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空间规划初探——以广州市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规划为例
本文关键词:体育产业空间规划初探——以广州市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规划为例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体育产业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其空间规划愈发重要。在探析体育产业相关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功能区是一种成熟的空间布局形态,并从该视角出发,以广州为例,提出体育产业空间规划应注重集群式规划、明确空间重点、促进城体融合,具体的规划方法可包括"分级规划"、"分类引导"、"多种规划模式"等。
【作者单位】: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2015—K3—024、2015—R2—022)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C13B04)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012A01080001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10014467)
【分类号】:TU984.14
【正文快照】: 0引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于2014年10月颁布实施,该意见提出要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及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同时其空间集聚布局也被赋予重要意义,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兵;董春华;;体育产业集群形成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年02期
2 方春妮;刘勇;;区域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06期
3 苏睿;;国外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现状与启示——关于加快发展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春妮;体育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娜娜;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娜;;我国体育产业集群发展浅析[J];大家;2012年10期
2 王建;詹康;姚鲆;周志勇;;江西省体育旅游业集群发展的形成机制及发展思路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1年01期
3 王樱桃;;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体育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12期
4 谭宏;陆宇嘉;;基于DEA模型的体育产业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李谦;;体育产业基地研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02期
6 金向红;;江苏省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周风祥;马云霞;;伊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马上运动项目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4年01期
8 李明;王淑华;鞠明海;;循环经济理念下绥化市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13年06期
9 郭淑君;祖瀚卿;;浅析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价值与策略[J];搏击(体育论坛);2014年11期
10 韩文超;贺松;李亚洲;;国内外体育产业集群空间发展模式及启示[J];规划师;201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亚伟;;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可行性因素分析[A];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万翠琳;;中国体育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模式及支持体系构建研究[A];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刘飞平;龚秋玲;;高校园区体育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研究[A];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邵玉辉;;我国区域体育产业非均衡发展环境分析[A];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盼盼;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演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宋昱;中国体育产业的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1994-201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林会;区域体育产业增长极培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董新平;物联网产业成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许松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6 杨倩;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7 李亚慰;区域体育经济产业布局与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马德浩;人口结构转变下的中国体育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燕燕;我国体育产业融合成长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10 彭晶晶;中国体育产业市场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程程;产业集群视角下富阳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毅;成都金马国际体育城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章悦慈;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宋芳芳;苏南地区休闲体育产业集聚发展构想[D];成都体育学院;2012年
5 朱洁;体育产业发展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6 弓文;我国体育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代婷;“两型社会”视野下城市圈(群)体育资源集约配置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8 张秀红;西安市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产业政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9 黄娟;影响文化产业集群生成和发展的因素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唐阳成;长沙高档健身俱乐部服务运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三庚;论商业集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刘青;大型体育竞赛在解决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杨少雄;;武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条件与路径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李相如,李丽莉,朱红;北京群众体育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杨颖;企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组织关联机理分析[J];长江论坛;2004年04期
6 郑凌云;产业集聚视野下的高技术园区发展[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7 罗良忠,史占中;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J];当代财经;2003年03期
8 魏守华;企业集群中的公共政策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6期
9 唐娟;;美国蒙大拿州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实例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7年11期
10 芮明杰;中国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思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斌;[N];市场报;2002年
2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刘鹏;[N];中国体育报;2010年
3 贾海红 邓宇 李雯;[N];中国体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剑锋;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唐华;产业集群论[D];四川大学;2004年
3 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蔚;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张淑静;产业集群的识别、测度和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庄军;旅游产业集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任群;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进士;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珂;;空间规划体系建设重构:国际经验及启示[J];改革;2008年01期
2 克劳兹·昆斯曼;唐燕;;多中心与空间规划[J];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01期
3 王金岩;吴殿廷;常旭;;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困境与模式重构[J];城市问题;2008年04期
4 蔡玉梅;吕宾;潘书坤;杨枫;;主要发达国家空间规划进展及趋势[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06期
5 李远;;联邦德国空间规划实施机制与我国现状的比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刘慧;樊杰;王传胜;;欧盟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7 高中岗;;瑞士的空间规划管理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2期
8 冯存均;叶远智;;浙江省空间规划协调与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6期
9 张丽君;;欧盟空间规划与凝聚政策的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11期
10 杨志恒;;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框架构想[J];科学与管理;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江帆;;战略空间规划——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可行之路?[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天新;杨保军;;国家级空间规划在发达国家的演变趋势[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卢震;鲁静姣;;建立“中国式”空间规划体系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粟亚娟;;战略空间规划中的制度设计思考——以伊河上游战略空间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段坤;刘博敏;;地方园区空间规划策略初探——对地方园区空间规划的适宜性解析[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吕斌;陈睿;;区域与城乡统筹下空间规划方法的哲学思考[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刘佳燕;;论“社会性”之重返空间规划[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乔森;夏有才;;理性的规划——关于空间规划的思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宋拾平;;我国现行空间规划的问题分析及创新建议[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胡飞;杨昔;;我国各类空间规划的比较、协调与整合蓝图设想[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约;市县空间规划改革将启[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2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蔡玉梅;明晰功能定位 明确层级关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3 记者 文慧 特约记者 朱素芳;江汉区出台区域空间规划[N];湖北日报;2009年
4 ;开放空间规划[N];抚顺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洪波;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环南明湖区域空间规划[N];丽水日报;2009年
6 记者 邵珍;上海启动生态网络空间规划[N];文汇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葛蕃 实习记者 张三林;榆林启动智慧城市建设[N];榆林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储白珊 张静雯;落实主体功能 建设绿色城镇[N];福建日报;2014年
9 本报首席记者 何晓蓉 成都市社科院 余梦秋;产城联动优化 转型强大引擎[N];成都日报;2014年
10 通讯员 张敬波;省政府为“美丽汉中”把脉定位[N];汉中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龙瀛;面向空间规划的微观模拟:数据、模拟与评价[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珍贞;生态学理念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运用[D];兰州大学;2011年
2 宋拾平;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延辉;中国当代空间规划体系形成、矛盾与改革[D];浙江大学;2006年
4 刘小丽;跨界合作下的欧盟空间规划实践经验及对珠三角规划整合的启示[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赵晶晶;宜家家居商场空间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慧;准格尔旗大路旅游新区整体空间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路云;基于碳排放情景模拟分析的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张路诗;围填海空间规划体系的整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郑琳;成德绵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10 梁晓娜;生态策略在智慧城市空间规划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3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30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