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本构模型初探
本文关键词: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本构模型初探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循环荷载 (不)稳定疲劳 非线性黏弹塑性疲劳模型 临界应力
【摘要】:为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的疲劳本构模型,提出了3个疲劳基本元件:弹性疲劳元件(HF)、黏性疲劳元件(NF)和塑性疲劳元件(YF)。通过疲劳基本元件的组合建立了稳定疲劳模型(广义开尔文与伯格斯疲劳模型)与不稳定疲劳模型(非线性黏弹塑性疲劳模型);当且仅当n1时,非线性黏弹塑性疲劳模型才可完整模拟岩石的减速疲劳、等速疲劳和加速疲劳3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黏弹塑性疲劳模型可较好的模拟岩石的疲劳变形规律;若疲劳变形规律具有明显的减速、等速及加速阶段,则加速疲劳参数n将随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增大而减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用临界应力比而非临界应力设计疲劳试验的参数,可能更为合理。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fatigue constitutive model of rock under cyclic loading, 3 basic fatigue components are presented: elastic fatigue element (HF), viscous fatigue element (NF) and plastic fatigue element (YF). By combining the basic elements to establish a stable model of fatigue fatigue (generalized Kelvin and Boggs fatigue model) and unstable fatigue model (nonlinear visco elastic plastic fatigue model); if and only if N1, nonlinear visco elastic plastic fatigue model can complete the simulation of rock fatigue, fatigue and isokinetic deceleration accelerated fatigue 3 a st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linear viscoelastic plastic fatigue model can simulate the fatigue deformation law of rock better. If the fatigue deformation law has obvious deceleration, isokinetic and acceleration stages, the accelerated fatigue parameter n will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sign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fatigue test by the critical stress ratio rather than the critical stress may be more reasonable.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丁宁[2015]2037号) 贵州大学人才引进可研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14)26号)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岩石工程中,经常遇到有关岩石的疲劳问题。比如,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游库水位的周期性变动、能源储库注采、承受周期性荷载作用的公路铁路路基等。可见,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的变形特性,对科学评价岩石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葛修润等[1]通过改变上下限应力的循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修润,蒋宇,卢允德,任建喜;周期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2 蒋宇,葛修润,任建喜;岩石疲劳破坏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及声发射特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3 杨永杰;宋扬;楚俊;;循环荷载作用下煤岩强度及变形特征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4 樊秀峰;简文彬;;砂岩疲劳特性的超声波速法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5 冯春林;吴献强;丁德馨;吴永丰;;周期荷载作用下白砂岩的疲劳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6 刘杰;李建林;邓华锋;张超峰;李映霞;;宜昌砂岩三角波加载段变形速率预测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7 刘杰;李建林;张玉灯;朱婷;杨姗姗;李映霞;;循环载荷下岩体能量特征及变形参数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8 倪骁慧;李晓娟;朱珍德;;不同频率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细观疲劳损伤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9 席道瑛;杜峗;席军;易良坤;徐松林;;饱和砂岩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黏弹性性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10 任建喜,蒋宇,葛修润;单轴压缩岩石疲劳寿命影响因素试验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江;鲜学福;王鸿;;循环载荷作用下周期充水岩石变形规律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朱昌星;阮怀宁;朱珍德;罗润林;;锦屏深埋长大引水隧洞围岩蠕变特性仿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3 高杰;王在泉;程金遥;张晓娟;;水位下降诱发深厚表土井壁的附加应力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4 李道娟;许江;杨红伟;李树春;;循环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砂岩变形特性实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5 石振明;张力;;锦屏绿片岩分级卸荷流变规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6 许江;李树春;唐晓军;陶云奇;杨红伟;;基于声发射的岩石疲劳损伤演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杨永杰;王德超;王凯;黄冬梅;;煤岩强度及变形特征的微细观损伤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宿辉;李长洪;;不同围压条件下花岗岩压缩破坏声发射特征细观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9 任浩楠;徐进;聂明;刘建锋;;三轴循环荷载下大理岩阻尼参数的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1期
10 冯春林;冯超博;吴永丰;冯福贤;毕忠伟;;循环荷载下岩石应变率双因素模型实验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丽丰;许江;杨红伟;汪金能;张媛;;材料试验机载荷-位移关系的测定[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樊秀峰;简文彬;;岩土材料疲劳损伤过程的数值跟踪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明;刘新荣;;周期循环荷载下Kelvin蠕变模型特性探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永杰;王德超;王凯;黄冬梅;;煤岩强度及变形特征的微细观损伤机理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德超;杨永杰;李玉寿;陈绍杰;;煤样蠕变变形规律及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周忠良;屠晓利;;大理岩单轴受压破坏过程的声发射特征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忠良;屠晓利;;大理岩单轴受压破坏过程的声发射特征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平;;岩质边坡分析中的流变问题[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吕明;何平;吕松江;;软硬互层带作为高层建筑极端持力层的分析与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樊秀峰;简文彬;;岩体疲劳损伤声波特性的试验与数据分析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同彬;深部岩石蠕变特性试验及锚固围岩变形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邓华锋;库水变幅带水—岩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杨文东;复杂高坝坝区边坡岩体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钦;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邵太升;黄沙矿上保护层开采卸压释放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孟筠青;煤层高压脉动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曾杰;深埋硬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赵宝云;岩石拉、压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地下大空间洞室施工控制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刘小军;浅变质碎裂围岩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隧道洞口工程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浩;高煤级煤储层水力压裂的裂缝预测模型及效果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卫宏;武山铜矿北矿带胶结充填采场力学性能及声发射监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雷宇;砂、泥岩压缩、回弹、破裂实验与裂缝成因的初步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胡京涛;尾砂胶结充填体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娜;自然与饱水状态下金川二矿区深部岩石流变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6 刘英杰;十天高速公路安康西段变质软岩填料大型三轴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马灏;汕头软土在不规则循环荷载下的动力性能分析[D];汕头大学;2011年
8 孙倩;隧道施工过程围岩损伤破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赵岩;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荷载释放规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俊;地震作用下边坡安全系数确定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盛斌;邓建;彭建华;;充填物对岩石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2 许江;鲜学福;王鸿;;循环载荷作用下周期充水岩石变形规律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3 郭乃胜;赵颖华;郭扬;;单周期荷载作用下纤维沥青路面的动态响应[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李朝阳,宋玉普,赵国藩;混凝土疲劳残余应变性能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席道瑛,刘斌,刘卫,易良坤;饱和多孔岩石弛豫衰减对时间和温度的依赖性[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6期
6 陈运平 ,席道瑛 ,薛彦伟;循环荷载下饱和岩石的滞后和衰减[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7 许江,大久保诚介,鲜学福;循环载荷对三城目安山岩变形特性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8 许江,王维忠,杨秀贵,王鸿;细粒砂岩在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变形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9 王鸿;许江;杨秀贵;;循环载荷条件下岩石塑性滞回环的演化规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杜云,张春明,尾崎,
本文编号:1344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34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