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规”的转型、冲突与用地整合
本文关键词:“三规”的转型、冲突与用地整合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的问题、困境与矛盾形成的倒逼机制对现有规划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三规合一"面临着由"协调"向"整合"的转型。"三规"的差异与矛盾主要体现为编制体系的独立、用地分类的差异和用地控制边界的冲突等方面,提出"三规合一"必须加强规划编制、用地类型与用地控制边界的整合,从短期、近期和远期3个层次整合"三规"编制体系,构建统一的用地分类标准,实现"三规"用地类型的整合,以"四线"整合"三规"的用地边界,实现城乡用地的刚性与弹性控制。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成都市新都区规划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423、5117835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42014kf0261)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三规合一”由“协调”向“整合”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期,城市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和空间无序蔓延等问题形成的倒逼机制对城乡空间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一层面的规划已无法综合统筹城乡转型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现有的空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唯山;;“三规”关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重点的转移[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5期
2 王国恩;张媛媛;;城市增长边界的效能及对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J];规划师;2012年03期
3 柴明;;“两规”协调背景下的城乡用地分类与土地规划分类的对接研究[J];规划师;2012年11期
4 王吉勇;;分权下的多规合一——深圳新区发展历程与规划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1期
5 赵华勤;张如林;杨晓光;周焱;;城乡统筹规划: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1期
6 周劲;杨成韫;王承旭;;一本书·一张图·一份表:存量型规划动态更新机制探讨[J];规划师;2013年05期
7 牛慧恩;陈宏军;;现实约束之下的“三规”协调发展——深圳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丹;王梦珂;p(田史彦;朱小平;;2000年以来日本行政管理与规划体系修正的评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2期
2 王吉勇;;分权下的多规合一——深圳新区发展历程与规划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1期
3 官卫华;王耀南;;城乡统筹视野下的农村规划实施管理创新——以南京为例[J];城市规划;2013年10期
4 曹铁军;;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9期
5 祝春敏;张衔春;单卓然;吴必虎;;新时期我国协同规划的理论体系构建[J];规划师;2013年12期
6 占思思;盛鸣;樊华;;城乡统筹视角下总体规划中“规划区”划定方法探讨——以驻马店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6期
7 刘晓斌;温锋华;;系统规划理论在存量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模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2期
8 周婷婷;熊茵;;基于存量空间优化的城市更新路径研究[J];规划师;2013年S2期
9 林盛均;;城市规划体系中“三规”协调的综合平台构建——江西省贵溪市年度实施计划编制[J];规划师;2013年S2期
10 赵维威;;浅谈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4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尹向东;朱江;周健;;基于重大建设项目的“四规”协调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慧莲;;浅析近期建设规划中高效城市建设平台的搭建——以铜陵市近期建设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规划实施)[C];2013年
3 吕冬敏;;浙江县市域总规中“两规”衔接的评估和改进对策[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4 左为;吴晓;;“城乡统筹”三问:我国城乡统筹研究综述[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5 孙保磊;;“两规合一”冲突检测体系与检测方法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6 洪明;邵波;;浙江县市域“多规合一”探索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7 张家豪;;中心城区区划合并的土地利用影响效应分析[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8 周显坤;董珂;;议边定界——对建设用地边界管理的辨析与思考[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C];2014年
9 吴松涛;马夕光;;传统控详—规划管理单元—城市发展单元——城市规划管理单元规划发展趋势的探索与思考[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 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文芳;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韩青;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协调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3 张洪波;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组织与协同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申立;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区县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俊蜻;县域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的技术框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余焱;基于浙江省、重庆市对比研究下的重庆市县(区)城乡总体规划研究初探[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李扬;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4 杨晟;基于土地利用模拟的城市径流污染负荷变化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5 王淼;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魏琨;基于库存管理的城市增长边界扩展方式模拟[D];浙江大学;2013年
7 彭芳;曲靖麒沾马城市群人口增长趋势及规划指引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8 陈哲;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成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姜瑞;我国“三规合一”实践、问题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10 贾林;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问题及改进途径[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富海,陈宏军,邹兵,施源;近期建设规划:从“配菜”变成“正餐”——《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检讨与对策》编制工作体会[J];城市规划;2002年12期
