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装配式梁-柱-叠合楼板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4 05:22

  本文关键词:装配式梁-柱-叠合楼板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装配式RC框架-核心筒结构 中间节点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抗震性能


【摘要】:为研究高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以某高度100 m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原型,选取中间层(17层)和顶层(33层)典型的中间节点,设计足尺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考察节点的刚度、承载力、开裂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耗能能力等指标,并研究了拼缝及梁钢筋锚固方式对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与现浇节点对比试验表明:梁纵筋在节点中采用贯通或有效锚固方式的抗震性能基本一致;现浇节点与装配式节点抗震性能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弯曲或弯剪复合破坏,节点区交叉裂缝明显;随轴压比减小,节点区梁端拼缝剪切变形增大,柱端、叠合梁拼缝变形不明显。
【作者单位】: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10B02)
【分类号】:TU973.31
【正文快照】: 0引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工业化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通过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框架结构具有施工质量高、建设速度快、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优点[1-2]。装配式框架结构中,采用梁、柱预制,节点区后浇的形式,梁钢筋在节点区内贯通或者有效锚固,柱钢筋贯穿节点区并采用套筒灌浆连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伟;李英民;杨治洪;郑清;;平面RC框架夹心节点与传统节点抗震性能对比试验[J];建筑结构;2009年04期

2 吴涛,李红星,朱佳宁,白国良;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及设计计算方法[J];建筑科学;2003年04期

3 刘建伟;李英民;杨治洪;夏洪流;单亮;;空间RC框架夹心节点与传统节点抗震性能对比试验[J];工业建筑;2009年02期

4 秦新刚;改善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方法的研究[J];江苏建筑;1994年03期

5 王力;闫世杰;郑圆;张成龙;;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6 吴涛;邢国华;刘伯权;白国良;黄华;;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10期

7 崔建宇;车轶;孙建刚;宋玉普;渡边史夫;;配筋形式对框架顶层角节点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8期

8 年飞;;浅析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若干因素[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2期

9 刘春阳;李振宝;马华;韩建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空间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06期

10 郝永昶,李忠献,周炜,康谷贻,胡庆昌,徐云扉;钢筋混凝土分体柱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光;吴转琴;尚仁杰;;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蔡建国;朱洪进;冯健;;低周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世构体系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程浩德;;考虑剪拉比影响的预应力扁梁内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顾欣;王岩;;浅析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5 刘海峰;王全;郭涛;;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6 秦新刚;徐明;;P—Δ效应对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7 陈明;高鹏;;带垫板的双肢C形钢斜节点抗震性能分析[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施卫星;朱伯龙;杨续义;;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简体与环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9 邹昀;林晖;马卫强;;具有自复位功能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10 刘春阳;李振宝;高等利;;钢筋混凝土框架空间节点抗震性能比较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治洪;RC框架夹心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傅剑平;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杨文伟;管桁结构搭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4 曾磊;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1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221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7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