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oek-Brown准则的非等比强度折减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Hoek-Brown准则的非等比强度折减方法 出处:《岩土力学》2016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Hoek-Brown破坏准则 强度折减法 应变软化 稳定性分析
【摘要】:针对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开展了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强度折减法研究。边坡的失稳过程是一个渐进累积破坏过程,破坏过程中各强度参数的衰减程度不同,在强度折减法中对应的折减系数也不同,不同折减系数间关系的确定及其综合安全系数的定义值得深入探讨。首先从岩体材料软化(硬化)特性出发,根据岩体强度参数从峰值强度到残余强度的变化规律,推导了Hoek-Brown破坏准则中3个强度参数折减系数间的数学关系式,然后以折减前后滑面上抗滑力之比定义综合安全系数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最后结合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可有效应用于节理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Abstract]:Aiming at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jointed rock slope, th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based on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is carried out. The failure process of the slope is a gradual cumulative failure process. In the process of failure, the attenuation degree of each strength parameter is differ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coefficient is also different in th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reduction factors and the definition of comprehensive safety factor are worthy of further discussion. Firstly, the softening (hardening)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mass 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According to the variation of rock mass strength parameters from peak strength to residual strength,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hree strength parameters of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are derived. Then the comprehensive safety factor is defined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by the ratio of the anti-slip force on the slide surface before and after reduction. Finall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an example, which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jointed rock slope.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No.151100000315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504016,No.51174014)~~
【分类号】:TU457
【正文快照】: 1引言边坡岩体稳定性评判一直是工程关心的重要问题,工程上常用安全系数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方法的发展,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已成为主要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Mohr-Coulomb破坏准则采用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来反映岩体强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显杨;许文年;杨学堂;周正军;;重度增加法与强度折减法的应用对比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靳晓兵;杨光华;张玉成;钟志辉;李德吉;史永胜;;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在乐昌峡古滑坡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2年01期
3 魏进兵;高春玉;陈佳伟;;三维强度折减法在边坡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4 徐晨;苏超;;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三维稳定分析[J];水力发电;2013年04期
5 靳晓光;陈力华;张永兴;;考虑张拉及剪切破坏的强度折减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6 陈国庆;黄润秋;石豫川;许强;;基于动态和整体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7 杨有成;陈新泽;郭凯;;对强度折减法分析非均质边坡稳定性的适用性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8年01期
8 张为;崔杰;;强度折减法在区域性地震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12期
9 牛冠超;;边坡求解的强度折减法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张肆红;路晓光;;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吴舒界;;变模量强度折减法及其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汉东;薛雷;李维朝;;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薛雷;孙强;秦四清;刘汉东;黄鑫;;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马天辉;唐春安;李术才;王汉鹏;梁正召;;八字岭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健;高永涛;吴顺川;谢玉玲;胡杰;;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改进强度折减法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润洲;;再议极限平衡与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对比[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程晔;赵明华;曹文贵;;桩基下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强度折减法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孔不凡;阮怀宁;;边坡稳定的离散元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童有全;李林;;强度折减法在攀钢白云石矿山边坡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杭;基于线性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罗显枫;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可靠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卫兵;考虑岩土材料流变特性的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凯;劣化衬砌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卢锋;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既有隧道安全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陈岩;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水井包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付正道;基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及其改进折减法的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吴鑫;“三柳”高速公路典型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6 任俊;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强度折减法研究及程序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饶晨曦;基于离散单元强度折减法的矿山顺层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8 杨有成;强度折减法在斜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9 钟志辉;边坡分析的局部强度折减法及其工程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袁灿;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浅变质岩风化层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00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400649.html