈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尉清平,任喜雨,范亮春;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开展的对策[J];经济论坛;2004年16期

8 张香敏 ,田丽;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困境的原因探析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6期

9 许乐鑫 ,魏三勇;开展国家助学贷款高校面临的两大难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4年24期

10 陈迪秋;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分析[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二级市场开发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廖茂忠;沈红;;公共利益: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生长点[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范元伟;;国家助学贷款的校际差异性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易凌;何跃国;;国家助学贷款走出困境的新途径——一种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程亮;;高校新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原因及对策分析[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青;丁木金;魏瑞荣;刘汉波;段国华;张翼飞;冯振华;;国家助学贷款信用评价体系及模型的构建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7 黄维;沈红;;制度变迁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学生贷款的偿还、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入学”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8 范亮;;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曹夕多;;国家助学贷款市场与信息不对称[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陆昊;;国家助学贷款的困境与完善——基于银行“惜贷”现象的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纯;国家助学贷款创纪录[N];安徽日报;2004年

2 吴国华;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难点及建议[N];金融时报;2003年

3 燕志华 朱源根;国家助学贷款将快速走进高校[N];新华日报;2000年

4 王晖;国家助学贷款可代偿[N];河南日报;2007年

5 刘书云 郭久辉;银行求利润学校避风险 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缩水[N];江苏法制报;2006年

6 尹晓燕;国家助学贷款经历“7年之痒”[N];中华新闻报;2006年

7 代乐;去年我省共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5亿[N];贵州日报;2008年

8 记者 沈沁芳;我省高校1.2亿元国家助学贷款开始发放[N];发展导报;2008年

9 记者 褚艳;我省2009级新生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完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蒋夫尔;新疆为基层就业毕业生代偿学费[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维;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宋振;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创新及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陈建国;国家助学贷款相关主体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宋飞琼;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魏新;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相关制度运行及设计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6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左涛;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与实践[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博;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曹思敏;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申请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3 滑然;中美高等教育国家助学贷款计划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潘红梅;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及其防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妙;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6 王逦琳;《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的政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徐团团;国家助学贷款新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微微;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李长城;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许国稳;国家助学贷款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的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09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