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整体强制反应位移法

发布时间:2018-01-07 16:03

  本文关键词: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整体强制反应位移法 出处:《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下结构 震害特征 整体强制反应位移法 抗震分析与设计


【摘要】:基于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主要受周围土层变形控制这一基本思想,在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强制反应位移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新的抗震设计方法——整体强制反应位移法.新方法将土层变形施加到计算模型的整个土层有限元上以模拟地震作用,避免了原方法所施加土层变形传递到远离模型边界位置会发生衰减的现象.结合上海市某地铁车站的计算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基本特点.同时以动力时程法为基准,分析了该方法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计算效果.研究表明,整体强制反应位移法的计算结果与动力时程法符合较好,设计理念体现了地下结构的震害机制,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法.
[Abstract]:Based on the basic idea that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under the earthquake, the method of forced response displacement is used in the seismic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a new seismic design method, the integral forced response displacement method, is discussed,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oil layer is applied to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f the whole soil layer to simulate the earthquake action. It avoids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soil layer applied by the original method will decay away from the boundary of the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calculation example of a subway station in Shanghai,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the method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dynamic time-process metho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method under different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global forced response displacement metho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ynamic time-process method. The design concept embodies the earthquake damage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and is a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seismic design metho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524)
【分类号】:TU93;TU352.11
【正文快照】: 近年来,地下工程大力发展,成为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工程.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地下结构抗震性能优于地面结构,并没有充分重视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致使地下结构抗震研究发展相对迟缓.直至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各种地下结构均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地下结构抗震才引起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振瀛,刘洁;地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地下空间;1998年03期

2 张玉辉 ,刘万涛;地下结构防水渗漏问题的探讨[J];水利天地;2001年05期

3 娄奕红,刘喜元,彭俊生;地下结构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的计算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5年03期

4 洪兵;;简述地下结构的设计方法[J];民防苑;2005年05期

5 毛建政;地下结构渗漏治理施工方法初探[J];安徽建筑;2005年01期

6 王海波,解国梁,杨光,汪志强;一个地下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分析方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杜义欣;刘晶波;伍俊;杜修力;;常规爆炸下地下结构的冲击震动环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刘晶波;李彬;;地铁地下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9 郜东明;谭跃虎;马伟江;;地下结构的抗浮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6年07期

10 徐家云;戴皓华;;地下结构的抗震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拴成;陈拓其;;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评价[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刘志贵;万仁辉;;与地下结构抗震相关的若干问题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3 刘志贵;;与地下结构抗震相关的若干问题探讨[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地下结构》一书“前言”的有关部分(摘引)[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5 刘晶波;闰秋实;杜义欣;伍俊;;地铁地下结构内爆炸动力反应问题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马民杰;李慧剑;张蔚;;地下结构破坏影响因素分析及数值模拟[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宋二祥;;地下结构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王明年;关宝树;;高烈度地震区地下结构减震原理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9 袁勇;;地下结构高性能计算的挑战[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报告集[C];2007年

10 戚承志;陈灿寿;陈剑杰;钱七虎;王明洋;;长形大截面地下结构的横向自由振动方程[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刘宇鑫 实习生 李山;紧邻楼房施工须有安全保证[N];北京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东良;孔隙含水岩石中地下结构的水力荷载[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覃亚伟;大型地下结构泄排水减压抗浮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何涛;地下结构随机荷载反演与可靠性分析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王文晖;地下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及性能指标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5 孙海峰;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6 庄海洋;土—地下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及其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璐;地下建筑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赵冬冬;城市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13年

9 孙超;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10 李芳成;地下结构可靠性广义特征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茜;地面爆炸下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建毅;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横向应变传递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3 高海;地下水对某已建地下结构的浮起作用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建文;多因素致某地下结构破坏成因的数值模拟[D];燕山大学;2011年

5 戴皓华;人防地下结构抗震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欧阳燕青;直下型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D];湘潭大学;2009年

7 张国才;坡地地下结构浮力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伟龙;北京地区地下结构上的浮力作用机理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9 刘茂龙;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大型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10 陈建民;两个水平密贴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93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393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4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