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站域公共空间使用绩效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核心城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轨道交通站域公共空间使用绩效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核心城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轨交站域 公共空间 使用绩效 评价 影响因素 上海
【摘要】: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针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绩效从使用强度、波动幅度、活动复合度等方面初步建立评价框架和综合评价方法,并选取上海核心城区10个典型站域中的13个广场类公共空间进行评价,然后侧重对影响使用绩效的4类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影响权重初步排序,并提出未来上海核心城区轨交站域公共空间优化的建议。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18)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联合研究中心重点课题成果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当前我国高密度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底已有35个城市在建轨道交通,16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线路总计64条,运营长度约1980km,轨道交通站域正逐渐成为高密度大城市的一类典型区域;但随着轨交站域引入大量人流和开发强度增加,一方面功能组群和人群构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志平;张明星;;城市设计中的一些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孙倩;李兵营;;城市滨水岸线景观规划浅析——以龙口市滨海景观休闲带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严先琴;周元培;;心灵的空间——浅析景观设计中坐椅设计的“人性化”理念[J];青年文学家;2010年17期
4 寿宝海;;对商业街规划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5 刘丽娟;;夜间城市商业地段外部环境设计方法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何峰;柳肃;;张谷英村乡土建筑的开放空间艺术特色[J];热带地理;2011年04期
7 付蓓;李秀;;生活的空间 交流的场所——绵阳市火炬广场改造设计有感[J];四川建筑;2006年04期
8 秦砚瑶;李隽;;延续传统 审慎创新——大理古城古榕会馆设计思考[J];四川建筑;2006年06期
9 程小波;周均清;;公共建筑空间环境动态导向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2007年04期
10 陈茜夷;;住宅建筑空间和景观环境的整合目标与原则初探[J];四川建筑;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家宁;国内滨海景观无障碍设计初探[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2 张伟业;岭南地区中型法院建筑的地域适应性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冯卫杰;山西静乐县传统村落形态对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诗,陈建;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探析[J];规划师;2003年09期
2 李海燕,吕富s,
本文编号:1172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7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