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混杂对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纤维混杂对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出处:《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纤维混杂 配合比 力学性能
【摘要】:采用最紧密堆积理论对UHPFRC进行配合比设计,并通过应用Excel Solver Tool进行编程求解,实现了UHPFRCC符合体系的理论设计,利用石灰石粉改善流动性的作用得到最终配合比。基于基准配合比,研究了钢纤维与合成纤维混杂对UHPFRCC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inger-Funk模型可实现自密实UHPFRCC的配合比设计;混杂纤维可增强UHPFRCC的抗压强度,但抗折强度有所降低;相比于单掺2%钢纤维的UHPFRCC,合成纤维的取代掺入均降低了UHPFRCC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Abstract]:The theory of the most compact UHPFRC mix design and programming by Excel Solver Tool, the UHPFRCC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system design, improve the liquidity of the role of the use of limestone to obtain the final mix. The benchmark mix ratio based on the effects of steel fiber and synthetic fiber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HPFRCC hybri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nger-Funk model can be realized with the self compacting ratio of UHPFRCC based design; hybrid fiber can enhanc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UHPFRCC, but the flexural strength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single doped UHPFRCC 2% steel fiber, synthetic fiber to replace the incorporation decrease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UHPFRCC.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材料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超高性能水泥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ultra-highperformance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UHPFRCC)具有比强度高、复合能力强、耐久性优异等特点,其在防护工程、高层建筑、大跨结构领域具有广阔前景。近年来,UHPFRCC已经成为了国际工程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进东;贾金青;;腐蚀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2 杨进财;张亚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腐蚀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3 何春林;龚成中;;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非线性力学性能[J];建筑材料学报;2008年02期
4 张峰;李洁;李艳丽;季凯;;纤维对水泥石力学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9年05期
5 李苏苏;陈凤山;刘毅;;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与分析[J];工业建筑;2007年05期
6 王东炜;李芳;闫磊;;自调式升降井盖与传统井盖力学性能对比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4期
7 JOHAN ALEXANDERSON;符宏道;;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结构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J];建筑技术通讯;1980年02期
8 赵金城;高温下钢材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0年04期
9 曹源;张琰鑫;童丽萍;;地坑窑尺寸设计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J];建筑科学;2012年S1期
10 罗尧治,董石麟;空间索桁结构的力学性能及其体系演变[J];空间结构;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裴家明;谢剑;;超低温环境下钢的力学性能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2 王维木;杜韶;翟原勤;;约束砌体在水平力作用下力学性能研究[A];砌体结构委员会第三届大会论文集[C];1995年
3 陈隆涛;;土的声测方法及动力学性能研究[A];1990岩土混凝土声测技术新进展学术与信息交流会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4 詹树林;孟涛;钱匡亮;钱晓倩;;低收缩防水抗裂砂浆的砌体力学性能[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5 林志伟;袁夏炜;;八边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综述[A];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梁猛;刘国辉;刘宪光;;CFRP约束混凝土圆柱轴压力学性能数值分析[A];第十届建构筑物改造和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蔡健;张学文;林瑶明;杨玉华;张剑麟;;钢筋混凝土开孔简支架的力学性能[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8 庄峰;张方英;杜江勇;陈宏伟;李洪玲;但建明;;粉煤灰对砂浆收缩率、失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王恒光;王立志;张培基;;规范钢构支座 促进钢构事业发展[A];2010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瑞珍;Glubam材料的性能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海雄;水泥红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均匀化分析[D];湘潭大学;2006年
2 赵灿;人工胶结砂力学性能及其本构模型试验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3 吕蕾;大跨度H型钢桁架交叉受力单元力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鲁汉文;低肋大跨度板力学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曾海燕;纤维增强呋喃树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关倩倩;持荷受火叠合柱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力学性能数值模拟[D];燕山大学;2015年
7 陈涛;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玻璃钢夹砂管道的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D];南昌大学;2015年
8 王秋分;钢管高水材料短柱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高娟;煤矿地面工业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梁柱力学性能时变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史一剑;考虑微观GTN损伤模型的建筑钢材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99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39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