2 牛慧恩,陈宏军;试论我国战略规划编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圳国土规划试点工作中的一些体会[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3 冯现学;对公众参与制度化的探索——深圳市龙岗区“顾问规划师制度”的构建[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4 牛慧恩;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2004年11期
5 邹兵,钱征寒;近期建设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协同编制设想[J];城市规划;2005年11期
6 陈建华;王国恩;;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途径[J];城市规划;2006年12期
7 龙瀛;何永;刘欣;杜立群;;北京市限建区规划:制订城市扩展的边界[J];城市规划;2006年12期
8 陈宏军;施源;;城市规划实施机制的逻辑自洽与制度保证——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实践[J];城市规划;2007年04期
9 罗震东;;分权与碎化——中国都市区域发展的阶段与趋势[J];城市规划;2007年11期
10 周剑云;戚冬瑾;;我国城市用地分类的困境及改革建议[J];城市规划;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出台建设用地置换办法[J];城市规划通讯;2006年19期
2 顾月蕾;;《物权法》视角下电网建设用地若干问题的研究[J];华东电力;2008年11期
3 ;建设用地项目[J];城市住宅;2008年07期
4 ;河北建设用地闲置达2.58万亩[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05期
5 ;部委动态[J];城市规划;2009年09期
6 何胜琴;;浅论晋城地区闲置建设用地的集约配置[J];山西建筑;2011年02期
7 童秋英;罗长林;汪如民;蔡娜;肖勇;;武汉市建设用地报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J];城市勘测;2011年05期
8 傅强;宋军;王天青;;生态网络在城市非建设用地评价中的作用研究[J];规划师;2012年12期
9 殷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27期
10 王新生;张合兵;张秋霞;;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秀燕;陈松林;;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区域分异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诗苑;陈松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建设用地时空动态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晓磊;於忠祥;;试论建设用地置换在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安徽省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4 袁志良;彭锦辉;王思奇;;建设用地清理试点作法与问题剖析[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5 孙荣第;宋宇江;;对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的探讨——以鞍山市为例[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6 贺燕;;新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7 李琳;陈松林;邓华灿;;基于分形理论的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福州市为例[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8 陈华;邓传明;狄秀梅;;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的探讨[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查松;张京祥;;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困境及其原因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汤怀志;吴克宁;靳取货;;对区域公路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发展探讨[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兴局;长兴鼓励建设用地复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李恩平;建设用地的经济学分析[N];经济日报;2004年
3 颜晨;北京第二次土地联席会将为土地政策定调 建设用地在调控重点[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4 湖南省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禹盛初;建设用地怎样跟踪检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赵黎明;建设用地的置换方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柳尧杰;我市建设用地文章“破题”[N];莱芜日报;2007年
7 冯军 冯国南 俞义;今年建设用地启动指标5595亩[N];宁波日报;2007年
8 记者 黄志军邋通讯员 李欣松;我区去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同比下降11.53%[N];法治快报;2008年
9 魏继禄邋记者 魏有景;加强供后监管 规范建设用地[N];南昌日报;2008年
10 田扬 张继军;滁州市实施建设用地置换工作月报制度[N];安徽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李效顺;基于耕地资源损失视角的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亚丽;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碳排放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5 李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动态监测及其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陆张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孙利;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志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陈煜红;重庆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韩晓宇;基于人本经济视角的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龙;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张红欣;石家庄市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姚小薇;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4 刘宗强;山地型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尹菊琴;建设用地增长分析及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何良将;现行建设用地配置模式真的管用吗?[D];浙江大学;2010年
7 宿洪超;吉林省县域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梁发超;省域建设用地扩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敏;澧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及潜力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郝方方;基于城镇化进程的甘肃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01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30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